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省廳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省廳動態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2019-06-05 16:22 信息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6月4日下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軍致發布詞,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偉強分別就媒體關心的熱點問題答記者問。會議由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處長田德鋒主持。中央廣播電視臺、中新社、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等省內外三十余家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以下為此次發布會實錄: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處長田德鋒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大家知道,明天是“六五環境日”。今天,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向社會統一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信息。我們非常高興地請來了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軍先生,請他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同時邀請到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先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先生、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偉強先生,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趙廳長作介紹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趙軍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統一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由我和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孫志強處長、大氣環境處謝文勇處長、水生態環境處劉偉強副處長分別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在此我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對新聞媒體多年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關心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的一年,面對全省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凝聚治污攻堅強大合力,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統籌謀劃,精心組織推動,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協調聯動推進落實。突出治本攻堅,藍天保衛戰初戰告捷,堅定不移去產能,強力推進燃煤污染治理,狠抓工業污染綜合整治,加大揚塵污染治理力度,統籌推進車、油、路治理,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堅持系統施治,碧水保衛戰取得積極進展,按照源頭控制、水陸統籌、河海兼顧、流域治理的思路,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有序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嚴格固廢危廢風險管控,強化風險防控,土壤污染防治邁出堅實步伐。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扎實推進;狠抓督察整改,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堅持鐵腕治污,始終保持環境執法監管高壓態勢;堅持改革創新,加快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建設;注重夯實基礎,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等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圓滿完成目標任務,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

  2018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4%,超額完成年初省人代會確定的“PM2.5平均濃度達到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的年度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實現《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2019年PM2.5平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目標任務,空氣質量為六年來最好,其中8月、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1、3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2.5%和34.6%,連續2個月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全省7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比例為48.6%,比2017年升高6.3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4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0.3%,比2017年降低13.5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14.8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任務。

  下面簡要通報2018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

  一、空氣質量狀況方面

  全省空氣質量總體改善。2018年全年全省設區市達到或優于Ⅱ級的優良天數平均為208天,達標天數比例為58.4%,與2017年同比,優良天數增加6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數減少12天。全省11個設區市中,秦皇島、承德、張家口三個設區市的優良天數在270天以上,其余各設區市全年優良天數在151~222天之間。2018年,全省11個設區市超標天數中,以PM2.5和PM10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居多,顆粒物仍然是我省的主要污染物。2018年,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104μg/m3,較2017年下降了11%;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了14%,超額完成年初省人代會確定的“PM2.5平均濃度達到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的年度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實現《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2019年目標任務,空氣質量為六年來最好。

  二、水環境質量狀況方面

  地表水環境質量好轉。2018年全省實際監測210個地表水國省控監測點位,其中河流監測166個斷面,湖庫淀監測44個點位。210個點位中,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水質斷面占53.81%,同比升高1.55個百分點;Ⅳ類水質斷面占20.00%,同比升高3.92個百分點;Ⅴ類水質斷面占11.43%,同比升高4.3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占14.76%,同比降低9.86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根據生態環境部復核結果,列入國家考核的74個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中,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目標比例為44.6%,實際比例為48.6%,達到目標要求;劣Ⅴ類水體控制目標比例為35.1%,實際比例為20.3%,達到目標要求。

  近海海域海水水質好轉。2018年全省近岸海域以一類水質為主,一類海水比例為84.6%,二類海水比例為15.4%,水質狀況為優。較2017年水質(一般)狀況好轉兩個等級。

  三、聲環境質量方面

  2018年全省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值是55.0dB(A),比2017年升高了0.2dB(A)。11個設區市中,承德為差,保定為較差,石家莊為一般,滄州為好,其它7個設區市區域聲環境均為較好。2018年全省區域環境噪聲夜間平均值是47.5dB(A)。11個設區市中,保定和承德為差,滄州、邢臺和秦皇島為較好,其它6個設區市區域聲環境均為一般。

  2018年晝間全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67.2dB(A),比2017年升高了0.8dB(A)。承德、唐山和保定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為較好,其余8個設區市為好。2018年夜間全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57.3dB(A)。全省11個設區市中,保定為較差、張家口和承德夜間道路交通聲環境為一般,石家莊為較好,其余7個設區市為好。

  四、輻射環境方面

  2018年度河北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良好。電離輻射環境質量的監測結果表明,全省電離輻射水平處于正常天然本底范圍內,空氣、水體、土壤等介質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處于正常水平,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與往年相比無明顯變化;電磁輻射水平保持穩定。

  2018年,雖然全省環境質量保持了持續改善的態勢,但環境形勢依然嚴峻。2018年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我省仍有5個城市位列后10位,八大水系水質總體呈輕度污染,全省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了打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 田德鋒

  感謝趙廳長的權威發布。下面開始提問,請記者朋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回答記者提問

  一、長城網:截至目前,2019年1-5月的空氣質量相較2018年有何變化今年我省《藍天保衛戰》還將采取哪些措施目前進展如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的系列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強化責任擔當和攻堅克難,聚焦問題抓整改,抓住要害搞攻堅。特別是氣象條件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堅持把“人努力”挺在前,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1-5月,全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34)同比下降0.9%,PM2.5平均濃度從1月份不降反升25%,2月份不降反升19.7%的勢頭,經過努力3月同比下降33.8%,4月同比下降2.1%,5月下降15.4%,并且PM2.55月份濃度從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實現了5月份空氣質量達標。

  圍繞鞏固這些成果,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標本兼治,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強力攻堅,著力打好六大攻堅戰。一是著力打好去產能和退城搬遷攻堅戰。2019年全省壓減鋼鐵產能1400萬噸、水泥100萬噸、平板玻璃660萬重量箱、煤炭900萬噸、焦炭300萬噸,淘汰火電產能50萬千瓦。加快列入計劃的19家重點污染企業退城搬遷改造;二是著力打好散煤整治和清潔替代攻堅戰。繼續鞏固散煤整治的成果,在2018年之前,完成535.1萬戶清潔取暖任務的基礎上,今年持續推進200多萬戶清潔取暖改造,力爭把散煤整治進一步向城鄉延伸,取得更好的效果。加強散煤劣質煤整治,實施攻堅會戰行動;三是著力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三大清潔行動,清潔柴油車、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行動。全省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汽油柴油,2019年7月1日起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加快改變運輸結構,推動“公轉鐵”“海鐵聯運”,推行更清潔更高效的運輸方式。四是著力打好揚塵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全面落實省人大《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和《施工場地揚塵標準》,以及揚塵管理辦法,對超標的工地依法處罰,并且著力推進施工工地落實“六個百分之百”和“兩個全覆蓋”,實現管控精細化、精準化。五是著力打好工業污染深度治理攻堅戰。著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鋼鐵、焦化、火電等重點行業今年要完成100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70個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80個火電深度治理項目建設。積極探索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另外加強VOCs排查和整治,全面完成整治任務。六是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戰。總結2013年以來重污染天氣應對經驗,修訂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實施更加精準管控。特別是秋冬季對鋼鐵、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實行差異化管控,不搞一刀切。

  圍繞推進這六大攻堅戰,全省上下強力攻堅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印發實施2019年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攻堅方案,明確打好六大攻堅戰,實現兩個下降5%的奮斗目標,即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綜合指數同比下降5%;二是實施協同治污。壓能、減煤、控車、治企、降塵、增綠等都取得了積極進展。編制《2019年全省冬季清潔取暖空間布局方案》,組織開展2018年“雙代”政策環境績效評估分析,實施“雙代”的區域PM2.5濃度下降貢獻30%以上。在工業污染防治上,制發鋼鐵、煤炭產能壓減方案和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壓減產能工作方案,印發全省工業污染深度治理方案,將壓減產能的任務具體化到企業、設備、工序。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完成34個,焦化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完成57個和火電深度治理項目完成14個。在機動車污染防治上,研究制發國六排放標準公告,從7月1號全省機動車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制定《河北省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河北省機動車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汽油車污染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等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知》,加大了路檢路查大戶入戶核查和路檢路查,檢查車輛116.4萬輛,發現問題車輛2.47萬輛、處罰8069輛;排查建帳非道路移動機械41406臺,石家莊、秦皇島、唐山、保定、衡水、邢臺、邯鄲、定州市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在揚塵面源污染防治上,落實“三個一”,即《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施工場地揚塵標準》、《揚塵管理辦法》。堅持超標重罰,落實粗細管控措施。治理上進一步落實“六個百分之百”和“兩個全覆蓋”。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上,這是秋冬季關心的重點,秋冬季攻堅的難點。今年秋冬季管控上將進一步突出差異化、精準化,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進一步修訂秋冬季應急管控方案,加強與北京、天津等區域及周邊省市的協作,加強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響應、聯合執法;三是推進了一批環境問題解決。開展了3月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解決督辦問題450個。組織開展3月份大氣強化督察行動,解決問題5906個。組織開展3月份大氣專項執法行動,解決了9000多個問題。總之,通過上下協作,社會共同發力,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不斷走向深入,攻堅態勢進一步形成。謝謝大家!

  二、中國環境報:2018年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碧水保衛戰”成效顯著,在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群眾最為關心的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現在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偉強:首先感謝對我們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與支持。2018年,我省74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48.6%,優于年度目標4.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控制比例為20.3%,同比降低13.5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14.8個百分點。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近岸海域一、二類(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今年第一季度,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優良)斷面比例達到50.0%,同比升高6.8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2.7個百分點,優于2020年目標1.3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8.9%,同比降低10.8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10.8個百分點,優于2020年目標6.8個百分點。

  我廳圍繞碧水保衛戰,推進水污染防治,我們重點開展了八大專項行動。

  一是將白洋淀流域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印發《白洋淀流域治理實施方案(2018-2020年)》《關于<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的實施意見》,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及責任分工,開展白洋淀及上游流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建立白洋淀生態補水長效機制,淀區水質改善明顯。

  二是開展工業污水達標整治專項行動。完成造紙、鋼鐵、氮肥、印染、制藥、制革等六大重點行業294家企業清潔化改造,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全省181家省級及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全部完成污水集中治理任務。

  三是開展河流湖庫流域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重污染河流和不達標水體治理。圍繞滹沱河、府河、孝義河、龍河、滄浪渠、滏陽河等重污染河流58個劣Ⅴ類斷面,開展治理攻堅,累計48條河流(斷面)已達標,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年度任務是44條。

  四是開展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推進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清理整治各類排污口、工業企業、碼頭、旅游餐飲、交通穿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環境違規問題,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向社會公開。

  五是開展城鎮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專項行動。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建設和污泥提標改造。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力度,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目前,全省191座縣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或更高標準,城市(含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省會石家莊市實現建成區內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污水收集率達到100%。排查出的48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43條,剩余5條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

  六是開展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專項行動。一方面加強畜禽污染防治,2018年,全省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3%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4%。截至今年4月份已經95.6%。二是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印發《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計劃》《2019年村全省生活污水治理專項工作推進方案》,指導市縣建立工作臺賬,建立月度調度制度。

  七是開展河湖清理專項行動。全力推進河湖清理整治。2018年7月起,在全省組織開展了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全面開展河湖清理整治工作,水利、公安部門連續開展打擊河道非法采砂“颶風行動”,查處了一批非法采砂案件,偷采盜采、亂采濫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八是開展渤海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編制《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對秦皇島、唐山、滄州市入海排污口開展“查、測、溯、治”行動,全面摸清入海污染源。開展入海河流整治專項行動,對全省49條入海河流開展水質監測,強化陸源污染管控,確保暑期環境安全。

  全省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100%。為保障飲水安全,緊緊圍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三項重點任務,持續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共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311個,總面積約10836平方公里。其中,地表型水源地16個,地下水型水源地295個。針對地表型飲用水水源地(水庫)服務人口集中且易受到周邊活動源影響的特點,對全省13個重點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施封閉管理,完成隔離防護設施建設,有效阻止了一級保護范圍區建設違規建筑、網箱養殖、旅游等造成水體污染的活動。同時,開展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規項目排查整治活動,重點對排污口、工業企業、碼頭、旅游餐飲、交通穿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問題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切實保障水質安全。

  存在主要的問題,在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中,還存在著短板和不足。下一步將開展日供水在10000人或日供水量在1000噸以上(“千噸萬人”)縣級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摸底排查,同步推進保護區劃定工作。

  三、河北法制報: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情況如何特別是圍繞打好藍天保衛戰我們省在大氣環境方面的建設成就有哪些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正如你所說生態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頂梁柱,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2016年省政府印發了《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到2020年我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目標、主要任務及職責分工。2018年我們全面構建環境監測體系。在水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方面,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在全省河流的跨省、跨市、跨縣界,全部設立了監測斷面,每月開展監測;每月進行通報分析;實現了水環境監測跨省、跨市、跨縣全覆蓋;在主要河流新建46個國考水質自動監測站、18個省界出入境水質自動監測站,我省的水環境監測逐步從“手工監測”向“自動監測”邁進。在大氣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方面,在已有53個國控站、337個省控站的基礎上,新建成1985個鄉鎮空氣質量監測站、21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和5個港口作業區空氣質量監測站,完善了降塵監測體系,可以說,大氣環境監測實現了省、市、縣、鄉全覆蓋。為全面掌握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客觀反映大氣環境治理效果,實現全省空氣質量根本好轉,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2018年度我省緊緊圍繞這一核心目標,利用大氣環境監測體系,對全省設區市、168個縣(市、區)的空氣質量進行通報排名,對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的空氣質量進行通報。各設區市按市域實施了鄉鎮空氣質量排名通報制度,對空氣質量持續排名靠后的實施獎懲問責。初步形成了環境空氣質量“國家考市、省考縣(市)區”,“市考鄉鎮”完整考核體系,有效地將大氣治理的壓力傳導到基層各級政府,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實現全省環境空氣明顯改善。

  四、河北日報:請介紹一下目前我省環境空氣污染中臭氧污染的情況,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臭氧是國家大氣常規監測的六因子之一,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受關注的一個污染因子。臭氧在天是保護人類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一項重要屏障,在地面是一個造成呼吸等系統危害的污染物。近年來通過監測數據可以看出,2017年、2018年全省臭氧日8小時年均濃度均超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20.6%。2019年1-5月全省臭氧為首要污染物天數33天,占22.2%。特別是廊坊市占26.5%,張家口市占25.8%,滄州、衡水市占25.2%。從季節看,臭氧夏季污染比較重,冬季比較輕,5月、6月是臭氧濃度比較高的季節。

  圍繞臭氧污染治理,研究制發了《河北省加強臭氧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河北省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實施過程當中,突出防、治、測、研四方面。防,主要是對一些高VOCs含量原輔材料進行替代,替換成無VOCs或者低VOCs含量的物質。比如印刷行業推薦使用植物性油墨等。對一些無組織排放比較突出的行業,比如石化、化工、焦化行業推行泄露和修復治理技術。特別是在焦化化產回收工序推行物料平衡回收揮發性有機物。治,主要對重點行業開展進行工程治理,將對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實施整治,無組織排放的加強回收治理。測,指構建大氣光化學監測網絡。在現有空氣質量監測基礎上,進一步增加VOCs組分監測,為大氣、光、化學研究進一步提供數據支撐。研,指加強科學研究。由于臭氧治理非常復雜,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組織科研院所進一步加強臭氧形成機理研究,以及防控策略、防控手段、防控效果評估,為進一步開展臭氧整治提供技術、數據、理論支撐。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 田德鋒

  感謝4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感謝4位嘉賓的精彩發布與答問。由于時間關系,回答記者提問就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關心的問題,可以和省生態環境廳宣教中心聯系。

  謝謝大家的關注。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省廳動態

 

  6月4日下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軍致發布詞,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偉強分別就媒體關心的熱點問題答記者問。會議由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處長田德鋒主持。中央廣播電視臺、中新社、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等省內外三十余家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以下為此次發布會實錄: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處長田德鋒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大家知道,明天是“六五環境日”。今天,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向社會統一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信息。我們非常高興地請來了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軍先生,請他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同時邀請到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先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先生、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偉強先生,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趙廳長作介紹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趙軍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統一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由我和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孫志強處長、大氣環境處謝文勇處長、水生態環境處劉偉強副處長分別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在此我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對新聞媒體多年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關心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的一年,面對全省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凝聚治污攻堅強大合力,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統籌謀劃,精心組織推動,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協調聯動推進落實。突出治本攻堅,藍天保衛戰初戰告捷,堅定不移去產能,強力推進燃煤污染治理,狠抓工業污染綜合整治,加大揚塵污染治理力度,統籌推進車、油、路治理,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堅持系統施治,碧水保衛戰取得積極進展,按照源頭控制、水陸統籌、河海兼顧、流域治理的思路,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有序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嚴格固廢危廢風險管控,強化風險防控,土壤污染防治邁出堅實步伐。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扎實推進;狠抓督察整改,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堅持鐵腕治污,始終保持環境執法監管高壓態勢;堅持改革創新,加快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建設;注重夯實基礎,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等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圓滿完成目標任務,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

  2018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4%,超額完成年初省人代會確定的“PM2.5平均濃度達到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的年度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實現《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2019年PM2.5平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目標任務,空氣質量為六年來最好,其中8月、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1、3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2.5%和34.6%,連續2個月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全省7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比例為48.6%,比2017年升高6.3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4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0.3%,比2017年降低13.5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14.8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任務。

  下面簡要通報2018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

  一、空氣質量狀況方面

  全省空氣質量總體改善。2018年全年全省設區市達到或優于Ⅱ級的優良天數平均為208天,達標天數比例為58.4%,與2017年同比,優良天數增加6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數減少12天。全省11個設區市中,秦皇島、承德、張家口三個設區市的優良天數在270天以上,其余各設區市全年優良天數在151~222天之間。2018年,全省11個設區市超標天數中,以PM2.5和PM10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居多,顆粒物仍然是我省的主要污染物。2018年,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104μg/m3,較2017年下降了11%;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了14%,超額完成年初省人代會確定的“PM2.5平均濃度達到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的年度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實現《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2019年目標任務,空氣質量為六年來最好。

  二、水環境質量狀況方面

  地表水環境質量好轉。2018年全省實際監測210個地表水國省控監測點位,其中河流監測166個斷面,湖庫淀監測44個點位。210個點位中,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水質斷面占53.81%,同比升高1.55個百分點;Ⅳ類水質斷面占20.00%,同比升高3.92個百分點;Ⅴ類水質斷面占11.43%,同比升高4.3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占14.76%,同比降低9.86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根據生態環境部復核結果,列入國家考核的74個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中,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目標比例為44.6%,實際比例為48.6%,達到目標要求;劣Ⅴ類水體控制目標比例為35.1%,實際比例為20.3%,達到目標要求。

  近海海域海水水質好轉。2018年全省近岸海域以一類水質為主,一類海水比例為84.6%,二類海水比例為15.4%,水質狀況為優。較2017年水質(一般)狀況好轉兩個等級。

  三、聲環境質量方面

  2018年全省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值是55.0dB(A),比2017年升高了0.2dB(A)。11個設區市中,承德為差,保定為較差,石家莊為一般,滄州為好,其它7個設區市區域聲環境均為較好。2018年全省區域環境噪聲夜間平均值是47.5dB(A)。11個設區市中,保定和承德為差,滄州、邢臺和秦皇島為較好,其它6個設區市區域聲環境均為一般。

  2018年晝間全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67.2dB(A),比2017年升高了0.8dB(A)。承德、唐山和保定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為較好,其余8個設區市為好。2018年夜間全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57.3dB(A)。全省11個設區市中,保定為較差、張家口和承德夜間道路交通聲環境為一般,石家莊為較好,其余7個設區市為好。

  四、輻射環境方面

  2018年度河北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良好。電離輻射環境質量的監測結果表明,全省電離輻射水平處于正常天然本底范圍內,空氣、水體、土壤等介質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處于正常水平,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與往年相比無明顯變化;電磁輻射水平保持穩定。

  2018年,雖然全省環境質量保持了持續改善的態勢,但環境形勢依然嚴峻。2018年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我省仍有5個城市位列后10位,八大水系水質總體呈輕度污染,全省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了打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 田德鋒

  感謝趙廳長的權威發布。下面開始提問,請記者朋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回答記者提問

  一、長城網:截至目前,2019年1-5月的空氣質量相較2018年有何變化今年我省《藍天保衛戰》還將采取哪些措施目前進展如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的系列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強化責任擔當和攻堅克難,聚焦問題抓整改,抓住要害搞攻堅。特別是氣象條件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堅持把“人努力”挺在前,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1-5月,全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34)同比下降0.9%,PM2.5平均濃度從1月份不降反升25%,2月份不降反升19.7%的勢頭,經過努力3月同比下降33.8%,4月同比下降2.1%,5月下降15.4%,并且PM2.55月份濃度從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實現了5月份空氣質量達標。

  圍繞鞏固這些成果,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標本兼治,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強力攻堅,著力打好六大攻堅戰。一是著力打好去產能和退城搬遷攻堅戰。2019年全省壓減鋼鐵產能1400萬噸、水泥100萬噸、平板玻璃660萬重量箱、煤炭900萬噸、焦炭300萬噸,淘汰火電產能50萬千瓦。加快列入計劃的19家重點污染企業退城搬遷改造;二是著力打好散煤整治和清潔替代攻堅戰。繼續鞏固散煤整治的成果,在2018年之前,完成535.1萬戶清潔取暖任務的基礎上,今年持續推進200多萬戶清潔取暖改造,力爭把散煤整治進一步向城鄉延伸,取得更好的效果。加強散煤劣質煤整治,實施攻堅會戰行動;三是著力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三大清潔行動,清潔柴油車、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行動。全省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汽油柴油,2019年7月1日起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加快改變運輸結構,推動“公轉鐵”“海鐵聯運”,推行更清潔更高效的運輸方式。四是著力打好揚塵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全面落實省人大《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和《施工場地揚塵標準》,以及揚塵管理辦法,對超標的工地依法處罰,并且著力推進施工工地落實“六個百分之百”和“兩個全覆蓋”,實現管控精細化、精準化。五是著力打好工業污染深度治理攻堅戰。著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鋼鐵、焦化、火電等重點行業今年要完成100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70個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80個火電深度治理項目建設。積極探索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另外加強VOCs排查和整治,全面完成整治任務。六是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戰。總結2013年以來重污染天氣應對經驗,修訂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實施更加精準管控。特別是秋冬季對鋼鐵、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實行差異化管控,不搞一刀切。

  圍繞推進這六大攻堅戰,全省上下強力攻堅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印發實施2019年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攻堅方案,明確打好六大攻堅戰,實現兩個下降5%的奮斗目標,即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綜合指數同比下降5%;二是實施協同治污。壓能、減煤、控車、治企、降塵、增綠等都取得了積極進展。編制《2019年全省冬季清潔取暖空間布局方案》,組織開展2018年“雙代”政策環境績效評估分析,實施“雙代”的區域PM2.5濃度下降貢獻30%以上。在工業污染防治上,制發鋼鐵、煤炭產能壓減方案和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壓減產能工作方案,印發全省工業污染深度治理方案,將壓減產能的任務具體化到企業、設備、工序。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完成34個,焦化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完成57個和火電深度治理項目完成14個。在機動車污染防治上,研究制發國六排放標準公告,從7月1號全省機動車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制定《河北省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河北省機動車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汽油車污染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等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知》,加大了路檢路查大戶入戶核查和路檢路查,檢查車輛116.4萬輛,發現問題車輛2.47萬輛、處罰8069輛;排查建帳非道路移動機械41406臺,石家莊、秦皇島、唐山、保定、衡水、邢臺、邯鄲、定州市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在揚塵面源污染防治上,落實“三個一”,即《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施工場地揚塵標準》、《揚塵管理辦法》。堅持超標重罰,落實粗細管控措施。治理上進一步落實“六個百分之百”和“兩個全覆蓋”。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上,這是秋冬季關心的重點,秋冬季攻堅的難點。今年秋冬季管控上將進一步突出差異化、精準化,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進一步修訂秋冬季應急管控方案,加強與北京、天津等區域及周邊省市的協作,加強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響應、聯合執法;三是推進了一批環境問題解決。開展了3月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解決督辦問題450個。組織開展3月份大氣強化督察行動,解決問題5906個。組織開展3月份大氣專項執法行動,解決了9000多個問題。總之,通過上下協作,社會共同發力,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不斷走向深入,攻堅態勢進一步形成。謝謝大家!

  二、中國環境報:2018年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碧水保衛戰”成效顯著,在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群眾最為關心的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現在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劉偉強:首先感謝對我們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與支持。2018年,我省74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48.6%,優于年度目標4.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控制比例為20.3%,同比降低13.5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14.8個百分點。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近岸海域一、二類(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今年第一季度,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優良)斷面比例達到50.0%,同比升高6.8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2.7個百分點,優于2020年目標1.3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8.9%,同比降低10.8個百分點,優于年度目標10.8個百分點,優于2020年目標6.8個百分點。

  我廳圍繞碧水保衛戰,推進水污染防治,我們重點開展了八大專項行動。

  一是將白洋淀流域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印發《白洋淀流域治理實施方案(2018-2020年)》《關于<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的實施意見》,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及責任分工,開展白洋淀及上游流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建立白洋淀生態補水長效機制,淀區水質改善明顯。

  二是開展工業污水達標整治專項行動。完成造紙、鋼鐵、氮肥、印染、制藥、制革等六大重點行業294家企業清潔化改造,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全省181家省級及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全部完成污水集中治理任務。

  三是開展河流湖庫流域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重污染河流和不達標水體治理。圍繞滹沱河、府河、孝義河、龍河、滄浪渠、滏陽河等重污染河流58個劣Ⅴ類斷面,開展治理攻堅,累計48條河流(斷面)已達標,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年度任務是44條。

  四是開展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推進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清理整治各類排污口、工業企業、碼頭、旅游餐飲、交通穿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環境違規問題,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向社會公開。

  五是開展城鎮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專項行動。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建設和污泥提標改造。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力度,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目前,全省191座縣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或更高標準,城市(含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省會石家莊市實現建成區內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污水收集率達到100%。排查出的48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43條,剩余5條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

  六是開展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專項行動。一方面加強畜禽污染防治,2018年,全省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3%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4%。截至今年4月份已經95.6%。二是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印發《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計劃》《2019年村全省生活污水治理專項工作推進方案》,指導市縣建立工作臺賬,建立月度調度制度。

  七是開展河湖清理專項行動。全力推進河湖清理整治。2018年7月起,在全省組織開展了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全面開展河湖清理整治工作,水利、公安部門連續開展打擊河道非法采砂“颶風行動”,查處了一批非法采砂案件,偷采盜采、亂采濫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八是開展渤海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編制《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對秦皇島、唐山、滄州市入海排污口開展“查、測、溯、治”行動,全面摸清入海污染源。開展入海河流整治專項行動,對全省49條入海河流開展水質監測,強化陸源污染管控,確保暑期環境安全。

  全省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100%。為保障飲水安全,緊緊圍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三項重點任務,持續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共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311個,總面積約10836平方公里。其中,地表型水源地16個,地下水型水源地295個。針對地表型飲用水水源地(水庫)服務人口集中且易受到周邊活動源影響的特點,對全省13個重點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施封閉管理,完成隔離防護設施建設,有效阻止了一級保護范圍區建設違規建筑、網箱養殖、旅游等造成水體污染的活動。同時,開展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規項目排查整治活動,重點對排污口、工業企業、碼頭、旅游餐飲、交通穿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問題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切實保障水質安全。

  存在主要的問題,在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中,還存在著短板和不足。下一步將開展日供水在10000人或日供水量在1000噸以上(“千噸萬人”)縣級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摸底排查,同步推進保護區劃定工作。

  三、河北法制報: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情況如何特別是圍繞打好藍天保衛戰我們省在大氣環境方面的建設成就有哪些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正如你所說生態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頂梁柱,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2016年省政府印發了《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到2020年我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目標、主要任務及職責分工。2018年我們全面構建環境監測體系。在水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方面,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在全省河流的跨省、跨市、跨縣界,全部設立了監測斷面,每月開展監測;每月進行通報分析;實現了水環境監測跨省、跨市、跨縣全覆蓋;在主要河流新建46個國考水質自動監測站、18個省界出入境水質自動監測站,我省的水環境監測逐步從“手工監測”向“自動監測”邁進。在大氣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方面,在已有53個國控站、337個省控站的基礎上,新建成1985個鄉鎮空氣質量監測站、21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和5個港口作業區空氣質量監測站,完善了降塵監測體系,可以說,大氣環境監測實現了省、市、縣、鄉全覆蓋。為全面掌握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客觀反映大氣環境治理效果,實現全省空氣質量根本好轉,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2018年度我省緊緊圍繞這一核心目標,利用大氣環境監測體系,對全省設區市、168個縣(市、區)的空氣質量進行通報排名,對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的空氣質量進行通報。各設區市按市域實施了鄉鎮空氣質量排名通報制度,對空氣質量持續排名靠后的實施獎懲問責。初步形成了環境空氣質量“國家考市、省考縣(市)區”,“市考鄉鎮”完整考核體系,有效地將大氣治理的壓力傳導到基層各級政府,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實現全省環境空氣明顯改善。

  四、河北日報:請介紹一下目前我省環境空氣污染中臭氧污染的情況,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臭氧是國家大氣常規監測的六因子之一,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受關注的一個污染因子。臭氧在天是保護人類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一項重要屏障,在地面是一個造成呼吸等系統危害的污染物。近年來通過監測數據可以看出,2017年、2018年全省臭氧日8小時年均濃度均超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20.6%。2019年1-5月全省臭氧為首要污染物天數33天,占22.2%。特別是廊坊市占26.5%,張家口市占25.8%,滄州、衡水市占25.2%。從季節看,臭氧夏季污染比較重,冬季比較輕,5月、6月是臭氧濃度比較高的季節。

  圍繞臭氧污染治理,研究制發了《河北省加強臭氧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河北省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實施過程當中,突出防、治、測、研四方面。防,主要是對一些高VOCs含量原輔材料進行替代,替換成無VOCs或者低VOCs含量的物質。比如印刷行業推薦使用植物性油墨等。對一些無組織排放比較突出的行業,比如石化、化工、焦化行業推行泄露和修復治理技術。特別是在焦化化產回收工序推行物料平衡回收揮發性有機物。治,主要對重點行業開展進行工程治理,將對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實施整治,無組織排放的加強回收治理。測,指構建大氣光化學監測網絡。在現有空氣質量監測基礎上,進一步增加VOCs組分監測,為大氣、光、化學研究進一步提供數據支撐。研,指加強科學研究。由于臭氧治理非常復雜,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組織科研院所進一步加強臭氧形成機理研究,以及防控策略、防控手段、防控效果評估,為進一步開展臭氧整治提供技術、數據、理論支撐。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 田德鋒

  感謝4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感謝4位嘉賓的精彩發布與答問。由于時間關系,回答記者提問就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關心的問題,可以和省生態環境廳宣教中心聯系。

  謝謝大家的關注。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