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還有不到一個月,即將迎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大考”。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10日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堅決向污染宣戰成效顯著。今年是“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從目前情況看,設定的重要目標有望全部實現。那么,五年來的大氣污染治理成效如何?河北又是怎樣做的?待小編慢慢梳理……
★★“大氣十條”是什么?
2013年6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包括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等。
具體是以下十條措施:
一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限期淘汰黃標車。
二是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三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
五是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對未通過能評、環評的項目,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貸款支持,不得供電供水。
六是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加強國際合作,大力培育環保、新能源產業。
七是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建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強制公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公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八是建立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和重點大城市PM2.5治理,構建對各省(區、市)的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九是將重污染天氣納入地方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根據污染等級及時采取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十是樹立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地方政府對當地空氣質量負總責,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
★★“大氣十條”的實施效果
《大氣十條》五年,大氣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拿到了不錯的成績單。在化解鋼鐵、煤炭落后產能、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區域協作機制、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環境監測監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共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6.4億千瓦,占煤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68%,減排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83%、氮氧化物50%、煙塵67%,建成世界最大的煤炭清潔發電體系。2017年1月至11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8.2%、31.7%、25.6%,北京市下降35.6%、接近60微克/立方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大氣十條”重要目標有望全部實現 咱大河北是這樣做的!
來源: 時間:2017-12-12
導語:還有不到一個月,即將迎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大考”。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10日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堅決向污染宣戰成效顯著。今年是“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從目前情況看,設定的重要目標有望全部實現。那么,五年來的大氣污染治理成效如何?河北又是怎樣做的?待小編慢慢梳理……
★★“大氣十條”是什么?
2013年6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包括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等。
具體是以下十條措施:
一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限期淘汰黃標車。
二是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三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
五是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對未通過能評、環評的項目,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貸款支持,不得供電供水。
六是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加強國際合作,大力培育環保、新能源產業。
七是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建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強制公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公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八是建立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和重點大城市PM2.5治理,構建對各省(區、市)的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九是將重污染天氣納入地方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根據污染等級及時采取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十是樹立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地方政府對當地空氣質量負總責,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
★★“大氣十條”的實施效果
《大氣十條》五年,大氣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拿到了不錯的成績單。在化解鋼鐵、煤炭落后產能、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區域協作機制、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環境監測監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共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6.4億千瓦,占煤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68%,減排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83%、氮氧化物50%、煙塵67%,建成世界最大的煤炭清潔發電體系。2017年1月至11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8.2%、31.7%、25.6%,北京市下降35.6%、接近60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