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省廳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省廳動態

河北日報:每一分努力都為貧困群眾早點過上好日子——記省環保廳駐小英圖村扶貧工作隊

發布日期:2018-10-30 16:22 信息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記者 高振發 李艷紅 通訊員 魏民

  10月20日,盡管壩上地區冷風刺骨,但依然擋不住康保縣蘆家營鄉小英圖村村民的熱情。“可得好好宣傳一下我們村工作隊,他們可是為我們辦了好多實事好事。”帶著“護林員”紅袖標的村民馬貴喜迫不及待地說。

  小英圖村位于張家口市最北端的康保縣與內蒙古自治區化德縣交界處。這里地處偏僻,交通閉塞,自然條件差,長期處于低水平、低產出狀態。全村有364戶860人,其中貧困戶102戶175人,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如何改變現狀,促進貧困農民穩定增收,成為擺在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設置“三大員”,村容村貌換新顏

  “村民所說的‘三大員’即護林員、保潔員和安全員,這是村里設置的公益崗。”省環保廳駐小英圖村工作隊隊長孫京敏介紹。

  “工作隊員開始最不適應的就是這里的人居環境。”孫京敏說,由于村民幾乎家家養牛養羊,致使這村柴草亂垛,垃圾亂扔,牛羊糞便滿大街都是。

  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必須首先從改變村民的生活環境開始。

  今年4月,工作隊申請資金30萬元,為小英圖村購置了大型推土機、拖拉機、垃圾清掃車、垃圾箱等設備,打響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同時,與村委會協商,增設了58名保潔員,投放了60個垃圾箱。

  過去,村子周邊、街道兩側牲畜糞便隨處堆,如今保潔員開上推土機,將村民養殖場的豬糞、羊糞等運到地里作肥料。看到村里街道和周邊環境干凈整潔了,村民打心眼里高興。

  “村里設置了11名護林員,此外還有10名安全員。”小英圖村黨支部書記龐進忠介紹,村中“三大員”上崗前,都要經過村民代表推選,而且這些公益崗位優先提供給貧困戶。在村內“三大員”中貧困人員占到80%。

  村里的公益崗位都有薪酬,其中護林員月工資300元、保潔員月工資300元、安全員月工資200元。“‘三大員’的設置,既為老弱病殘戶通過自身力所能及的勞動增加了收入,又讓他們改變了‘等靠要’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可謂一舉雙得。”孫京敏說。

  產業帶就業,促進村民穩定增收

  工作隊通過調研論證,決定通過發展產業、就業扶持實現村民穩定增收。

  馬鈴薯是村里的優勢產業,工作隊投資300萬元建成年儲存2400噸馬鈴薯的儲藏窖,投資建設了馬鈴薯粉條加工車間,購置了現代化加工設備。孫京敏說,馬鈴薯加工成粉條,每百斤馬鈴薯就能多賣出近百元,這就實現了加工增值,還能安排10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業。

  村里有天然的養殖條件,工作隊從廊坊市引進一家企業,建設種豬繁育基地,開展生豬代養項目,可帶動上百戶貧困戶脫貧增收。“每頭豬給村民100元至150元代養費,由企業提供豬苗、飼料、防疫等。”孫京敏說。

  村里還建設了2個裝機容量為300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去年6月底并網發電。“村里有了產業,就有了集體收入。將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公益崗位上,既解決了貧困戶就業,也促進了村里各項工作的開展。”孫京敏說。

  此外,工作隊還幫助建設了村衛生室,對11條道路進行了水泥硬化。在改善村民居住條件方面,工作隊也做了許多工作。村里在村委會院落西側規劃建設新民居,重點安置小英圖村下轄閆欽滿自然村的33戶69名村民,現在新民居正在加緊建設中。

  在村里行走,感受到的是街道整潔產業旺,村民臉上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氣息。短短時間,駐村工作隊的付出,讓小英圖村有了讓人稱道的變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省廳動態

  □記者 高振發 李艷紅 通訊員 魏民

  10月20日,盡管壩上地區冷風刺骨,但依然擋不住康保縣蘆家營鄉小英圖村村民的熱情。“可得好好宣傳一下我們村工作隊,他們可是為我們辦了好多實事好事。”帶著“護林員”紅袖標的村民馬貴喜迫不及待地說。

  小英圖村位于張家口市最北端的康保縣與內蒙古自治區化德縣交界處。這里地處偏僻,交通閉塞,自然條件差,長期處于低水平、低產出狀態。全村有364戶860人,其中貧困戶102戶175人,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如何改變現狀,促進貧困農民穩定增收,成為擺在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設置“三大員”,村容村貌換新顏

  “村民所說的‘三大員’即護林員、保潔員和安全員,這是村里設置的公益崗。”省環保廳駐小英圖村工作隊隊長孫京敏介紹。

  “工作隊員開始最不適應的就是這里的人居環境。”孫京敏說,由于村民幾乎家家養牛養羊,致使這村柴草亂垛,垃圾亂扔,牛羊糞便滿大街都是。

  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必須首先從改變村民的生活環境開始。

  今年4月,工作隊申請資金30萬元,為小英圖村購置了大型推土機、拖拉機、垃圾清掃車、垃圾箱等設備,打響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同時,與村委會協商,增設了58名保潔員,投放了60個垃圾箱。

  過去,村子周邊、街道兩側牲畜糞便隨處堆,如今保潔員開上推土機,將村民養殖場的豬糞、羊糞等運到地里作肥料。看到村里街道和周邊環境干凈整潔了,村民打心眼里高興。

  “村里設置了11名護林員,此外還有10名安全員。”小英圖村黨支部書記龐進忠介紹,村中“三大員”上崗前,都要經過村民代表推選,而且這些公益崗位優先提供給貧困戶。在村內“三大員”中貧困人員占到80%。

  村里的公益崗位都有薪酬,其中護林員月工資300元、保潔員月工資300元、安全員月工資200元。“‘三大員’的設置,既為老弱病殘戶通過自身力所能及的勞動增加了收入,又讓他們改變了‘等靠要’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可謂一舉雙得。”孫京敏說。

  產業帶就業,促進村民穩定增收

  工作隊通過調研論證,決定通過發展產業、就業扶持實現村民穩定增收。

  馬鈴薯是村里的優勢產業,工作隊投資300萬元建成年儲存2400噸馬鈴薯的儲藏窖,投資建設了馬鈴薯粉條加工車間,購置了現代化加工設備。孫京敏說,馬鈴薯加工成粉條,每百斤馬鈴薯就能多賣出近百元,這就實現了加工增值,還能安排10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業。

  村里有天然的養殖條件,工作隊從廊坊市引進一家企業,建設種豬繁育基地,開展生豬代養項目,可帶動上百戶貧困戶脫貧增收。“每頭豬給村民100元至150元代養費,由企業提供豬苗、飼料、防疫等。”孫京敏說。

  村里還建設了2個裝機容量為300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去年6月底并網發電。“村里有了產業,就有了集體收入。將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公益崗位上,既解決了貧困戶就業,也促進了村里各項工作的開展。”孫京敏說。

  此外,工作隊還幫助建設了村衛生室,對11條道路進行了水泥硬化。在改善村民居住條件方面,工作隊也做了許多工作。村里在村委會院落西側規劃建設新民居,重點安置小英圖村下轄閆欽滿自然村的33戶69名村民,現在新民居正在加緊建設中。

  在村里行走,感受到的是街道整潔產業旺,村民臉上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氣息。短短時間,駐村工作隊的付出,讓小英圖村有了讓人稱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