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省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趙玉廣,對2月18日-3月4日重污染天氣過程和3月份河北省空氣質量形勢進行了分析、解讀,并就記者提問進行了解答。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興主持解讀會。中央駐冀媒體、省主要媒體等近10家新聞媒體參加解讀會。下面為解讀會實錄。
圖文實錄|河北省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
張國興(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大家上午好!今天省生態環境廳召開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對今年3月份重污染天氣的情況做一個深入分析和預判,回應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關切。這種關切包括兩方面,第一是對于“其然”的關切,第二個是對“其所以然”的關切。“其然”包括這次重污染天氣持續的時間、過程、強度等,“其所以然”,就是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重污染天氣。但是我重點想說的是,這個“其所以然”的后面有一個更大的“其所以然”。什么意思呢就是從更大的時間尺度上來觀察重污染天氣過程出現的本質原因。
我們環保業內有一個提法叫三段論,很形象也很實際,就是說大氣污染治理大致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敵強我弱,污染排放量特別大,即使我們怎么努力治理也收效甚微;第二個階段是戰略相持階段,隨著環境治理的深入,環境空氣質量逐步變好,但是還是會受到風力、溫度、濕度等氣象條件的影響而出現波折、反復,甚至于短時的倒退;第三個階段,環境治理進一步深入,空氣質量進一步變好,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削減,環境容量進一步擴大,這時候氣象條件已經不再能影響我們的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上來講,我們是處于第二個階段,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會處于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即戰略相持階段,既需要人努力,也需要天幫忙,如果天不幫忙,人就要更加倍努力,要采取超常規措施,要拼。所以就在今天,省生態環境廳在此召開專家解讀會的同時,已經組成11個巡視督導組下沉到基層,對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進行督導和巡視,壓實各方責任,打通“最后一公里”,這個情況下一步我們會陸陸續續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大家發布信息。
今天的解讀會我們邀請到了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王曉利主任、省環境氣象中心趙玉廣副主任,請二位專家對本次重污染天氣過程進行解讀。首先請王主任作個介紹。
王曉利(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一個好消息,現在冷空氣已經到了北京以北,下午北京就會好轉,到明天上午河北南部也會好轉,終于可以有一兩天略微好一些。上一次開解讀會是2月16日,轉眼二十多天了,當時我們預計大概要1日、2日會好一些,2日、3日有個微弱的降雨過程,現在看來比我們當時預測質量還要差,一直延續到5日、6日,這個過程是比較長的十多天,今年歷史上最長的過程。
但是大家也發現,由于應對的還是比較及時,措施比較得力,這次過程沒有一個市有“爆表”出現,包括所有的縣都沒有,最重的三百五六,有的縣三百七八,這樣一個水平。要擱到歷史上,2013年1月、2月最重的時候石家莊只有一天達到了良,2月7日是70,1月2日是78,這兩個月里只有兩天是100以下,滿目的都是500。這次雖然持續的時間長,但是強度因為應對的比較科學,所以強度還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一般三天以內不是很重的時候,大家感覺不是那么差,連續的尤其1日以來相對比較重,大家心里可能感覺到情緒受影響。我們這次會,一個是把上一次過程給大家介紹一下,再一個重點把這個月未來大概是什么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匯報。我們現在精確預報一般是三、四天,趨勢預報是七天到十天,十天以上很多只能說到趨勢了,不是特別準確了。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給大家分析下3月份有沒有重污染過程,每次大概是什么,會持續幾天,對安排生活、安排企業生產都會有幫助。
下面,請張良介紹下本輪重污染天氣過程。
張良(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高級工程師):先回顧一下這次歷時十幾天的重污染過程是怎么演變的,這次重污染過程真正開始是19日,19日的時候有城市真正達到了污染,這次過程最重的時間段20日到22日,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區域大部分城市維持重度污染水平,其中22日最重,有四個城市達到嚴重污染水平,23日到24日隨著南風增強,邯鄲、邢臺稍微改善,污染中心主要集中在我省的中部地區,保定、石家莊一帶。25日到27日隨著弱冷空氣的影響,我省中北部地區空氣質量有一個略微改善的過程,但是冷空氣強度偏弱,南部地區空氣質量改善不是特別明顯,邯鄲、邢臺還是維持在中至重度污染水平。28日起隨著東南風的增強,期間伴隨弱降水影響,對污染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是隨著南風增強又把污染帶推到我省中部包括沿太行山地區。隨著南風進一步增強,到2日、3日的時候污染面積進一步擴大,承德、秦皇島部分時段達到了重度污染水平。
我總結這次重污染天氣過程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持續時間長,從2月19日開始,截至3月4日,15天重度污染,這是2017年以來第二次超過十天的超長重污染天氣過程。
第二個特點影響范圍大。除了京津冀中南部區域空氣質量以重污染為主外,28日起隨著南風增強,北部地區承德、秦皇島、張家口受到傳輸影響也出現短時的重度污染,這次污染過程影響范圍還是挺大的。
第三個特點類似的氣象條件下污染程度降低。2016年冬季同樣受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在2月10號到21號也出現了一次超長重污染天氣過程,這次19日至3月5日也是超長污染過程,對比這兩次污染過程,從持續時間來看,2016年污染過程石家莊有連續六天達到嚴重污染水平,其他市都是四五天嚴重污染。這次最多就是邯鄲市出現了三天嚴重污染,其他市都是一到兩天。從污染程度來看,2016年污染過程石家莊是連續四天“爆表”,邯鄲連續三天。2019年這次沒有一個市達到爆表的天氣,日最大值是邯鄲371。所以說第三個特點是同樣受到厄爾尼諾氣候影響,我們今年污染過程要比2016年有顯著的降低。
我們再拿石家莊市舉例子,這兩張圖是石家莊市PM2.5小時的變化曲線圖。為了對比我把兩個坐標做成統一的比例值,下邊是2016年的污染程度,上邊2019年這次的污染過程,通過折線來看污染程度有一個明顯的降低,本次污染過程從2月18日到3月4日12時,石家莊共出現219小時重污染,未出現“爆表”天氣,PM2.5日均峰值濃度是282微克每立方米,小時峰值濃度是330微克每立方米;2016年共出現了235小時重污染天氣,連續四天“爆表”,PM2.5日均濃度峰值615微克每立方米,小時峰值779微克每立方米,跟這次一比有明顯的降低。
本次污染有兩個主要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整個區域的污染排放處于高位水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及不合理的產業布局,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運輸為主的交通結構,有80%以上貨運量來自公路運輸,這樣三個不合理的結構造成京津冀周邊區域每平方公里大氣污染排放量是全國均值的4倍左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環境容量和大氣自凈能力。
除了排放大,我們認為特殊的地形和不利氣象條件,導致這次超長重污染過程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河北西邊是太行山,北邊是燕山,高度落差有500米左右,西側太行山和燕山形成天然的屏障,南風一來污染物堆積在山前不容易擴散。利用我們中心3D激光雷達,我們繪制了一張石家莊市的邊界層高度的分布,這次污染過程石家莊邊界層高度基本在400米左右,而正常天氣下都在1200米到1500米,垂直的擴散條件就壓縮了三到四倍。再看水平擴散條件,通過風廓線激光雷達觀測結果來看,這次過程的風速都維持在3米每秒以下,特別是比較重的21日到22日,都在2米每秒以下,所以說這樣不利的垂直擴散條件和水平擴散條件導致我們的環境容量顯著降低,造成本地污染加重。
我們針對這次重污染過程也是積極應對,我總結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提前發布預警。我們在15日就向相關地市發布了啟動預警通知,要求于16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相對于這次從19日開始污染過程,我們提前四天發布預警信息,提前三天啟動應急響應,可以說歷史上啟動時間提前時間最長的一次。
第二個特點應急響應級別高。截止到現在,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雄安新區執行重污染天氣一級應急響應,石家莊、定州、辛集工業企業也在執行重污染天氣的一級應急減排措施,這也是2017年以來首次11個城市同時執行一級應急減排措施。
第三個特點出動人員多。2月16日以來,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各地全面啟動大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截止到3月3日各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4萬人,檢查各類涉氣企業12萬余家,確保了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我們對這次污染過程做了一個減排效果分析,主要選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城市,一個是處于太行山沿線的邢臺市,一個處于東部平原的衡水市。折線代表預報的PM2.5濃度結果,柱狀代表實測的PM2.5的濃度結果。邢臺在預警啟動以前,預報的結果和實測結果基本上吻合的。從16日17日啟動預警以后,藍色的折線是預報的結果,明顯比實測的要高,他倆差的空間就是我們減排帶來的效果,衡水也是之前沒有啟動預警之前基本上吻合,啟動預警以后趨勢一致,但是預報結果明顯比實測要高,他的減排效果還是體現在這邊,尤其是峰值濃度,個別城市峰值濃度下降比例達到20%以上,平均濃度也比不采取措施下降15%左右。
5日,擴散條件持續不利,北部地區受冷空氣影響,午后擴散條件開始好轉,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重度及以上污染為主。
6~7日,受冷空氣自西北向東南影響,擴散條件逐步轉好,我省北部優良,中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6日白天,南部個別城市受傳輸影響,空氣質量轉好略晚。
8~10日,擴散條件開始轉差,8日,受前期冷空氣影響,污染積累緩慢,我省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9~10日,地面靜風高濕,我省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中南部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11~13日,受冷空氣影響,我省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中長期氣候趨勢預測分析:2019年3月,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以緯向型為主,冷空氣活動勢力弱,我省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濕度較大。
預計3月中下旬,我省中南部地區可能發生2-3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大氣污染擴散條件總體偏差。
王曉利:現在看15日左右也會有一個過程,24日也會有,下半個月還有兩次。具體的涉及到氣象預報,請氣象中心的趙主任介紹一下。
趙玉廣(省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剛才張主任把過程重污染成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污染、氣象條件的角度說的比較詳細了。不光是這次重污染過程,大家感到從1月份以來,整個空氣質量都不是特別好,氣象條件都是比較差的,我先把1月份和2月份的氣象條件給大家做一個簡要介紹。
今年1月到2月,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冷空氣明顯偏弱,寒潮大風天氣顯著減少,整個冬天就沒有刮大風的時候,整個氣象條件呈現氣溫高、風速小、濕度大,導致河北省的小風日數多,混合層高度偏低,靜穩天氣指數明顯偏高,氣象擴散條件明顯不利,霧霾天氣非常多。從具體數字,歷史同期相比全省寒潮站次偏少21%,大風站次偏少了69%,平均風速減小19%,全省平均氣溫偏高0.8度,平均濕度偏高12%,霧霾站次偏多21%,整個大的背景下,無論從寒潮大風、氣溫、濕度都是非常不利的。從靜穩的因素來看,去年同比2018年1月份、2月份,小風日數多26%,混合層高度降低13%,靜穩天氣指數偏高7.4%,整個氣象擴散條件屬于明顯不利的,今年以來整個大氣環流還是屬于停滯的環流,大氣環流形勢不利,冷空氣弱,寒潮大風天氣少。
據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結果,3月份乃至春季大氣環流形勢還是不利,3月份河北省降水和常年相比偏多一點,其中西南部地區石家莊、邢臺、邯鄲,降水較常年偏多一到二成,其他地區接近常年,雖然說偏多一到二成,但是基數少,一共十多毫米,增一兩毫米多不了多少,但是濕度就增大了,對污染是明顯不利的。另外氣溫整體偏高一到二度左右,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但是強度弱,造成整個3月份預測來說,氣象擴散條件還是不利的,繼續延續1到2月份不利的情況。
展望一下春季3到5月份氣候趨勢預測,整個春季來說可能降水和常年相比接近常年,西南部地區石家莊、邢臺、邯鄲、衡水比常年偏多一到二成,整體氣溫偏高一度左右,大風日數相和常年比偏少一到三天,這樣造成整個氣象擴散條件仍然處于不利的狀態,不管是3月份,還是未來整個春季來說,氣象條件是擴散不利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還是比較嚴峻,這是我從氣象條件預測方面給大家做的一個通報。
張國興:下面,請大家提問。
燕趙晚報:回顧了一下1月、2月都不太好,3月形勢也不是太好,而且展望了一下4到5月似乎也不是很樂觀,上半年基本上不太好,這說明今年這種狀態意味著現在受厄爾尼諾的影響,從大的氣象分析一下是受什么影響導致的前五個月都不樂觀。
趙玉廣:從今年入冬以來,11月、12月氣象條件都是不好的,現在大氣處于厄爾尼諾現象當中,全球氣候變暖大的背景下,還有本省的具體氣象條件和地形的不利因素綜合到一塊形成的,目前還是處在大氣這種狀態之中。
燕趙都市報:剛才張主任介紹的時候說了一下現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還是有點不合理。近幾年我們一直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從目前狀況來看是不是還要再加大力度,還有什么挖潛空間嗎
王曉利:這幾年力度確實比較大,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去產能,實施“6643”工程,2018年到2020年三年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還要繼續去產能。第二,鋼鐵等重污染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這個效果比較明顯,現在新標準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0、35、50(毫克/立方米),過去老標準是50、180、300,現在超低排放改造鋼鐵完成了有幾家,剩下也在逐步改造。還有公路要改鐵路。還有散煤替代,宜煤則煤,宜電則電,宜氣則氣這個效果非常明顯。
過去大家有個明顯的感覺,從家里出來你一開門到街上有一股煤煙味,有些同志回去過年農村比城市重,村里更是煙熏火燎的,一家一個小爐子,但是沒異味了,你聞不到煤煙味了,這是感覺切身的,這是散煤的治理確確實實的起到了很大作用。初步測算散煤對重污染的貢獻占40%,所以雙代這項工作確確實實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建筑工地要做到六個百分之百。
歸根到底重污染天氣是因為排放量大,沒有污染物排放,就沒有重污染天氣,不管刮風不刮風。但是在污染物降到一定程度,再往下降很難了。企業超低排一個燒結放大概要七八千萬,所有鋼廠物料都要篷起來,過去都是露天的,現在弄大棚擱到屋里,棚的跨度非常大,過去堆的煤都跟小山一樣,都是一兩百米的,所以一個鋼廠搞深度減排起碼都是四五億以上,沒這個數改不了。現在這個時期,pm2.5濃度五六十,擴散條件差的時候就就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氣,在這種情況下氣象起到關鍵的因素,擴散條件還成了關鍵因素,還是有一個過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于今年3月份重污染天氣過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應對措施,對于今年總體氣象狀況不利,兼有重污染天氣的過程,我們對策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樣
王曉利:重污染天氣對應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現在感覺著跟往常年也是不斷積累經驗。
第一個錯峰生產。這些重點行業到了冬天就讓他們減少生產負荷,錯峰是一個很重要的。水泥廠冬天別使勁生產,水泥廠也好,鋼廠也好,焦化也好,鑄造這些都要采取一些錯峰生產。
第二個應急響應。一個是提前,不是等污染形成了我們再啟動預警,今年普遍大家覺得預警時間長一些就是提前啟動。
第三個區域聯防聯控。污染團一旦形成,就會隨著風互相傳輸影響。假如保定還不錯,石家莊、邢臺比較差,也應該區域聯防聯控,除了張承秦,唐山重工業也比較重,大家知道唐山的鋼鐵非常多。所以說北京以南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容易重的,廊坊、衡水、滄州也參與,加上唐山,基本上我們這次響應就這些一起,過去響應的是更注重山前的幾個市,有時候對滄州、廊坊采取少一些,現在整個這一片聯防聯控。3月份濕度大,冷空氣弱,所以后半個月也不是很樂觀。
張國興:今天的解讀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我廳召開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9-03-06
3月5日上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省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趙玉廣,對2月18日-3月4日重污染天氣過程和3月份河北省空氣質量形勢進行了分析、解讀,并就記者提問進行了解答。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興主持解讀會。中央駐冀媒體、省主要媒體等近10家新聞媒體參加解讀會。下面為解讀會實錄。
圖文實錄|河北省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
張國興(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大家上午好!今天省生態環境廳召開重污染天氣過程專家解讀會,對今年3月份重污染天氣的情況做一個深入分析和預判,回應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關切。這種關切包括兩方面,第一是對于“其然”的關切,第二個是對“其所以然”的關切。“其然”包括這次重污染天氣持續的時間、過程、強度等,“其所以然”,就是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重污染天氣。但是我重點想說的是,這個“其所以然”的后面有一個更大的“其所以然”。什么意思呢就是從更大的時間尺度上來觀察重污染天氣過程出現的本質原因。
我們環保業內有一個提法叫三段論,很形象也很實際,就是說大氣污染治理大致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敵強我弱,污染排放量特別大,即使我們怎么努力治理也收效甚微;第二個階段是戰略相持階段,隨著環境治理的深入,環境空氣質量逐步變好,但是還是會受到風力、溫度、濕度等氣象條件的影響而出現波折、反復,甚至于短時的倒退;第三個階段,環境治理進一步深入,空氣質量進一步變好,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削減,環境容量進一步擴大,這時候氣象條件已經不再能影響我們的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上來講,我們是處于第二個階段,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會處于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即戰略相持階段,既需要人努力,也需要天幫忙,如果天不幫忙,人就要更加倍努力,要采取超常規措施,要拼。所以就在今天,省生態環境廳在此召開專家解讀會的同時,已經組成11個巡視督導組下沉到基層,對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進行督導和巡視,壓實各方責任,打通“最后一公里”,這個情況下一步我們會陸陸續續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大家發布信息。
今天的解讀會我們邀請到了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王曉利主任、省環境氣象中心趙玉廣副主任,請二位專家對本次重污染天氣過程進行解讀。首先請王主任作個介紹。
王曉利(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一個好消息,現在冷空氣已經到了北京以北,下午北京就會好轉,到明天上午河北南部也會好轉,終于可以有一兩天略微好一些。上一次開解讀會是2月16日,轉眼二十多天了,當時我們預計大概要1日、2日會好一些,2日、3日有個微弱的降雨過程,現在看來比我們當時預測質量還要差,一直延續到5日、6日,這個過程是比較長的十多天,今年歷史上最長的過程。
但是大家也發現,由于應對的還是比較及時,措施比較得力,這次過程沒有一個市有“爆表”出現,包括所有的縣都沒有,最重的三百五六,有的縣三百七八,這樣一個水平。要擱到歷史上,2013年1月、2月最重的時候石家莊只有一天達到了良,2月7日是70,1月2日是78,這兩個月里只有兩天是100以下,滿目的都是500。這次雖然持續的時間長,但是強度因為應對的比較科學,所以強度還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一般三天以內不是很重的時候,大家感覺不是那么差,連續的尤其1日以來相對比較重,大家心里可能感覺到情緒受影響。我們這次會,一個是把上一次過程給大家介紹一下,再一個重點把這個月未來大概是什么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匯報。我們現在精確預報一般是三、四天,趨勢預報是七天到十天,十天以上很多只能說到趨勢了,不是特別準確了。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給大家分析下3月份有沒有重污染過程,每次大概是什么,會持續幾天,對安排生活、安排企業生產都會有幫助。
下面,請張良介紹下本輪重污染天氣過程。
張良(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高級工程師):先回顧一下這次歷時十幾天的重污染過程是怎么演變的,這次重污染過程真正開始是19日,19日的時候有城市真正達到了污染,這次過程最重的時間段20日到22日,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區域大部分城市維持重度污染水平,其中22日最重,有四個城市達到嚴重污染水平,23日到24日隨著南風增強,邯鄲、邢臺稍微改善,污染中心主要集中在我省的中部地區,保定、石家莊一帶。25日到27日隨著弱冷空氣的影響,我省中北部地區空氣質量有一個略微改善的過程,但是冷空氣強度偏弱,南部地區空氣質量改善不是特別明顯,邯鄲、邢臺還是維持在中至重度污染水平。28日起隨著東南風的增強,期間伴隨弱降水影響,對污染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是隨著南風增強又把污染帶推到我省中部包括沿太行山地區。隨著南風進一步增強,到2日、3日的時候污染面積進一步擴大,承德、秦皇島部分時段達到了重度污染水平。
我總結這次重污染天氣過程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持續時間長,從2月19日開始,截至3月4日,15天重度污染,這是2017年以來第二次超過十天的超長重污染天氣過程。
第二個特點影響范圍大。除了京津冀中南部區域空氣質量以重污染為主外,28日起隨著南風增強,北部地區承德、秦皇島、張家口受到傳輸影響也出現短時的重度污染,這次污染過程影響范圍還是挺大的。
第三個特點類似的氣象條件下污染程度降低。2016年冬季同樣受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在2月10號到21號也出現了一次超長重污染天氣過程,這次19日至3月5日也是超長污染過程,對比這兩次污染過程,從持續時間來看,2016年污染過程石家莊有連續六天達到嚴重污染水平,其他市都是四五天嚴重污染。這次最多就是邯鄲市出現了三天嚴重污染,其他市都是一到兩天。從污染程度來看,2016年污染過程石家莊是連續四天“爆表”,邯鄲連續三天。2019年這次沒有一個市達到爆表的天氣,日最大值是邯鄲371。所以說第三個特點是同樣受到厄爾尼諾氣候影響,我們今年污染過程要比2016年有顯著的降低。
我們再拿石家莊市舉例子,這兩張圖是石家莊市PM2.5小時的變化曲線圖。為了對比我把兩個坐標做成統一的比例值,下邊是2016年的污染程度,上邊2019年這次的污染過程,通過折線來看污染程度有一個明顯的降低,本次污染過程從2月18日到3月4日12時,石家莊共出現219小時重污染,未出現“爆表”天氣,PM2.5日均峰值濃度是282微克每立方米,小時峰值濃度是330微克每立方米;2016年共出現了235小時重污染天氣,連續四天“爆表”,PM2.5日均濃度峰值615微克每立方米,小時峰值779微克每立方米,跟這次一比有明顯的降低。
本次污染有兩個主要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整個區域的污染排放處于高位水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及不合理的產業布局,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運輸為主的交通結構,有80%以上貨運量來自公路運輸,這樣三個不合理的結構造成京津冀周邊區域每平方公里大氣污染排放量是全國均值的4倍左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環境容量和大氣自凈能力。
除了排放大,我們認為特殊的地形和不利氣象條件,導致這次超長重污染過程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河北西邊是太行山,北邊是燕山,高度落差有500米左右,西側太行山和燕山形成天然的屏障,南風一來污染物堆積在山前不容易擴散。利用我們中心3D激光雷達,我們繪制了一張石家莊市的邊界層高度的分布,這次污染過程石家莊邊界層高度基本在400米左右,而正常天氣下都在1200米到1500米,垂直的擴散條件就壓縮了三到四倍。再看水平擴散條件,通過風廓線激光雷達觀測結果來看,這次過程的風速都維持在3米每秒以下,特別是比較重的21日到22日,都在2米每秒以下,所以說這樣不利的垂直擴散條件和水平擴散條件導致我們的環境容量顯著降低,造成本地污染加重。
我們針對這次重污染過程也是積極應對,我總結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提前發布預警。我們在15日就向相關地市發布了啟動預警通知,要求于16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相對于這次從19日開始污染過程,我們提前四天發布預警信息,提前三天啟動應急響應,可以說歷史上啟動時間提前時間最長的一次。
第二個特點應急響應級別高。截止到現在,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雄安新區執行重污染天氣一級應急響應,石家莊、定州、辛集工業企業也在執行重污染天氣的一級應急減排措施,這也是2017年以來首次11個城市同時執行一級應急減排措施。
第三個特點出動人員多。2月16日以來,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各地全面啟動大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截止到3月3日各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4萬人,檢查各類涉氣企業12萬余家,確保了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我們對這次污染過程做了一個減排效果分析,主要選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城市,一個是處于太行山沿線的邢臺市,一個處于東部平原的衡水市。折線代表預報的PM2.5濃度結果,柱狀代表實測的PM2.5的濃度結果。邢臺在預警啟動以前,預報的結果和實測結果基本上吻合的。從16日17日啟動預警以后,藍色的折線是預報的結果,明顯比實測的要高,他倆差的空間就是我們減排帶來的效果,衡水也是之前沒有啟動預警之前基本上吻合,啟動預警以后趨勢一致,但是預報結果明顯比實測要高,他的減排效果還是體現在這邊,尤其是峰值濃度,個別城市峰值濃度下降比例達到20%以上,平均濃度也比不采取措施下降15%左右。
5日,擴散條件持續不利,北部地區受冷空氣影響,午后擴散條件開始好轉,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重度及以上污染為主。
6~7日,受冷空氣自西北向東南影響,擴散條件逐步轉好,我省北部優良,中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6日白天,南部個別城市受傳輸影響,空氣質量轉好略晚。
8~10日,擴散條件開始轉差,8日,受前期冷空氣影響,污染積累緩慢,我省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9~10日,地面靜風高濕,我省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中南部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11~13日,受冷空氣影響,我省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中長期氣候趨勢預測分析:2019年3月,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以緯向型為主,冷空氣活動勢力弱,我省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濕度較大。
預計3月中下旬,我省中南部地區可能發生2-3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大氣污染擴散條件總體偏差。
王曉利:現在看15日左右也會有一個過程,24日也會有,下半個月還有兩次。具體的涉及到氣象預報,請氣象中心的趙主任介紹一下。
趙玉廣(省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剛才張主任把過程重污染成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污染、氣象條件的角度說的比較詳細了。不光是這次重污染過程,大家感到從1月份以來,整個空氣質量都不是特別好,氣象條件都是比較差的,我先把1月份和2月份的氣象條件給大家做一個簡要介紹。
今年1月到2月,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冷空氣明顯偏弱,寒潮大風天氣顯著減少,整個冬天就沒有刮大風的時候,整個氣象條件呈現氣溫高、風速小、濕度大,導致河北省的小風日數多,混合層高度偏低,靜穩天氣指數明顯偏高,氣象擴散條件明顯不利,霧霾天氣非常多。從具體數字,歷史同期相比全省寒潮站次偏少21%,大風站次偏少了69%,平均風速減小19%,全省平均氣溫偏高0.8度,平均濕度偏高12%,霧霾站次偏多21%,整個大的背景下,無論從寒潮大風、氣溫、濕度都是非常不利的。從靜穩的因素來看,去年同比2018年1月份、2月份,小風日數多26%,混合層高度降低13%,靜穩天氣指數偏高7.4%,整個氣象擴散條件屬于明顯不利的,今年以來整個大氣環流還是屬于停滯的環流,大氣環流形勢不利,冷空氣弱,寒潮大風天氣少。
據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結果,3月份乃至春季大氣環流形勢還是不利,3月份河北省降水和常年相比偏多一點,其中西南部地區石家莊、邢臺、邯鄲,降水較常年偏多一到二成,其他地區接近常年,雖然說偏多一到二成,但是基數少,一共十多毫米,增一兩毫米多不了多少,但是濕度就增大了,對污染是明顯不利的。另外氣溫整體偏高一到二度左右,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但是強度弱,造成整個3月份預測來說,氣象擴散條件還是不利的,繼續延續1到2月份不利的情況。
展望一下春季3到5月份氣候趨勢預測,整個春季來說可能降水和常年相比接近常年,西南部地區石家莊、邢臺、邯鄲、衡水比常年偏多一到二成,整體氣溫偏高一度左右,大風日數相和常年比偏少一到三天,這樣造成整個氣象擴散條件仍然處于不利的狀態,不管是3月份,還是未來整個春季來說,氣象條件是擴散不利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還是比較嚴峻,這是我從氣象條件預測方面給大家做的一個通報。
張國興:下面,請大家提問。
燕趙晚報:回顧了一下1月、2月都不太好,3月形勢也不是太好,而且展望了一下4到5月似乎也不是很樂觀,上半年基本上不太好,這說明今年這種狀態意味著現在受厄爾尼諾的影響,從大的氣象分析一下是受什么影響導致的前五個月都不樂觀。
趙玉廣:從今年入冬以來,11月、12月氣象條件都是不好的,現在大氣處于厄爾尼諾現象當中,全球氣候變暖大的背景下,還有本省的具體氣象條件和地形的不利因素綜合到一塊形成的,目前還是處在大氣這種狀態之中。
燕趙都市報:剛才張主任介紹的時候說了一下現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還是有點不合理。近幾年我們一直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從目前狀況來看是不是還要再加大力度,還有什么挖潛空間嗎
王曉利:這幾年力度確實比較大,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去產能,實施“6643”工程,2018年到2020年三年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還要繼續去產能。第二,鋼鐵等重污染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這個效果比較明顯,現在新標準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0、35、50(毫克/立方米),過去老標準是50、180、300,現在超低排放改造鋼鐵完成了有幾家,剩下也在逐步改造。還有公路要改鐵路。還有散煤替代,宜煤則煤,宜電則電,宜氣則氣這個效果非常明顯。
過去大家有個明顯的感覺,從家里出來你一開門到街上有一股煤煙味,有些同志回去過年農村比城市重,村里更是煙熏火燎的,一家一個小爐子,但是沒異味了,你聞不到煤煙味了,這是感覺切身的,這是散煤的治理確確實實的起到了很大作用。初步測算散煤對重污染的貢獻占40%,所以雙代這項工作確確實實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建筑工地要做到六個百分之百。
歸根到底重污染天氣是因為排放量大,沒有污染物排放,就沒有重污染天氣,不管刮風不刮風。但是在污染物降到一定程度,再往下降很難了。企業超低排一個燒結放大概要七八千萬,所有鋼廠物料都要篷起來,過去都是露天的,現在弄大棚擱到屋里,棚的跨度非常大,過去堆的煤都跟小山一樣,都是一兩百米的,所以一個鋼廠搞深度減排起碼都是四五億以上,沒這個數改不了。現在這個時期,pm2.5濃度五六十,擴散條件差的時候就就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氣,在這種情況下氣象起到關鍵的因素,擴散條件還成了關鍵因素,還是有一個過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于今年3月份重污染天氣過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應對措施,對于今年總體氣象狀況不利,兼有重污染天氣的過程,我們對策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樣
王曉利:重污染天氣對應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現在感覺著跟往常年也是不斷積累經驗。
第一個錯峰生產。這些重點行業到了冬天就讓他們減少生產負荷,錯峰是一個很重要的。水泥廠冬天別使勁生產,水泥廠也好,鋼廠也好,焦化也好,鑄造這些都要采取一些錯峰生產。
第二個應急響應。一個是提前,不是等污染形成了我們再啟動預警,今年普遍大家覺得預警時間長一些就是提前啟動。
第三個區域聯防聯控。污染團一旦形成,就會隨著風互相傳輸影響。假如保定還不錯,石家莊、邢臺比較差,也應該區域聯防聯控,除了張承秦,唐山重工業也比較重,大家知道唐山的鋼鐵非常多。所以說北京以南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容易重的,廊坊、衡水、滄州也參與,加上唐山,基本上我們這次響應就這些一起,過去響應的是更注重山前的幾個市,有時候對滄州、廊坊采取少一些,現在整個這一片聯防聯控。3月份濕度大,冷空氣弱,所以后半個月也不是很樂觀。
張國興:今天的解讀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