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7月31日至8月21日,省委、省政府第十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邢臺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反饋意見。
督察組認為,邢臺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河北省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出臺了《邢臺市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三年行動綱要》《邢臺市水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計劃(2017-2020)》《邢臺市“凈土行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方案,將環境質量改善情況列入考核重要內容,修訂出臺了改善空氣質量獎懲辦法,建立了旬聯席例會制度,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有力推動環保工作有效開展。
邢臺市突出目標導向,統籌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堅持“壓煤、治企、抑塵、控車、增綠”并舉,與中組部計劃PM2.5特別防治小組合作,科學診斷PM2.5污染成因,開展交叉執法,精準治霾,重拳整治。2014年和2015年環境空氣質量退出全國倒一;2016年又上升兩個位次;與2013年相比,2016年8個方面指標變化幅度在全省11個市均為第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到地下水質量Ⅲ類標準,達標率100%;備用水源地朱莊水庫水質狀況優;四條出市河流水質均達到了省政府考核要求;新河縣被環保部確定為全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
邢臺市委、市政府按照邊督邊改要求,依法查處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及案件線索。督察期間移交的1039個問題均已反饋,關停取締193家、查封扣押58家,立案查處29起,移交公安機關7起,行政拘留5人,移交紀檢監察機關2起,問責8人。
近年來,雖然邢臺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一是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大氣環境形勢嚴峻。邢臺市雖然退出了全國倒數第一,但仍在后三名徘徊,2017年上半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以及PM10、PM2.5、NO2、CO、O3等5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同比均有所上升。河流水質不容樂觀。邢臺市境內18條河流中,除七里河上游水質為Ⅲ類外,其余多為劣Ⅴ類,個別斷面水質退化。重化圍城問題突出。市區周邊有鋼鐵、焦化、化工、玻璃、火電等133家燃煤工業企業,燃煤量約占全市的70%。汽運結構占比較重。大量的原料產品通過重型汽車運輸,車輛揚塵、汽車尾氣污染疊加,影響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城市精細化管理存在差距。部分建設工地覆蓋灑水、舊城拆遷抑塵措施不到位,部分路段仍有露天燒烤,城鄉接合部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堆放。
二是環保責任壓力傳導不到位。壓力傳導仍需加強,考核問責存在缺項。一些職能部門環保的責任意識不強,環保“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未將生態環境保護指標量化納入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自上而下逐漸弱化。清理行政審批事項不嚴謹,擅自取消排水許可。邢臺市于2012年11月1日取消了市本級排水許可證審批,直到2015年7月才得以恢復,致使期間對向城市排水管網排水單位的監管成為空白。部分工作推進不嚴不實,制度落實不到位。邢臺市入省入市煤炭邊檢站抽檢不能做到24小時全程管控,絕大多數日間被勸返車輛在夜間無監管通過。雖公告了三級河長名錄,但無機構、經費和資金,河長制沒有真正落實。國家環保專項資金支出進度慢。2015年、2016年度共計約4.4億元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專項資金未支出,影響資金效益發揮。
三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鎮污水處理廠收水處理不足。邢臺市主城區部分區域未做到雨污分流,現有污水治理設施沒有滿負荷運行,市區每天約5萬噸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各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也存在同樣問題,多數鄉鎮沒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處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不配套。邢臺市主城區沒有建設專用的垃圾填埋場,只能依靠周邊縣(市)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大大降低了其填埋年限。醫療廢物處理能力嚴重不足。邢臺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計處理能力為8噸/日,實際日處理量為6噸/日,遠遠不能承受全市14.8噸/日的處理負荷。工業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市19家省級工業園區中,15家園區需開展跟蹤環評,督察時只有5家完成備案;巨鹿縣經濟開發區、寧晉經濟開發區等部分園區未完成集中供水、供熱或污水處理設施。
四是一些重點環保工作未按時完成。豎爐關停不到位。2017年4月底前關停邢鋼2座8平方米豎爐、德龍鋼鐵2座10平方米豎爐。督察時,邢鋼和德龍鋼鐵仍各有1座豎爐正常生產。禁養區內養殖場未完成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44家規模養殖場僅關閉、搬遷或轉產12家,仍有32家未完成關閉或搬遷。納污坑塘整治工作進展緩慢。邢臺市共排查上報滲坑26個,18個尚未開始整治,仍有個別納污坑塘未列入整治名單。企業治理措施滯后。燒結磚瓦類新型墻體材料企業多數脫硫設施簡陋、無在線監控設施;玻璃企業清潔能源應用進展緩慢,部分企業仍未建設備用治污設施,多家企業批建不符或環保手續不完善;渣土車封閉改造、建筑工地和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安裝以及“一城五星”道路清掃保潔車輛油改氣等工作進展緩慢。秸稈焚燒環境衛星火點數與2016年相比不降反升,
五是部分職能部門環保監管缺失。垃圾填埋場監管不到位。抽查的8家垃圾填埋場中7家滲濾液處理設施未正常運行,并違規收納填埋含水率超過60%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醫療廢物監管不到位。邢臺市嘉德恒信醫療廢物處置有限公司7月28日起暫停收運各醫院醫療廢物后,醫院內大量醫療垃圾長時間堆存;寧晉、平鄉、臨西、廣宗、新河、南宮等多家縣級醫院自建醫療垃圾焚燒爐焚燒醫療廢物;邢臺市人民醫院、邢臺太行中醫院、邢臺長征醫院等醫療機構均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儲存轉運醫療廢物問題;未將醫療廢物納入危險貨物運輸管理,日常檢查中未對沒有取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擅自從事醫療廢物運輸的單位或車輛進行查處。入河排污口、自備井、河道采砂監管不到位。開發區景家屯東南順水河、邢臺縣春雨工貿有限公司存在非法入河排污口;在公共管網供水范圍內仍有69眼自備井未封閉;大沙河河道內存在采砂行為,采挖運輸過程中揚塵嚴重。成品油和報廢車輛回收企業監管不到位。抽檢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1至7月成品油抽檢合格率分別為83.6%、81%、79.4%,呈逐年下降趨勢,平鄉縣存在6家非法加油站(點)或移動加油車;全市2013年至2015年淘汰黃標車10.71萬輛,兩家拆解公司合計拆解不足2.5萬輛,其余約8萬輛去向不明;邢臺市偉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無環評審批手續,邢臺市金匯汽車拆解有限公司危險廢物管理不規范,隆堯縣山口鎮佃戶營村西汽車拆解廠非法經營。礦山整治和自然保護區管理不到位。2017年10月需修復綠化的56家責任主體滅失礦山僅完成28家;三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小天池旅游線路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秀麗農家院無任何審批手續。散煤質量監管不到位。2016年、2017年1-7月散煤抽檢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煤炭銷售網點取締不堅決,不合格散煤流入邢臺市場逐年增加。
督察組要求,邢臺市委、市政府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決策部署,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加大環保壓力傳導,強化工作落實;要高度重視燒結磚瓦類新型建材企業的污染問題,暫停審批新增燒結磚瓦類新型建材企業,提升改造現有企業脫硫脫硝設施。要盡快啟動邢臺鋼鐵有限公司搬遷,抓緊謀劃制定建滔、旭陽等企業搬遷計劃,提高市區周邊現有企業鐵路運輸比例;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投入,深化大氣、水和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地下水壓采、散亂污企業整治、納污坑塘整治等工作。加大河流水體環境整治力度。要認真調查核實,嚴肅追究責任,具體處理意見應征得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省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同意,并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強調,邢臺市委、市政府要根據《河北省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試行)》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省委、省政府,同時抄送省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省環境保護廳),并在6個月內報送整改情況。整改方案、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問題線索進行了梳理,并按有關規定分別向省有關部門和邢臺市委、市政府移交移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日報:省委省政府第十二環保督察組向邢臺市反饋環保督察情況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7-11-10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7月31日至8月21日,省委、省政府第十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邢臺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反饋意見。
督察組認為,邢臺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河北省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出臺了《邢臺市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三年行動綱要》《邢臺市水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計劃(2017-2020)》《邢臺市“凈土行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方案,將環境質量改善情況列入考核重要內容,修訂出臺了改善空氣質量獎懲辦法,建立了旬聯席例會制度,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有力推動環保工作有效開展。
邢臺市突出目標導向,統籌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堅持“壓煤、治企、抑塵、控車、增綠”并舉,與中組部計劃PM2.5特別防治小組合作,科學診斷PM2.5污染成因,開展交叉執法,精準治霾,重拳整治。2014年和2015年環境空氣質量退出全國倒一;2016年又上升兩個位次;與2013年相比,2016年8個方面指標變化幅度在全省11個市均為第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到地下水質量Ⅲ類標準,達標率100%;備用水源地朱莊水庫水質狀況優;四條出市河流水質均達到了省政府考核要求;新河縣被環保部確定為全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
邢臺市委、市政府按照邊督邊改要求,依法查處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及案件線索。督察期間移交的1039個問題均已反饋,關停取締193家、查封扣押58家,立案查處29起,移交公安機關7起,行政拘留5人,移交紀檢監察機關2起,問責8人。
近年來,雖然邢臺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一是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大氣環境形勢嚴峻。邢臺市雖然退出了全國倒數第一,但仍在后三名徘徊,2017年上半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以及PM10、PM2.5、NO2、CO、O3等5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同比均有所上升。河流水質不容樂觀。邢臺市境內18條河流中,除七里河上游水質為Ⅲ類外,其余多為劣Ⅴ類,個別斷面水質退化。重化圍城問題突出。市區周邊有鋼鐵、焦化、化工、玻璃、火電等133家燃煤工業企業,燃煤量約占全市的70%。汽運結構占比較重。大量的原料產品通過重型汽車運輸,車輛揚塵、汽車尾氣污染疊加,影響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城市精細化管理存在差距。部分建設工地覆蓋灑水、舊城拆遷抑塵措施不到位,部分路段仍有露天燒烤,城鄉接合部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堆放。
二是環保責任壓力傳導不到位。壓力傳導仍需加強,考核問責存在缺項。一些職能部門環保的責任意識不強,環保“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未將生態環境保護指標量化納入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自上而下逐漸弱化。清理行政審批事項不嚴謹,擅自取消排水許可。邢臺市于2012年11月1日取消了市本級排水許可證審批,直到2015年7月才得以恢復,致使期間對向城市排水管網排水單位的監管成為空白。部分工作推進不嚴不實,制度落實不到位。邢臺市入省入市煤炭邊檢站抽檢不能做到24小時全程管控,絕大多數日間被勸返車輛在夜間無監管通過。雖公告了三級河長名錄,但無機構、經費和資金,河長制沒有真正落實。國家環保專項資金支出進度慢。2015年、2016年度共計約4.4億元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專項資金未支出,影響資金效益發揮。
三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鎮污水處理廠收水處理不足。邢臺市主城區部分區域未做到雨污分流,現有污水治理設施沒有滿負荷運行,市區每天約5萬噸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各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也存在同樣問題,多數鄉鎮沒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處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不配套。邢臺市主城區沒有建設專用的垃圾填埋場,只能依靠周邊縣(市)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大大降低了其填埋年限。醫療廢物處理能力嚴重不足。邢臺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計處理能力為8噸/日,實際日處理量為6噸/日,遠遠不能承受全市14.8噸/日的處理負荷。工業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市19家省級工業園區中,15家園區需開展跟蹤環評,督察時只有5家完成備案;巨鹿縣經濟開發區、寧晉經濟開發區等部分園區未完成集中供水、供熱或污水處理設施。
四是一些重點環保工作未按時完成。豎爐關停不到位。2017年4月底前關停邢鋼2座8平方米豎爐、德龍鋼鐵2座10平方米豎爐。督察時,邢鋼和德龍鋼鐵仍各有1座豎爐正常生產。禁養區內養殖場未完成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44家規模養殖場僅關閉、搬遷或轉產12家,仍有32家未完成關閉或搬遷。納污坑塘整治工作進展緩慢。邢臺市共排查上報滲坑26個,18個尚未開始整治,仍有個別納污坑塘未列入整治名單。企業治理措施滯后。燒結磚瓦類新型墻體材料企業多數脫硫設施簡陋、無在線監控設施;玻璃企業清潔能源應用進展緩慢,部分企業仍未建設備用治污設施,多家企業批建不符或環保手續不完善;渣土車封閉改造、建筑工地和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安裝以及“一城五星”道路清掃保潔車輛油改氣等工作進展緩慢。秸稈焚燒環境衛星火點數與2016年相比不降反升,
五是部分職能部門環保監管缺失。垃圾填埋場監管不到位。抽查的8家垃圾填埋場中7家滲濾液處理設施未正常運行,并違規收納填埋含水率超過60%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醫療廢物監管不到位。邢臺市嘉德恒信醫療廢物處置有限公司7月28日起暫停收運各醫院醫療廢物后,醫院內大量醫療垃圾長時間堆存;寧晉、平鄉、臨西、廣宗、新河、南宮等多家縣級醫院自建醫療垃圾焚燒爐焚燒醫療廢物;邢臺市人民醫院、邢臺太行中醫院、邢臺長征醫院等醫療機構均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儲存轉運醫療廢物問題;未將醫療廢物納入危險貨物運輸管理,日常檢查中未對沒有取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擅自從事醫療廢物運輸的單位或車輛進行查處。入河排污口、自備井、河道采砂監管不到位。開發區景家屯東南順水河、邢臺縣春雨工貿有限公司存在非法入河排污口;在公共管網供水范圍內仍有69眼自備井未封閉;大沙河河道內存在采砂行為,采挖運輸過程中揚塵嚴重。成品油和報廢車輛回收企業監管不到位。抽檢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1至7月成品油抽檢合格率分別為83.6%、81%、79.4%,呈逐年下降趨勢,平鄉縣存在6家非法加油站(點)或移動加油車;全市2013年至2015年淘汰黃標車10.71萬輛,兩家拆解公司合計拆解不足2.5萬輛,其余約8萬輛去向不明;邢臺市偉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無環評審批手續,邢臺市金匯汽車拆解有限公司危險廢物管理不規范,隆堯縣山口鎮佃戶營村西汽車拆解廠非法經營。礦山整治和自然保護區管理不到位。2017年10月需修復綠化的56家責任主體滅失礦山僅完成28家;三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小天池旅游線路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秀麗農家院無任何審批手續。散煤質量監管不到位。2016年、2017年1-7月散煤抽檢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煤炭銷售網點取締不堅決,不合格散煤流入邢臺市場逐年增加。
督察組要求,邢臺市委、市政府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決策部署,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加大環保壓力傳導,強化工作落實;要高度重視燒結磚瓦類新型建材企業的污染問題,暫停審批新增燒結磚瓦類新型建材企業,提升改造現有企業脫硫脫硝設施。要盡快啟動邢臺鋼鐵有限公司搬遷,抓緊謀劃制定建滔、旭陽等企業搬遷計劃,提高市區周邊現有企業鐵路運輸比例;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投入,深化大氣、水和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地下水壓采、散亂污企業整治、納污坑塘整治等工作。加大河流水體環境整治力度。要認真調查核實,嚴肅追究責任,具體處理意見應征得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省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同意,并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強調,邢臺市委、市政府要根據《河北省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試行)》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省委、省政府,同時抄送省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省環境保護廳),并在6個月內報送整改情況。整改方案、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問題線索進行了梳理,并按有關規定分別向省有關部門和邢臺市委、市政府移交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