為切實提升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水平,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執法機制,今年以來,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持續深化“非現場”執法工作,突出科技執法,提升執法效能。
加強平臺建設。嚴格落實省生態環境廳自動監控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在線監控、分表計電等系統平臺建設,按照“應裝盡裝、應聯盡聯”的原則,督促排污企業及時安裝自動監控系統,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截至目前,全市安裝在線監控系統企業244家、分表計電系統企業4391家。進一步加大自動監控設施運維力度,確保數據上傳真實有效。
完善監管方式。為打造智慧監管的新高地,優化營商環境的“衡水樣板”,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性地搭建了河北省首個集“企業各類環保資料線上查閱”和“企業違法行為線上預警推送”為一體的“涉氣排污企業監管平臺”,目前6221家涉氣排污企業納入非現場監控系統,實現了線上快速查閱企業各類環保資料、精準推送問題線索、助力企業環保工作智慧管理。
強化預警手段。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在分表計電和涉氣企業監管平臺設置預警功能,及時發送預警信息,督促企業即刻整改,預警信息未按時解除,生成報警信息,推送執法現場核查,做到“發現異常即預警、產生報警即核查”,非主觀輕微違法行為及時督促整改,主觀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到位,實現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精準發現違法問題的目的。
創新電子固證。為解決電子數據無法直接用于行政處罰難題,建設河北省首個生態環境區塊鏈固證平臺,將系統報警數據與區塊鏈平臺事前存證固證的電子證據進行智能校驗,確認無誤后生成司法認可的區塊鏈保全證書,實現電子數據司法“可信”。
突出線索核查。系統平臺通過數據采集、分析、研判,及時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并生成各類報警信息和處置單。目前各類平臺推送線索800余條,執法人員利用平臺推送的問題線索,直插問題點位開展現場檢查,縮短了執法檢查時間,提高了發現問題的精準性、時效性,為“日常不擾、無據不查、輕微不罰”非現場監管執法提供了科技支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完善非現場體系 助力科技執法
來源:衡水 時間:2024-08-30
為切實提升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水平,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執法機制,今年以來,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持續深化“非現場”執法工作,突出科技執法,提升執法效能。
加強平臺建設。嚴格落實省生態環境廳自動監控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在線監控、分表計電等系統平臺建設,按照“應裝盡裝、應聯盡聯”的原則,督促排污企業及時安裝自動監控系統,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截至目前,全市安裝在線監控系統企業244家、分表計電系統企業4391家。進一步加大自動監控設施運維力度,確保數據上傳真實有效。
完善監管方式。為打造智慧監管的新高地,優化營商環境的“衡水樣板”,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性地搭建了河北省首個集“企業各類環保資料線上查閱”和“企業違法行為線上預警推送”為一體的“涉氣排污企業監管平臺”,目前6221家涉氣排污企業納入非現場監控系統,實現了線上快速查閱企業各類環保資料、精準推送問題線索、助力企業環保工作智慧管理。
強化預警手段。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在分表計電和涉氣企業監管平臺設置預警功能,及時發送預警信息,督促企業即刻整改,預警信息未按時解除,生成報警信息,推送執法現場核查,做到“發現異常即預警、產生報警即核查”,非主觀輕微違法行為及時督促整改,主觀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到位,實現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精準發現違法問題的目的。
創新電子固證。為解決電子數據無法直接用于行政處罰難題,建設河北省首個生態環境區塊鏈固證平臺,將系統報警數據與區塊鏈平臺事前存證固證的電子證據進行智能校驗,確認無誤后生成司法認可的區塊鏈保全證書,實現電子數據司法“可信”。
突出線索核查。系統平臺通過數據采集、分析、研判,及時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并生成各類報警信息和處置單。目前各類平臺推送線索800余條,執法人員利用平臺推送的問題線索,直插問題點位開展現場檢查,縮短了執法檢查時間,提高了發現問題的精準性、時效性,為“日常不擾、無據不查、輕微不罰”非現場監管執法提供了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