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會議提出,今年我省將突出抓好七項重點工作,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作出批示。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國鷹作了《搶抓機遇 攻堅克難 努力開創全省環保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省環境保護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楊智明主持了會議。
張慶偉指出,環境保護關乎民生福祉、關乎長遠發展,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2016年全省環保系統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強力推進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新的一年,希望全省環保戰線的同志們再接再厲、加倍努力,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河北重要指示,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化環保體制改革為契機,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要堅持標本兼治、主攻治本,科學治霾、精準治污,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并舉,城鎮農村污染治理齊抓,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大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出重拳鐵腕整治、用重典嚴格執法,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會議明確了我省今年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力爭8%,平均優良天數達到210天以上。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41.89%,與2014年相比提高2.7個百分點。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3.8%、4%、4%、3%。
2017年,我省要深入開展藍天行動。深化散煤、焦化、露天礦山、道路車輛四個專項整治,壓減煉焦產能720萬噸,完成220處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跡地修復綠化,確保全年壓減煤炭消費600萬噸以上。
大力實施碧水行動。突出抓好重污染河流環境治理攻堅、白洋淀和衡水湖環境綜合整治、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防護,開展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三大專項行動。
扎實推進凈土行動。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初步形成覆蓋全省的危險廢物信息化監控網絡。清理整頓涉重金屬企業。治理修復關停搬遷企業污染場地。
同時,我省將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深入開展“雷霆行動”等專項行動。突出改革驅動,加快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突出管理創新,啟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提升科學治污水平。加快智慧環保建設、加強環保隊伍建設,筑牢環境保護根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2017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7-02-10
2月9日,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會議提出,今年我省將突出抓好七項重點工作,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作出批示。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國鷹作了《搶抓機遇 攻堅克難 努力開創全省環保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省環境保護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楊智明主持了會議。
張慶偉指出,環境保護關乎民生福祉、關乎長遠發展,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2016年全省環保系統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強力推進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新的一年,希望全省環保戰線的同志們再接再厲、加倍努力,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河北重要指示,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化環保體制改革為契機,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要堅持標本兼治、主攻治本,科學治霾、精準治污,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并舉,城鎮農村污染治理齊抓,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大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出重拳鐵腕整治、用重典嚴格執法,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會議明確了我省今年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力爭8%,平均優良天數達到210天以上。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41.89%,與2014年相比提高2.7個百分點。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3.8%、4%、4%、3%。
2017年,我省要深入開展藍天行動。深化散煤、焦化、露天礦山、道路車輛四個專項整治,壓減煉焦產能720萬噸,完成220處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跡地修復綠化,確保全年壓減煤炭消費600萬噸以上。
大力實施碧水行動。突出抓好重污染河流環境治理攻堅、白洋淀和衡水湖環境綜合整治、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防護,開展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三大專項行動。
扎實推進凈土行動。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初步形成覆蓋全省的危險廢物信息化監控網絡。清理整頓涉重金屬企業。治理修復關停搬遷企業污染場地。
同時,我省將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深入開展“雷霆行動”等專項行動。突出改革驅動,加快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突出管理創新,啟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提升科學治污水平。加快智慧環保建設、加強環保隊伍建設,筑牢環境保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