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與每個人緊密相關,其監測與預報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為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3月31日下午,河北省環保公眾開放日開啟第四站——來自河北科技大學的20名在校大學生走進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通過對環保儀器的參觀和工作人員全面講解,近距離接觸和了解環保設施和我省環保工作,看空氣指數從哪兒來!
活動現場,預警中心的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們參觀了河北省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預警平臺,介紹了各種先進的環境污染物監測儀器、設備,讓參觀者對空氣污染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了解空氣質量觀測數據的來源。
據了解,該平臺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及空氣質量預報模式,實現了河北省六項主要污染物未來72小時空氣質量預報和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趨勢預測,診斷大氣污染來源和污染貢獻,預測局地和區域環境質量、污染影響的空間范圍,評判區域污染物的跨界輸送及不同地區和城市對污染的貢獻,為預警預測、科學治理空氣質量以及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提供支撐。
隨后,工作人員帶領大家進入預警中心會商室,通過PPT給大家講解了“空氣質量的前世今生”、“空氣質量預報是如何產生的”以及“近期研究的重點及未來發展方向”,并和大學生進行了交流。聽完工作人員詳細生動的講解后,大學生們紛紛提問:“我們想設計一個便攜式PM2.5檢測儀,可是目前技術達不到,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您介紹的大多是數據監測方面的內容,能不能給我們說說咱們都采取了哪些管控措施啊?”,“怎么預測出未來幾天的空氣質量啊?”……同學們甚至還問到了自己日后的考研和擇業就業問題。
工作中人員一一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讓大家了解到便攜式環境檢測儀的科學原理、國家對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控、利用空氣質量模型超算后得到的預算等等相關環保知識。
活動結束,河北科技大學化工學院藥物制劑專業和環境專業的同學們說:“之前一直在學校里,沒有這種實地參觀,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今天來到這里,才知道了天氣預警是如何而來的。來之前,我只是覺得自己學習的專業和日后從事的工作需要了解一些環保知識,來之后,我覺得以后在把藥做成藥劑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大氣污染,更要從自身做起,踐行綠色生活,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我省五家納入全國第一批向公眾開放的設施單位,每兩個月對公眾開放一次,同時在省環保廳官網和官方微信開通了公眾開放預約報名版塊,公眾可以通過自主預約報名系統選擇參觀時間和想要參觀的單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環保公眾開放日 | 近距離接觸環保設施,一起來看一看空氣指數從哪兒來?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8-04-01
空氣質量與每個人緊密相關,其監測與預報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為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3月31日下午,河北省環保公眾開放日開啟第四站——來自河北科技大學的20名在校大學生走進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通過對環保儀器的參觀和工作人員全面講解,近距離接觸和了解環保設施和我省環保工作,看空氣指數從哪兒來!
活動現場,預警中心的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們參觀了河北省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預警平臺,介紹了各種先進的環境污染物監測儀器、設備,讓參觀者對空氣污染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了解空氣質量觀測數據的來源。
據了解,該平臺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及空氣質量預報模式,實現了河北省六項主要污染物未來72小時空氣質量預報和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趨勢預測,診斷大氣污染來源和污染貢獻,預測局地和區域環境質量、污染影響的空間范圍,評判區域污染物的跨界輸送及不同地區和城市對污染的貢獻,為預警預測、科學治理空氣質量以及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提供支撐。
隨后,工作人員帶領大家進入預警中心會商室,通過PPT給大家講解了“空氣質量的前世今生”、“空氣質量預報是如何產生的”以及“近期研究的重點及未來發展方向”,并和大學生進行了交流。聽完工作人員詳細生動的講解后,大學生們紛紛提問:“我們想設計一個便攜式PM2.5檢測儀,可是目前技術達不到,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您介紹的大多是數據監測方面的內容,能不能給我們說說咱們都采取了哪些管控措施啊?”,“怎么預測出未來幾天的空氣質量啊?”……同學們甚至還問到了自己日后的考研和擇業就業問題。
工作中人員一一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讓大家了解到便攜式環境檢測儀的科學原理、國家對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控、利用空氣質量模型超算后得到的預算等等相關環保知識。
活動結束,河北科技大學化工學院藥物制劑專業和環境專業的同學們說:“之前一直在學校里,沒有這種實地參觀,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今天來到這里,才知道了天氣預警是如何而來的。來之前,我只是覺得自己學習的專業和日后從事的工作需要了解一些環保知識,來之后,我覺得以后在把藥做成藥劑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大氣污染,更要從自身做起,踐行綠色生活,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我省五家納入全國第一批向公眾開放的設施單位,每兩個月對公眾開放一次,同時在省環保廳官網和官方微信開通了公眾開放預約報名版塊,公眾可以通過自主預約報名系統選擇參觀時間和想要參觀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