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盧艷麗 記者解麗達、孟憲峰)11月11日,廊坊市廣陽區北旺鄉潘莊村東北的一片藍色圍擋里,堆著成捆的劈柴,不時有村民用車輛把家中不用的劈柴運送過來,工作人員一一稱重、登記。“我們在全鄉設立了2個燃煤和7個劈柴集中存放處。自北旺鄉作為全市的試點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八清零’行動至今,僅10余天時間,就清理燃煤2267噸、劈柴1352.5噸,收繳燃煤爐161個。”北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辛鹿介紹。
這是廊坊市全面啟動2017-2018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說,廊坊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廊坊是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1+2”核心城市。今年1至10月,全市空氣質量改善及各項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形勢依然嚴峻。“‘打贏藍天保衛戰’反映了黨中央對治理大氣污染的堅定決心,也是對廣大人民的莊嚴承諾。藍天保衛戰是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廊坊市市長陳平說,從現在開始,廊坊各地各部門將合力攻堅,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上出真招、用實招,攻堅克難、精準發力,扎實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從10月26日起,廊坊市大氣辦對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八清零”行動進行安排部署。以北旺鄉為試點,要求城中村、城邊村,對燃煤、大小燃煤爐具、“散亂污”企業、露天焚燒、生物質存儲、城中村養殖、無噴漆許可證汽修廠違規噴漆、涉VOCs工商戶違法排污等行為進行“清零”。
從11月開始,廊坊市制定實施《11月至12月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分階段嚴格做好“氣代煤”“電代煤”改造、全市域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設施農業燃煤清零、“散亂污”企業治理、VOCs排放企業達標治理、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新能源車推廣、老舊車淘汰、露天礦山修復、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提標改造等10項重點工程任務的驗收工作;嚴格落實工業企業錯峰生產、錯峰運輸,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貨運車輛不允許進出廠區;嚴控國Ⅳ以下尾氣排放的各類貨運車輛和一切冒黑煙車輛進城;從11月15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全市施工工地除國家和省、市批準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工程外,土石方作業全面停工。
多年來,鋼鐵、人造板、金屬壓延、保溫材料等傳統產業,成為廊坊一些縣域的支柱產業。但“大群體、小個體”“散亂污”企業聚集,是廊坊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對此,廊坊以“壯士斷腕、浴火重生”的決心開展整治,將每家企業納入網格化監管,對違規企業鐵腕執法。目前,全市已完成12003家“散亂污”企業整治,區域空氣質量、生態面貌和產業結構實現好轉。
探索精準治霾新模式。全時關注環保部和省發布的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遇有重污染天氣預警發布,及時啟動應急預警并在第一時間通報各地。為所有列入應急減排清單的企業安裝在線監控或傳感器,監控信息同步傳輸到全市空氣質量管控平臺,及時掌握各類污染源動態。
為確保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落到實處,廊坊市委組織部從市直有關部門抽調人員成立11個督導組,自10月10日起進駐各縣(市、區)開展督導檢查工作。此外,該市出臺《2017年11月與12月環境空氣質量周考核獎懲辦法》,采用新的辦法對各縣(市、區)、廊坊開發區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進行周考核并向社會公布,市財政局負責統一通過財政結算兌現處罰,處罰資金統籌用于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河北】 廊坊全力以赴打贏藍天保衛戰
來源: 時間:2017-11-17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盧艷麗 記者解麗達、孟憲峰)11月11日,廊坊市廣陽區北旺鄉潘莊村東北的一片藍色圍擋里,堆著成捆的劈柴,不時有村民用車輛把家中不用的劈柴運送過來,工作人員一一稱重、登記。“我們在全鄉設立了2個燃煤和7個劈柴集中存放處。自北旺鄉作為全市的試點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八清零’行動至今,僅10余天時間,就清理燃煤2267噸、劈柴1352.5噸,收繳燃煤爐161個。”北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辛鹿介紹。
這是廊坊市全面啟動2017-2018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說,廊坊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廊坊是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1+2”核心城市。今年1至10月,全市空氣質量改善及各項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形勢依然嚴峻。“‘打贏藍天保衛戰’反映了黨中央對治理大氣污染的堅定決心,也是對廣大人民的莊嚴承諾。藍天保衛戰是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廊坊市市長陳平說,從現在開始,廊坊各地各部門將合力攻堅,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上出真招、用實招,攻堅克難、精準發力,扎實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從10月26日起,廊坊市大氣辦對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八清零”行動進行安排部署。以北旺鄉為試點,要求城中村、城邊村,對燃煤、大小燃煤爐具、“散亂污”企業、露天焚燒、生物質存儲、城中村養殖、無噴漆許可證汽修廠違規噴漆、涉VOCs工商戶違法排污等行為進行“清零”。
從11月開始,廊坊市制定實施《11月至12月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分階段嚴格做好“氣代煤”“電代煤”改造、全市域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設施農業燃煤清零、“散亂污”企業治理、VOCs排放企業達標治理、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新能源車推廣、老舊車淘汰、露天礦山修復、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提標改造等10項重點工程任務的驗收工作;嚴格落實工業企業錯峰生產、錯峰運輸,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貨運車輛不允許進出廠區;嚴控國Ⅳ以下尾氣排放的各類貨運車輛和一切冒黑煙車輛進城;從11月15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全市施工工地除國家和省、市批準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工程外,土石方作業全面停工。
多年來,鋼鐵、人造板、金屬壓延、保溫材料等傳統產業,成為廊坊一些縣域的支柱產業。但“大群體、小個體”“散亂污”企業聚集,是廊坊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對此,廊坊以“壯士斷腕、浴火重生”的決心開展整治,將每家企業納入網格化監管,對違規企業鐵腕執法。目前,全市已完成12003家“散亂污”企業整治,區域空氣質量、生態面貌和產業結構實現好轉。
探索精準治霾新模式。全時關注環保部和省發布的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遇有重污染天氣預警發布,及時啟動應急預警并在第一時間通報各地。為所有列入應急減排清單的企業安裝在線監控或傳感器,監控信息同步傳輸到全市空氣質量管控平臺,及時掌握各類污染源動態。
為確保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落到實處,廊坊市委組織部從市直有關部門抽調人員成立11個督導組,自10月10日起進駐各縣(市、區)開展督導檢查工作。此外,該市出臺《2017年11月與12月環境空氣質量周考核獎懲辦法》,采用新的辦法對各縣(市、區)、廊坊開發區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進行周考核并向社會公布,市財政局負責統一通過財政結算兌現處罰,處罰資金統籌用于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