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確定的首個環境日,也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環境日。6月4日下午,河北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環保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楊智明發布《2014年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
楊智明表示,一年來,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向環境污染宣戰,義無反顧地把改善環境質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帶領全省上下持續攻堅環境治理,鐵腕治污,特別是組織開展了占工業排放比重超60%的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行業攻堅行動,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省環保廳、省公安廳兩次聯合開展“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和夜間“零點”行動,全面啟動11個市和2個省直管縣大氣顆粒物源解析,提高排污費收費標準,修訂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大氣污染物地方排放標準以及推進環境監管網格化等,創出了鐵腕治污的“河北品牌”。
經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過硬措施,全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效果逐步凸顯。2014年,全省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152天,同比增加23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數平均為66天,與上年相比減少了14天。全省PM2.5平均濃度實現同比下降12%,遠超既定的4%的目標任務。其中,石家莊市、唐山、邢臺等市PM2.5下降幅度更大,石家莊PM2.5平均濃度為126ug/m3,比2013年下降19.2%。尤其今年前4個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90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8%,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22天。
《狀況公報》顯示,河北空氣質量的明顯改善主要得益于全省鐵腕推進壓能、減煤、治企、降塵、控車、增綠等重點工作。全年完成大氣減排項目2151個,壓減煉鐵產能1500萬噸、煉鋼產能1500萬噸、水泥產能3918萬噸、平板玻璃產能2533.5萬重量箱。煤炭消費總量減少1500萬噸,首次實現負增長。大面積拆除鋼鐵燒結機煙氣旁路,在全國減排領域開創了先河。
2014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與2013年相比,分別削減了3.16%、4.08%、7.38%和8.47%,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同比分別削減2%、3%、3%、6%的目標任務。
七大水系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Ⅲ類和好于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達到46.04%,全省出境斷面水質好于入境斷面水質。
楊智明認為,雖然河北治污取得顯著的階段性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污染減排、生態恢復與建設任重道遠。今后,河北省將認真繼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力度,突出大氣、水、農村三大環境治理攻堅行動,建立和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生態文明機制,強化目標責任制、監督檢查制、考核獎懲制,下大力解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全力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網站地圖丨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冀ICP備10208358號-36 網站標識碼:1300000027 冀公網安備13010402001751號
地址:石家莊裕華西路106號 郵編:050051 訪問量:
手機版
客戶端
省廳動態
2014年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鐵腕治霾效果凸顯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