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米海亮組織水生態環境處、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保障中心等有關人員,召開專題會議對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進行研究調度,并邀請有關專家到會指導。
會議強調,2021年,白洋淀淀區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白洋淀水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歷史性突破。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對于客觀反映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全面提升白洋淀對雄安新區的生態支撐功能至關重要,省環科院開展了《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方法》研究,并采用2021年白洋淀水質和生態監測數據對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進行了試評價,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果。2022年,要進一步探索完善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堅持以解決白洋淀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以完成白洋淀流域各項治理保護重點任務為目標,努力實現以污染治理為主,向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的轉變,探索建立白洋淀流域“三水統籌”的系統治理新格局。
會議要求,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強化工作舉措,持續推進白洋淀流域水生態環境評價工作,切實提升白洋淀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水平,努力打造北方草型湖庫修復和保護樣板,加快恢復白洋淀獨特的“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何立濤、米海亮研究調度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
來源:水生態環境處 時間:2022-02-18
2月14日,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米海亮組織水生態環境處、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保障中心等有關人員,召開專題會議對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進行研究調度,并邀請有關專家到會指導。
會議強調,2021年,白洋淀淀區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白洋淀水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歷史性突破。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對于客觀反映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全面提升白洋淀對雄安新區的生態支撐功能至關重要,省環科院開展了《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方法》研究,并采用2021年白洋淀水質和生態監測數據對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進行了試評價,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果。2022年,要進一步探索完善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堅持以解決白洋淀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以完成白洋淀流域各項治理保護重點任務為目標,努力實現以污染治理為主,向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的轉變,探索建立白洋淀流域“三水統籌”的系統治理新格局。
會議要求,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強化工作舉措,持續推進白洋淀流域水生態環境評價工作,切實提升白洋淀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水平,努力打造北方草型湖庫修復和保護樣板,加快恢復白洋淀獨特的“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