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省廳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省廳動態

省環保廳舉行河北省大氣污染治理專項環境監察記者見面會

發布日期:2017-06-19 11:55 信息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6月19日上午,省環保廳就全省大氣污染治理專項環境監察舉行記者見面會,介紹對全省大氣污染治理“1+18”個方案落實情況的專項環境監察行動的背景、意義和工作進展。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楊智明出席見面會并講話,省環保廳第一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監察專員張桂生出席見面會,出席見面會的還有省環保廳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督察專員史文敬、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高雷更。在見面會上,楊智明副廳長一行還就記者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見面會由省環保宣教中心副主任張國興主持。

  楊智明指出,為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確保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快好轉,今年3月3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大會,會上印發了按照克志書記關于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的要求,制定的“1+18”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簡稱“河北省藍天行動方案”)。頂層設計已經做出,各地貫徹落實情況如何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環境保護廳組織六個跨區域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從6月6日開始,在全省集中開展“藍天行動方案”貫徹落實專項監察行動,打響了全省跨區域駐市包縣環境監察第一槍,這在我們省環境保護建設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談到這次專項環境監察行動,楊智明介紹說,這次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監察行動時間為6月6日-25日,為期20天。監察的內容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省委書記趙克志同志在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大會上講話精神的學習貫徹情況;二是“藍天行動方案”細化落實情況,著重監察研究部署、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和進展成效情況;三是七個專項行動開展情況,主要是“農村清潔供暖集中攻堅行動”、“燃煤小鍋爐集中整治行動”、“‘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行動”、“劣質煤流通集中整治行動”、“不達標車輛集中整治行動”、“揚塵污染集中整治行動”、“露天礦山集中整治行動”的任務部署、方案制定、臺賬建立和行動開展情況。
監察方式主要是三種:一是聽取匯報。聽取縣(市、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匯報,全面了解有關情況;二是調閱資料。通過調閱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或市縣(市、區)長辦公會會議記錄和出臺的有關文件,查看黨委政府研究部署和檢查指導情況;三是走訪核查。深入有關部門、鄉鎮和企業,查看底數是否清楚、責任是否落實和具體工作推進開展情況。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專員辦按照省廳的通知要求,迅速制定方案,全員參加,協同作戰,同志們頂烈日、冒風雨、戰酷暑,深入縣鄉、企業、污染點位,通過聽取匯報、調閱資料、走訪調研、現場核查、受理舉報等方式開展專項監察。截至6月18日,6個專員辦共監察縣(市、區)99個,監察部門369個,監察鄉鎮217個,監察點位1070個,調閱相關資料6975份,發現問題1041個。
楊智明指出,監察發現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是個別地方黨委、政府抓落實進度慢。個別市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意見和方案仍未印發;有的市市長辦公會研究部署相關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后,只有會議紀要,無細化措施、無后續協調、無進一步督導;有的縣“農村散煤清潔替代”草案中存在責任不清,任務不明,清單不細,臺賬不實等問題。
二是有些部門履行環保職責不到位。一些地方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整治的監管責任劃分不明確,部門間配合、溝通、協調不夠,有的互相推諉扯皮,抽檢的8個建筑工地中7個存在問題;有的部門未按職責組織對工業企業料場堆場揚塵防治情況進行檢查,有的未按職責要求設立省界劣質煤邊境檢查站,并牽頭開展劣質煤、油流通集中整治工作;有的牽頭部門工作不力,沒有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也不協調調度和建立整體工作臺賬。
三是一些地方網絡化監管體系作用發揮不夠。部分縣(市、區)鄉(街道)村沒有落實“三級網格日巡查、二級網格周匯總、一級網格月調度”要求。有的無網格化環境監管巡查臺賬,有的沒有建立網格化責任制;有的地方環保部、省多輪督查發現的問題屢次出現反彈,問題數量不降反升。
四是散亂污企業問題突出。有的地方對“散亂污”企業底數不清,排查臺賬與實際嚴重不符;有的對“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對應關停(取締)的未實現“兩斷三清”;國家、省督察要求停產整治的企業,擅自恢復生產。
在談到已經采取的措施及下步工作安排時,楊智明要求:
本著“邊監察、邊移交、邊整改、邊督辦”的原則,對監察發現的問題和線索,各環境監察專員辦及時向相關市縣(市、區)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移交,建議政府明確責任主體,查找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限期完成整改任務。同時,與省委、省紀委正在組織開展的“一問責八清理”中“治霾責任落實不力”專項清理行動緊密結合,與環保部及省廳正在開展的大氣專項執法檢查強化督導相結合,緊盯責任主體,對不作為、慢作為和失職瀆職的,視情發函提醒、提出監察建議、進行約談,或建議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追責。截至6月18日,6個專員辦共提出監察建議263件,移交案件線索61件,責成當地黨委、政府追究相關人員責任62人。下一步重點做五項工作:
一是繼續開展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監察。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三督三察”要求,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向違法違規行為叫板,向不作為、不落實的縣(區)政府叫板,向不履職盡責的單位和個人特別是“關鍵少數”叫板。監察結束后,我們將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這次專項監察情況。
二是分析梳理監察情況。對各市監察情況進行系統匯總分析,認真梳理問題線索,有針對性的提出監察建議,及時向各市黨委、政府反饋監察情況,限期整改環境問題,確保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各項任務按時限完成。
三是督導問題整改到位。進一步做好發現問題的分批交辦工作,對已經反饋和移交地方的問題線索及時跟進,掛賬督辦。對上報已完成整改的問題,適時進行 “后督察”,確保整改徹底、到位,嚴防問題復發。強化重點案件的責任追究,并舉一反三,放大監察效果。
四是認真總結監察經驗。這次監察是環境監察專員辦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監察活動,鍛煉了隊伍,提高了能力。監察活動結束后,我們將認真總結這次監察的成功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研究駐市包縣督政的方法路徑,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是實現省級督察全覆蓋。我廳已向省委省政府建議,從7月中下旬開始,同時啟動對我省剩余六市的環境保護督查工作,實現省級環境督查全覆蓋,并結合省以下環保機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從而為明確、分解、檢查、考核、獎懲、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探索更多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

  參加記者見面會的媒體有:新華通訊社河北分社、中國新聞通訊社河北省分社、中國環境報河北記者站、河北日報、河北電臺、河北電視臺、燕趙都市報、長城網、河北環保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等媒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省廳動態

  6月19日上午,省環保廳就全省大氣污染治理專項環境監察舉行記者見面會,介紹對全省大氣污染治理“1+18”個方案落實情況的專項環境監察行動的背景、意義和工作進展。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楊智明出席見面會并講話,省環保廳第一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監察專員張桂生出席見面會,出席見面會的還有省環保廳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督察專員史文敬、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高雷更。在見面會上,楊智明副廳長一行還就記者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見面會由省環保宣教中心副主任張國興主持。

  楊智明指出,為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確保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快好轉,今年3月3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大會,會上印發了按照克志書記關于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的要求,制定的“1+18”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簡稱“河北省藍天行動方案”)。頂層設計已經做出,各地貫徹落實情況如何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環境保護廳組織六個跨區域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從6月6日開始,在全省集中開展“藍天行動方案”貫徹落實專項監察行動,打響了全省跨區域駐市包縣環境監察第一槍,這在我們省環境保護建設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談到這次專項環境監察行動,楊智明介紹說,這次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監察行動時間為6月6日-25日,為期20天。監察的內容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省委書記趙克志同志在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大會上講話精神的學習貫徹情況;二是“藍天行動方案”細化落實情況,著重監察研究部署、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和進展成效情況;三是七個專項行動開展情況,主要是“農村清潔供暖集中攻堅行動”、“燃煤小鍋爐集中整治行動”、“‘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行動”、“劣質煤流通集中整治行動”、“不達標車輛集中整治行動”、“揚塵污染集中整治行動”、“露天礦山集中整治行動”的任務部署、方案制定、臺賬建立和行動開展情況。
監察方式主要是三種:一是聽取匯報。聽取縣(市、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匯報,全面了解有關情況;二是調閱資料。通過調閱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或市縣(市、區)長辦公會會議記錄和出臺的有關文件,查看黨委政府研究部署和檢查指導情況;三是走訪核查。深入有關部門、鄉鎮和企業,查看底數是否清楚、責任是否落實和具體工作推進開展情況。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專員辦按照省廳的通知要求,迅速制定方案,全員參加,協同作戰,同志們頂烈日、冒風雨、戰酷暑,深入縣鄉、企業、污染點位,通過聽取匯報、調閱資料、走訪調研、現場核查、受理舉報等方式開展專項監察。截至6月18日,6個專員辦共監察縣(市、區)99個,監察部門369個,監察鄉鎮217個,監察點位1070個,調閱相關資料6975份,發現問題1041個。
楊智明指出,監察發現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是個別地方黨委、政府抓落實進度慢。個別市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意見和方案仍未印發;有的市市長辦公會研究部署相關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后,只有會議紀要,無細化措施、無后續協調、無進一步督導;有的縣“農村散煤清潔替代”草案中存在責任不清,任務不明,清單不細,臺賬不實等問題。
二是有些部門履行環保職責不到位。一些地方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整治的監管責任劃分不明確,部門間配合、溝通、協調不夠,有的互相推諉扯皮,抽檢的8個建筑工地中7個存在問題;有的部門未按職責組織對工業企業料場堆場揚塵防治情況進行檢查,有的未按職責要求設立省界劣質煤邊境檢查站,并牽頭開展劣質煤、油流通集中整治工作;有的牽頭部門工作不力,沒有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也不協調調度和建立整體工作臺賬。
三是一些地方網絡化監管體系作用發揮不夠。部分縣(市、區)鄉(街道)村沒有落實“三級網格日巡查、二級網格周匯總、一級網格月調度”要求。有的無網格化環境監管巡查臺賬,有的沒有建立網格化責任制;有的地方環保部、省多輪督查發現的問題屢次出現反彈,問題數量不降反升。
四是散亂污企業問題突出。有的地方對“散亂污”企業底數不清,排查臺賬與實際嚴重不符;有的對“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對應關停(取締)的未實現“兩斷三清”;國家、省督察要求停產整治的企業,擅自恢復生產。
在談到已經采取的措施及下步工作安排時,楊智明要求:
本著“邊監察、邊移交、邊整改、邊督辦”的原則,對監察發現的問題和線索,各環境監察專員辦及時向相關市縣(市、區)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移交,建議政府明確責任主體,查找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限期完成整改任務。同時,與省委、省紀委正在組織開展的“一問責八清理”中“治霾責任落實不力”專項清理行動緊密結合,與環保部及省廳正在開展的大氣專項執法檢查強化督導相結合,緊盯責任主體,對不作為、慢作為和失職瀆職的,視情發函提醒、提出監察建議、進行約談,或建議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追責。截至6月18日,6個專員辦共提出監察建議263件,移交案件線索61件,責成當地黨委、政府追究相關人員責任62人。下一步重點做五項工作:
一是繼續開展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監察。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三督三察”要求,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向違法違規行為叫板,向不作為、不落實的縣(區)政府叫板,向不履職盡責的單位和個人特別是“關鍵少數”叫板。監察結束后,我們將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這次專項監察情況。
二是分析梳理監察情況。對各市監察情況進行系統匯總分析,認真梳理問題線索,有針對性的提出監察建議,及時向各市黨委、政府反饋監察情況,限期整改環境問題,確保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各項任務按時限完成。
三是督導問題整改到位。進一步做好發現問題的分批交辦工作,對已經反饋和移交地方的問題線索及時跟進,掛賬督辦。對上報已完成整改的問題,適時進行 “后督察”,確保整改徹底、到位,嚴防問題復發。強化重點案件的責任追究,并舉一反三,放大監察效果。
四是認真總結監察經驗。這次監察是環境監察專員辦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監察活動,鍛煉了隊伍,提高了能力。監察活動結束后,我們將認真總結這次監察的成功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研究駐市包縣督政的方法路徑,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是實現省級督察全覆蓋。我廳已向省委省政府建議,從7月中下旬開始,同時啟動對我省剩余六市的環境保護督查工作,實現省級環境督查全覆蓋,并結合省以下環保機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從而為明確、分解、檢查、考核、獎懲、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探索更多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

  參加記者見面會的媒體有:新華通訊社河北分社、中國新聞通訊社河北省分社、中國環境報河北記者站、河北日報、河北電臺、河北電視臺、燕趙都市報、長城網、河北環保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