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還舊賬 不欠新賬
2014年起,河北以632個露天礦山為重點,開展礦山環境治理。2016年,提出利用3年時間,對全省1881個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對624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修復綠化。2018年,提出三年攻堅行動,實現無主礦山跡地損毀土地復墾50%以上。
由于歷史上規范不嚴及近年來政策性關閉等原因,河北遺留大量責任主體滅失的無主礦山,成為修復工作的大頭。
為破解資金瓶頸,河北嘗試引進社會資本修復礦山。石家莊市井陘縣整合縣內礦山資源,對礦權公開招投標,所得資金除了對小礦退出予以補償外,重點用于區域內礦山環境修復。縣國土局局長張貴文說:“近日謀劃3個礦權招投標,其中一個礦權標底為8億,其中5億將用于退出小礦和周邊幾個無主礦山的治理。”
償還舊賬的同時,不能再欠新賬。記者走訪的石家莊、邢臺幾個礦業重點縣,露天礦企基本處于關停整治狀態,當地積極謀劃礦業轉型發展。
河北提出,到2020年,固體礦山數量減少30%,生產建設礦山實現環保措施落實、污染物達標排放,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實現“邊開采、邊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環境問題基本解決。
資金缺口大 技術需完善 監管難度大
記者發現,目前河北礦山環境治理仍存在以下難點:
歷史欠賬多、資金缺口大。尤其一些縣僅無主礦山治理就需十幾億元,完全依靠政府買單難以支撐。由于資金不配套,有些項目啟動遲緩。
治理方法單一、技術標準不完善。河北省地礦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總工程師郜洪強認為,目前露天礦山治理多以簡單覆綠為主。
偷采亂采難杜絕、監管存在難題。一名縣國土部門負責人表示,全縣1000多平方公里、國土監管人員只有十來個,只能白天、晚上輪班巡查。“礦山資源監管必須把村干部積極性調動起來。可縣里召集開個會都是這次這人來、下次別人來,連人員都不能固定。”
修復非一日之功 宜源頭治理規范管理
郜洪強等認為,河北特殊的地貌和氣候特征,造成植被綠化成活率低,特別是礦山開采形成的白茬山覆綠難度更大。而且,礦山覆綠后期養護困難多、周期長,礦山實現綠化需2到3年時間。為此,他們建議:
一,多渠道籌措資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建議做好礦山修復前期規劃,推動其經濟價值轉型,這樣才能吸引社會資金投入,使廢棄礦山得到長效治理。
二,加強政策支持,強化技術攻關。在露天礦山殘留資源利用方面,應出臺更便于操作的政策。此外,加強三維影像模型技術和GIS技術等在礦山地質環境中的應用。
三,規范礦業開采,源頭治理污染。過去河北露天礦山多為沿山坡階梯式開采,對地質環境破壞大,而且開采量少、造成資源浪費。當前,河北正積極整合露天礦權,專家建議,應把好關口科學設置礦權,對山坡階梯式開采進行限制,鼓勵企業采取自上而下水平分層開采,并全面提升環保治理水平,從根本上破解礦山環境問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經濟參考報:河北整治礦山環境 鐵腕關停“散亂小”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8-04-12
償還舊賬 不欠新賬
2014年起,河北以632個露天礦山為重點,開展礦山環境治理。2016年,提出利用3年時間,對全省1881個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對624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修復綠化。2018年,提出三年攻堅行動,實現無主礦山跡地損毀土地復墾50%以上。
由于歷史上規范不嚴及近年來政策性關閉等原因,河北遺留大量責任主體滅失的無主礦山,成為修復工作的大頭。
為破解資金瓶頸,河北嘗試引進社會資本修復礦山。石家莊市井陘縣整合縣內礦山資源,對礦權公開招投標,所得資金除了對小礦退出予以補償外,重點用于區域內礦山環境修復。縣國土局局長張貴文說:“近日謀劃3個礦權招投標,其中一個礦權標底為8億,其中5億將用于退出小礦和周邊幾個無主礦山的治理。”
償還舊賬的同時,不能再欠新賬。記者走訪的石家莊、邢臺幾個礦業重點縣,露天礦企基本處于關停整治狀態,當地積極謀劃礦業轉型發展。
河北提出,到2020年,固體礦山數量減少30%,生產建設礦山實現環保措施落實、污染物達標排放,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實現“邊開采、邊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環境問題基本解決。
資金缺口大 技術需完善 監管難度大
記者發現,目前河北礦山環境治理仍存在以下難點:
歷史欠賬多、資金缺口大。尤其一些縣僅無主礦山治理就需十幾億元,完全依靠政府買單難以支撐。由于資金不配套,有些項目啟動遲緩。
治理方法單一、技術標準不完善。河北省地礦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總工程師郜洪強認為,目前露天礦山治理多以簡單覆綠為主。
偷采亂采難杜絕、監管存在難題。一名縣國土部門負責人表示,全縣1000多平方公里、國土監管人員只有十來個,只能白天、晚上輪班巡查。“礦山資源監管必須把村干部積極性調動起來。可縣里召集開個會都是這次這人來、下次別人來,連人員都不能固定。”
修復非一日之功 宜源頭治理規范管理
郜洪強等認為,河北特殊的地貌和氣候特征,造成植被綠化成活率低,特別是礦山開采形成的白茬山覆綠難度更大。而且,礦山覆綠后期養護困難多、周期長,礦山實現綠化需2到3年時間。為此,他們建議:
一,多渠道籌措資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建議做好礦山修復前期規劃,推動其經濟價值轉型,這樣才能吸引社會資金投入,使廢棄礦山得到長效治理。
二,加強政策支持,強化技術攻關。在露天礦山殘留資源利用方面,應出臺更便于操作的政策。此外,加強三維影像模型技術和GIS技術等在礦山地質環境中的應用。
三,規范礦業開采,源頭治理污染。過去河北露天礦山多為沿山坡階梯式開采,對地質環境破壞大,而且開采量少、造成資源浪費。當前,河北正積極整合露天礦權,專家建議,應把好關口科學設置礦權,對山坡階梯式開采進行限制,鼓勵企業采取自上而下水平分層開采,并全面提升環保治理水平,從根本上破解礦山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