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擠的車廂,顛簸千里萬里,也要回故鄉。這里的人與物,山和水, 是心里永恒的羈絆。
故鄉現在是什么樣子 曾經熟悉的街景、鄉貌是否仍如從前家里的人有什么變化每一次返鄉,都是期待和現實相互印證的時刻。
“一圖一故事”(春節版),今天的主題是環保人眼中的 “ 故鄉之變”。2017年,于環保人而言,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為了“天藍水清地潔”的夢想,多少環保人不舍晝夜,全力拼搏。而令人欣喜的是,環保人努力的成果,在家鄉、在親人的身上,看到收獲。
還有什么比這更有成就感呢我努力工作,為給你更藍的天。
藍天下的福字最耀眼
聯、窗上的窗花、墻上的掛飾,讓整個屋子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氣氛。
過年這幾天滄州的天氣十分好,窗外藍天映襯白云,陽光異常明媚。爸爸看著窗上的福字,面帶微笑地對我說:“兒子,你看那福字,在藍天下看著咋那么好看!”
是啊,藍天映襯下的福字格外耀眼,藍天下生活的人們也會更加幸福安康!
(供稿:環境規劃院 徐偉攀)
看得見藍天,留得住鄉愁
湛藍的天空下,濟南的老街巷中傳出陣陣吆喝聲和濃濃的年味兒。遠處是求“福”和領“福”(領豆腐)的人們在排隊,近處是爺爺給小家伙講解大茶壺和老濟南的故事。
時間仿佛倒流,讓我回想到小時候,穿著新衣服,拿著糖葫蘆,在濟南的老街上拜年問好。濟南的冬天,看得見藍天,留得住鄉愁。
(供稿: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大氣室 王曉斐)
春風和暢 歡聲笑語
山青勝碧,天藍如洗,
春風和暢,歡聲笑語。
(供稿:華東監督站 張紅濤)
“綠水青山”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在浙江提出,也引領著浙江的生態建設。
這幾年,家鄉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最直觀的感受是街道干凈了,環境好了,農家樂多了,家家戶戶致富了。
看著父女倆沐浴在春日般的陽光中,不禁感嘆,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就是綠水青山。
(供稿: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 李敏霞)
水清了,岳父又有魚釣了
大年三十上午,岳父拿上他的三件套(魚竿、板凳、紅桶)到屋后的河邊開始釣魚了,一上午就釣了二十多條野生小鯽魚。
岳父說,近幾年農村環境變好了,垃圾有專人集中收集后處置,污水集中排到村里的小型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后排放,河水明顯變清了,魚又回來了,每天都能釣到不少野生小魚。聽電視上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村上人都說,我們農村的環境會越來越干凈,農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供稿:華東督查局 莊強)
年飯上的“環保話題”
時間更寬泛,不必非在年三十,小年(臘月二十三)之后到三十之間均可;參加人員更多,不只是父母兒孫在一起吃年飯,女兒女婿孩子也要趕回來吃年飯。公公婆婆已經四代同堂,一家大大小小一共23口人,今天聚在一起吃年飯,老少皆歡。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環保也成了年飯上的主題之一,三姐夫先是無比困惑地問我,為啥你們環保部關了那么多企業,老百姓咋吃飯我跟他解釋,關了的企業都是超標排放又整改無望的,不是亂關的。污染環境是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啊!三姐夫這才釋懷。看來環保的關注度高了,政策宣傳還得再加把勁兒。
(供稿:中日中心管理所 王亞男 )
環保是什么我這么和村里人講
每次回家村里人愛問我做什么工作,我說是做環保的,然后大家就問環保具體是做什么,我開玩笑的說環保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說的大家一臉懵。
2013年村里放置了垃圾箱,我說這是環保;2014年村里養殖場建設了糞便處理設施,我說這也是環保;2015年村頭的排污河進行了截污改造,我說這還是環保;2016年村里的小作坊被關停,我說這都是環保;2017年村里實施散煤污染治理,我說這仍是環保。
這五年的時間,大家由分不清楚環保與環衛,到逐步知道了霧霾、黑臭水體、散亂污、面源污染,大家逐步意識到環保就在身邊。
(供稿:環境規劃院 李紅祥)
空氣監測現村頭,百姓心里樂悠悠
早上和街坊散步,無意中看到村口的一個大鐵皮箱。大家說這是去年新裝的,還搞不太清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我一看是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平臺,便臨時充當了講解員。
大家覺得能把這東西建在村口,說明國家是有決心和信心能把環境真正治好,得知今天的空氣質量良好,大家挺高興,說這兩年空氣確實越來越好,現在冬天家里不燒煤不冒煙還能補貼用電取暖挺好,以后的好空氣會越來越多的。
(供稿:核一司 李爽)
沒有鞭炮的除夕夜
今年的除夕和往年不同。臨近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候,我發現外面依然靜悄悄的,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情景突然消失了,不禁失望地問媽媽:“今年為什么不放鞭炮了”媽媽看著我認真地說:“煙花爆竹燃放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明顯,所以今年我們不放炮竹了,好不好”
作為一個環保人的孩子,我更關注環保,更了解環保人的努力和奮斗,為了藍天保衛戰的勝利,放棄鞭炮聲聲的樂趣不算什么,我鄭重地點點頭。安靜、祥和、團聚的除夕相守,代表著最甜蜜的幸福圓滿。
(供稿:環保部信息中心 尚屹)
回到家,飯飽后,拉著媽媽的手去遛彎,路過田間,陽光正好,“你看,現在這水多清澈呀!”媽媽一臉滿足地說。“是啊,環保人在行動,綠水青山不是夢”,我說。
(供稿:浙江省環境信息中心 張均君)
春節河道清潔不停歇
我老丈人家地處江南水鄉——嘉興市海鹽縣的一處河浜旁邊。大年初一,老丈人指著前面駛過的保潔船只,對我說:“春節期間,村里的保潔船也不停歇,上、下午各一次打撈河面上的漂浮物。這幾年,通過大力開展五水共治和環境整治,水質有了明顯的提升,我們老百姓的環保意識也是越來越高”。
是呀,我也明顯感受到,每戶村民家里都設置了垃圾分類桶,往河道亂倒垃圾的現象基本不見啦。
(供稿:浙江省環保廳建設處 舒軍龍)
岳父的有機菜園
春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老丈人的有機菜園,看一看、摸一摸那些蘿卜青菜。他種出來的蔬菜鮮嫩可口,保留了小時候的味道。
從準備草木灰、農家肥到起壟做畦和稻草覆蓋,岳父總是一絲不茍。這種傳統的農耕方法仍保留在千百萬農民的菜園里,既綠色環保又可持續。
作為有機農業的研究推廣人員,我要盡力把有機事業傳承下去,為營造美麗生態環境助力!
(供稿:南京有機中心 席運官)
回鄉觀鳥 守護家園
一年一度帶著孩子回到老家,家鄉的天還藍嗎水還清嗎鳥兒還多嗎走一走去年春節的觀鳥路線,我們為鳥兒守護家園。
(供稿:南京所自然中心 丁暉)
陪伴之路
年三十回到家,父母很高興,拉我一起漫步在他們每晚都會散步的涪江河畔邊聊邊逛。看著二老相互陪伴的背影,常年在外出差的我心里面更多的是一份愧疚,但他們對我說:“現在天更藍了,水更清了,你看河里的野鴨子也越來越多了,我們給你的工作點個贊。”
母親更是直白地對我說:“現在環境變好了,正是因為你們總是去環境不好的地方督察促改,你的工作走的是危險的山路,去的是有毒的化工廠,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希望他們看著身邊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就像牽掛著的兒子陪伴在他們身邊。
(供稿:西南督察局督察三處 高偲偉)
藍天下的漫步 愿歲月溫柔以待
小時候,媽媽抱著我來到動物園;長大后,我抱著女兒來到動物園。三十年,從媽媽的女兒變成女兒的媽媽,唯一不變的,是愛的陪伴。在這藍天下,愿時光能永留在此刻,愿歲月能被溫柔對待。
(供稿:西南監督站 鐘雅潔)
藍天下的“一點紅”
2018年春節,我回黑龍江老家。我與媽媽幾個人一起把紅燈籠掛起來,藍天下,那一點“紅”格外顯眼,這正是我們環保人努力的方向。
(供稿:嘉興海鹽縣環保局 李生龍)
我努力工作,要給你更藍的天
我努力工作,要給你更藍的天;我用心生活,要陪你踏遍藍天下的每一寸樂土。
2018年,愿我還是這么年輕;愿你還是這么快活。
(供稿:督察辦綜合處 許海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環保部發布:一圖一故事(春節版)| 環保人眼中的“故鄉之變”
來源: 時間:2018-02-19
擁擠的車廂,顛簸千里萬里,也要回故鄉。這里的人與物,山和水, 是心里永恒的羈絆。
故鄉現在是什么樣子 曾經熟悉的街景、鄉貌是否仍如從前家里的人有什么變化每一次返鄉,都是期待和現實相互印證的時刻。
“一圖一故事”(春節版),今天的主題是環保人眼中的 “ 故鄉之變”。2017年,于環保人而言,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為了“天藍水清地潔”的夢想,多少環保人不舍晝夜,全力拼搏。而令人欣喜的是,環保人努力的成果,在家鄉、在親人的身上,看到收獲。
還有什么比這更有成就感呢我努力工作,為給你更藍的天。
藍天下的福字最耀眼
聯、窗上的窗花、墻上的掛飾,讓整個屋子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氣氛。
過年這幾天滄州的天氣十分好,窗外藍天映襯白云,陽光異常明媚。爸爸看著窗上的福字,面帶微笑地對我說:“兒子,你看那福字,在藍天下看著咋那么好看!”
是啊,藍天映襯下的福字格外耀眼,藍天下生活的人們也會更加幸福安康!
(供稿:環境規劃院 徐偉攀)
看得見藍天,留得住鄉愁
湛藍的天空下,濟南的老街巷中傳出陣陣吆喝聲和濃濃的年味兒。遠處是求“福”和領“福”(領豆腐)的人們在排隊,近處是爺爺給小家伙講解大茶壺和老濟南的故事。
時間仿佛倒流,讓我回想到小時候,穿著新衣服,拿著糖葫蘆,在濟南的老街上拜年問好。濟南的冬天,看得見藍天,留得住鄉愁。
(供稿: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大氣室 王曉斐)
春風和暢 歡聲笑語
山青勝碧,天藍如洗,
春風和暢,歡聲笑語。
(供稿:華東監督站 張紅濤)
“綠水青山”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在浙江提出,也引領著浙江的生態建設。
這幾年,家鄉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最直觀的感受是街道干凈了,環境好了,農家樂多了,家家戶戶致富了。
看著父女倆沐浴在春日般的陽光中,不禁感嘆,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就是綠水青山。
(供稿: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 李敏霞)
水清了,岳父又有魚釣了
大年三十上午,岳父拿上他的三件套(魚竿、板凳、紅桶)到屋后的河邊開始釣魚了,一上午就釣了二十多條野生小鯽魚。
岳父說,近幾年農村環境變好了,垃圾有專人集中收集后處置,污水集中排到村里的小型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后排放,河水明顯變清了,魚又回來了,每天都能釣到不少野生小魚。聽電視上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村上人都說,我們農村的環境會越來越干凈,農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供稿:華東督查局 莊強)
年飯上的“環保話題”
時間更寬泛,不必非在年三十,小年(臘月二十三)之后到三十之間均可;參加人員更多,不只是父母兒孫在一起吃年飯,女兒女婿孩子也要趕回來吃年飯。公公婆婆已經四代同堂,一家大大小小一共23口人,今天聚在一起吃年飯,老少皆歡。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環保也成了年飯上的主題之一,三姐夫先是無比困惑地問我,為啥你們環保部關了那么多企業,老百姓咋吃飯我跟他解釋,關了的企業都是超標排放又整改無望的,不是亂關的。污染環境是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啊!三姐夫這才釋懷。看來環保的關注度高了,政策宣傳還得再加把勁兒。
(供稿:中日中心管理所 王亞男 )
環保是什么我這么和村里人講
每次回家村里人愛問我做什么工作,我說是做環保的,然后大家就問環保具體是做什么,我開玩笑的說環保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說的大家一臉懵。
2013年村里放置了垃圾箱,我說這是環保;2014年村里養殖場建設了糞便處理設施,我說這也是環保;2015年村頭的排污河進行了截污改造,我說這還是環保;2016年村里的小作坊被關停,我說這都是環保;2017年村里實施散煤污染治理,我說這仍是環保。
這五年的時間,大家由分不清楚環保與環衛,到逐步知道了霧霾、黑臭水體、散亂污、面源污染,大家逐步意識到環保就在身邊。
(供稿:環境規劃院 李紅祥)
空氣監測現村頭,百姓心里樂悠悠
早上和街坊散步,無意中看到村口的一個大鐵皮箱。大家說這是去年新裝的,還搞不太清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我一看是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平臺,便臨時充當了講解員。
大家覺得能把這東西建在村口,說明國家是有決心和信心能把環境真正治好,得知今天的空氣質量良好,大家挺高興,說這兩年空氣確實越來越好,現在冬天家里不燒煤不冒煙還能補貼用電取暖挺好,以后的好空氣會越來越多的。
(供稿:核一司 李爽)
沒有鞭炮的除夕夜
今年的除夕和往年不同。臨近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候,我發現外面依然靜悄悄的,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情景突然消失了,不禁失望地問媽媽:“今年為什么不放鞭炮了”媽媽看著我認真地說:“煙花爆竹燃放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明顯,所以今年我們不放炮竹了,好不好”
作為一個環保人的孩子,我更關注環保,更了解環保人的努力和奮斗,為了藍天保衛戰的勝利,放棄鞭炮聲聲的樂趣不算什么,我鄭重地點點頭。安靜、祥和、團聚的除夕相守,代表著最甜蜜的幸福圓滿。
(供稿:環保部信息中心 尚屹)
回到家,飯飽后,拉著媽媽的手去遛彎,路過田間,陽光正好,“你看,現在這水多清澈呀!”媽媽一臉滿足地說。“是啊,環保人在行動,綠水青山不是夢”,我說。
(供稿:浙江省環境信息中心 張均君)
春節河道清潔不停歇
我老丈人家地處江南水鄉——嘉興市海鹽縣的一處河浜旁邊。大年初一,老丈人指著前面駛過的保潔船只,對我說:“春節期間,村里的保潔船也不停歇,上、下午各一次打撈河面上的漂浮物。這幾年,通過大力開展五水共治和環境整治,水質有了明顯的提升,我們老百姓的環保意識也是越來越高”。
是呀,我也明顯感受到,每戶村民家里都設置了垃圾分類桶,往河道亂倒垃圾的現象基本不見啦。
(供稿:浙江省環保廳建設處 舒軍龍)
岳父的有機菜園
春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老丈人的有機菜園,看一看、摸一摸那些蘿卜青菜。他種出來的蔬菜鮮嫩可口,保留了小時候的味道。
從準備草木灰、農家肥到起壟做畦和稻草覆蓋,岳父總是一絲不茍。這種傳統的農耕方法仍保留在千百萬農民的菜園里,既綠色環保又可持續。
作為有機農業的研究推廣人員,我要盡力把有機事業傳承下去,為營造美麗生態環境助力!
(供稿:南京有機中心 席運官)
回鄉觀鳥 守護家園
一年一度帶著孩子回到老家,家鄉的天還藍嗎水還清嗎鳥兒還多嗎走一走去年春節的觀鳥路線,我們為鳥兒守護家園。
(供稿:南京所自然中心 丁暉)
陪伴之路
年三十回到家,父母很高興,拉我一起漫步在他們每晚都會散步的涪江河畔邊聊邊逛。看著二老相互陪伴的背影,常年在外出差的我心里面更多的是一份愧疚,但他們對我說:“現在天更藍了,水更清了,你看河里的野鴨子也越來越多了,我們給你的工作點個贊。”
母親更是直白地對我說:“現在環境變好了,正是因為你們總是去環境不好的地方督察促改,你的工作走的是危險的山路,去的是有毒的化工廠,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希望他們看著身邊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就像牽掛著的兒子陪伴在他們身邊。
(供稿:西南督察局督察三處 高偲偉)
藍天下的漫步 愿歲月溫柔以待
小時候,媽媽抱著我來到動物園;長大后,我抱著女兒來到動物園。三十年,從媽媽的女兒變成女兒的媽媽,唯一不變的,是愛的陪伴。在這藍天下,愿時光能永留在此刻,愿歲月能被溫柔對待。
(供稿:西南監督站 鐘雅潔)
藍天下的“一點紅”
2018年春節,我回黑龍江老家。我與媽媽幾個人一起把紅燈籠掛起來,藍天下,那一點“紅”格外顯眼,這正是我們環保人努力的方向。
(供稿:嘉興海鹽縣環保局 李生龍)
我努力工作,要給你更藍的天
我努力工作,要給你更藍的天;我用心生活,要陪你踏遍藍天下的每一寸樂土。
2018年,愿我還是這么年輕;愿你還是這么快活。
(供稿:督察辦綜合處 許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