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駱梓炫 攝
長城網5月31日訊(記者 駱梓炫)5月31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環保廳等部門詳細解讀《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要切實做好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工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同時防范和懲治弄虛作假行為,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趙軍表示,推進《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落實應重點構建責任體系,對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弄虛作假的,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依法給予處理;對排污單位弄虛作假的,環境保護、公安機關要依法予以處罰、處理;對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創新管理制度,從2018年起,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打擊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專項行動,加大對弄虛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執法、嚴肅問責,形成高壓震懾態勢。
《方案》明確,2018年,初步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和企業的五級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秸稈禁燒紅外線監測點全覆蓋。2019年,全面建成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固定污染源VOCs和土壤環境監測網。2020年,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備。
據了解,《方案》加大對地方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考核問責力度。在“明確領導責任”中,一是增加了“建立對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通報提醒、預警整改機制,對不能保障環境監測體系正常運行、影響監測質量的行為提出批評,并發布預警通知,督促當地政府從速整改。”二是增加了“將防范和懲治領導干部違法違規干預環境監測活動有關內容納入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績效考核,在國家或省級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對發生或出現弄虛作假、干擾環境監測數據質量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量化問責。”
同時《方案》還明確了監管責任。發現對弄虛作假行為包庇縱容、監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職行為的,依照規定向有關部門移送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違規線索,依紀依法追究其責任。
據了解,《方案》還增加了“構建全省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工作任務,充分運用“互聯網+”先進技術手段,努力實現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分級監控,省、市、縣、鄉監管執法四級聯動。另外,針對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設備不足、資質不全、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增加了“制定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方案”內容,加強省市縣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長城網:河北將建五級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秸稈禁燒紅外線監測點全覆蓋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8-06-01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駱梓炫 攝
長城網5月31日訊(記者 駱梓炫)5月31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環保廳等部門詳細解讀《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要切實做好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工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同時防范和懲治弄虛作假行為,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趙軍表示,推進《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落實應重點構建責任體系,對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弄虛作假的,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依法給予處理;對排污單位弄虛作假的,環境保護、公安機關要依法予以處罰、處理;對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創新管理制度,從2018年起,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打擊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專項行動,加大對弄虛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執法、嚴肅問責,形成高壓震懾態勢。
《方案》明確,2018年,初步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和企業的五級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秸稈禁燒紅外線監測點全覆蓋。2019年,全面建成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固定污染源VOCs和土壤環境監測網。2020年,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備。
據了解,《方案》加大對地方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考核問責力度。在“明確領導責任”中,一是增加了“建立對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通報提醒、預警整改機制,對不能保障環境監測體系正常運行、影響監測質量的行為提出批評,并發布預警通知,督促當地政府從速整改。”二是增加了“將防范和懲治領導干部違法違規干預環境監測活動有關內容納入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績效考核,在國家或省級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對發生或出現弄虛作假、干擾環境監測數據質量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量化問責。”
同時《方案》還明確了監管責任。發現對弄虛作假行為包庇縱容、監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職行為的,依照規定向有關部門移送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違規線索,依紀依法追究其責任。
據了解,《方案》還增加了“構建全省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工作任務,充分運用“互聯網+”先進技術手段,努力實現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分級監控,省、市、縣、鄉監管執法四級聯動。另外,針對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設備不足、資質不全、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增加了“制定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方案”內容,加強省市縣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