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媒體播報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媒體播報

河北日報:探路生態補償 呵護碧水清流——津冀開展灤河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兩年間

發布日期:2018-07-12 09:05 信息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近日拍攝的潘大水庫一角。網箱養魚清理工作完成后,潘大水庫水質逐漸好轉。 記者 曹 智攝

  □記者 曹 智 通訊員 何 菲 劉 姍

  推進流域上下游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涉及生態保護和修復的重要決策部署。按照“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原則,2016年,財政部、原環保部決定在引灤入津流域(河北、天津)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兩年來,我省強力推進灤河流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促進水質持續改善。

  水質逐漸好轉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以來月監測結果水質平均達標率分別為65%、80%、90%,水質越來越好。”近日,在引灤入津工程津冀交界處的黎河橋處,唐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指著一張水質監測表向筆者介紹,這是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帶來的新變化。

  我國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2011年開始建立。當年,安徽與浙江兩省率先在新安江流域開展生態補償機制創建試點工作。根據相關方案,2012-2014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3億元,兩省每年各安排1億元,三年共計15億元推動新安江水環境改善。

  試點成功后,2015年,財政部、原環保部向國務院呈報了《關于擴大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的請示》。經國務院批準,試點工作有序推進。2016年,財政部、原環保部重點在引灤入津流域(河北、天津)等四個流域開展生態補償試點。

  “早在2012年,參照新安江試點,我省與天津市就已著手啟動引灤流域跨界水環境補償工作,編制了《引灤流域跨界水環境補償方案》并呈報原環保部、財政部。”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后近4年時間里,在兩部的組織下,我省與天津市有關部門對建立引灤入津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事宜進行了反復溝通與多次協商。

  2016年6月,我省與天津市就跨界斷面、水質標準、監測指標、補償方案、治理重點等內容基本達成了共識。財政部、原環保部對此非常認可,認為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已初步建立,隨即下達我省2016年獎勵資金3億元,表明我省生態補償試點工作正式開展。

  2017年4月,天津市政府來函對原已達成共識的內容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見,增加了水庫清淤等任務。為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率先突破,2017年6月,我省與天津市正式簽署《關于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確定了《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試點期為2016-2018年。河北、天津正式成為國家擴大試點工作后簽署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協議的4個試點之一。

  按照《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以天津和河北兩地跨界的黎河橋、沙河馬各莊大橋以及黎河、沙河交匯口下游500米三個斷面,作為考核監測斷面監測引灤入津水質。

  2016年8月,我省與天津市聯合開展監測。截至2018年4月底,除黎河、沙河交匯口下游500米監測斷面2016年8月3日監測時化學需氧量超標0.2倍外,其余均不超標,水質均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目標要求,水質改善效果突出。

  明確資金用途

  “2017年,我省安排了引灤入津水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經費170萬元。此項工作為《關于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的規定任務,補償資金的每筆支出都能找到依據。”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試點期為2016-2018年。三年內,河北、天津每年各出資1億元,中央財政每年補貼3億元。其中,天津市資金根據水質考核結果采取壓年撥付,中央資金依據考核目標完成情況采取先預撥、后清算方式撥付。若按水質考核全部達標計算,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3年累計總規模為15億元。

  2016年,中央和我省資金到位5億元。2017年,中央和天津資金到位4億元。截至目前,生態補償到位資金已達10億元。其中中央資金6億元,我省資金3億元,天津資金1億元。

  《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明確,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的使用用途為潘家口、大黑汀流域及引灤輸水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項目。具體包括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水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點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尾礦渣治理、取締網箱養殖、環保監管能力建設、流域防護工程建設以及其他水環境保護項目。

  通過項目的實施,我省合理控制庫區人口,推進生態移民;調整種植養殖結構,減輕庫區生態環境壓力;開展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編制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工程建設,確保水質達到考核目標,并穩步提升。

  潘大水庫(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合稱)網箱養魚清理工作是統籌開展灤河流域水污染整治的基礎。為切實加強灤河流域污染治理、改善潘大水庫水質,我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加快實施潘大水庫庫區網箱養魚清理工作,加大引灤入津沿線污染治理力度。2017年上半年,潘大水庫網箱清理全部完成,共清理網箱近8萬個、出魚8500萬公斤。

  根據2016年省政府印發的《潘大水庫網箱養魚清理工作方案》,清理工作直接費用約9.92億元,由省、市、縣三級共同籌集資金。其中,省級(含中央資金)補助70%,兩年合計7億元。2016年省級(含中央資金)下達資金4.98億元,2017年下達剩余資金2.02億元。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我省還投資1.96億元開展灤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包括潘大水庫流域及引灤輸水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項目等。

  強化措施保障

  潘大水庫網箱清理工作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肯定。按照2016年水質考核評價結果,中央財政對我省2016年獎勵資金不再作調整,而我國其他兩個試點則分別扣減了100萬元和1億元。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解釋,中央財政依據考核目標完成情況確定獎勵資金數額,撥付給上游省份用于污染治理。

  關于來自天津資金的撥付,《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提到,若達到或優于考核目標,天津市資金全部撥付給河北省;若2018年未達到考核目標,但達標率高于80%低于90%,天津市撥付9200萬元;若未達到考核目標,或引灤入津河北省界內出現重大水污染事故并影響于橋水庫供水安全,天津市資金不撥付給河北省。

  “依據有關方面要求,我省強化了對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業務指導,加強監督考核,及時跟蹤工作動態,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充分調動流域上下游地區積極性,將補償機制建立和完善工作與全省水污染防治行動工作方案相結合,推進全省水環境、水生態保護工作深入開展。

  該負責人透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密云水庫上游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已初步完成編制,下一步我省將配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對協議內容做進一步修改,科學界定流域水環境保護者與受益者的權利義務,按照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原則,抓緊完善相關條款,力爭2018年完成協議簽署工作。

  “補償資金主要用于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水環境治理修復,保障首都供水安全。”該負責人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媒體播報

 
  
  
  
  
  

近日拍攝的潘大水庫一角。網箱養魚清理工作完成后,潘大水庫水質逐漸好轉。 記者 曹 智攝

  □記者 曹 智 通訊員 何 菲 劉 姍

  推進流域上下游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涉及生態保護和修復的重要決策部署。按照“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原則,2016年,財政部、原環保部決定在引灤入津流域(河北、天津)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兩年來,我省強力推進灤河流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促進水質持續改善。

  水質逐漸好轉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以來月監測結果水質平均達標率分別為65%、80%、90%,水質越來越好。”近日,在引灤入津工程津冀交界處的黎河橋處,唐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指著一張水質監測表向筆者介紹,這是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帶來的新變化。

  我國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2011年開始建立。當年,安徽與浙江兩省率先在新安江流域開展生態補償機制創建試點工作。根據相關方案,2012-2014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3億元,兩省每年各安排1億元,三年共計15億元推動新安江水環境改善。

  試點成功后,2015年,財政部、原環保部向國務院呈報了《關于擴大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的請示》。經國務院批準,試點工作有序推進。2016年,財政部、原環保部重點在引灤入津流域(河北、天津)等四個流域開展生態補償試點。

  “早在2012年,參照新安江試點,我省與天津市就已著手啟動引灤流域跨界水環境補償工作,編制了《引灤流域跨界水環境補償方案》并呈報原環保部、財政部。”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后近4年時間里,在兩部的組織下,我省與天津市有關部門對建立引灤入津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事宜進行了反復溝通與多次協商。

  2016年6月,我省與天津市就跨界斷面、水質標準、監測指標、補償方案、治理重點等內容基本達成了共識。財政部、原環保部對此非常認可,認為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已初步建立,隨即下達我省2016年獎勵資金3億元,表明我省生態補償試點工作正式開展。

  2017年4月,天津市政府來函對原已達成共識的內容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見,增加了水庫清淤等任務。為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率先突破,2017年6月,我省與天津市正式簽署《關于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確定了《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試點期為2016-2018年。河北、天津正式成為國家擴大試點工作后簽署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協議的4個試點之一。

  按照《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以天津和河北兩地跨界的黎河橋、沙河馬各莊大橋以及黎河、沙河交匯口下游500米三個斷面,作為考核監測斷面監測引灤入津水質。

  2016年8月,我省與天津市聯合開展監測。截至2018年4月底,除黎河、沙河交匯口下游500米監測斷面2016年8月3日監測時化學需氧量超標0.2倍外,其余均不超標,水質均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目標要求,水質改善效果突出。

  明確資金用途

  “2017年,我省安排了引灤入津水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經費170萬元。此項工作為《關于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的規定任務,補償資金的每筆支出都能找到依據。”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試點期為2016-2018年。三年內,河北、天津每年各出資1億元,中央財政每年補貼3億元。其中,天津市資金根據水質考核結果采取壓年撥付,中央資金依據考核目標完成情況采取先預撥、后清算方式撥付。若按水質考核全部達標計算,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3年累計總規模為15億元。

  2016年,中央和我省資金到位5億元。2017年,中央和天津資金到位4億元。截至目前,生態補償到位資金已達10億元。其中中央資金6億元,我省資金3億元,天津資金1億元。

  《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明確,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的使用用途為潘家口、大黑汀流域及引灤輸水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項目。具體包括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水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點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尾礦渣治理、取締網箱養殖、環保監管能力建設、流域防護工程建設以及其他水環境保護項目。

  通過項目的實施,我省合理控制庫區人口,推進生態移民;調整種植養殖結構,減輕庫區生態環境壓力;開展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編制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工程建設,確保水質達到考核目標,并穩步提升。

  潘大水庫(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合稱)網箱養魚清理工作是統籌開展灤河流域水污染整治的基礎。為切實加強灤河流域污染治理、改善潘大水庫水質,我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加快實施潘大水庫庫區網箱養魚清理工作,加大引灤入津沿線污染治理力度。2017年上半年,潘大水庫網箱清理全部完成,共清理網箱近8萬個、出魚8500萬公斤。

  根據2016年省政府印發的《潘大水庫網箱養魚清理工作方案》,清理工作直接費用約9.92億元,由省、市、縣三級共同籌集資金。其中,省級(含中央資金)補助70%,兩年合計7億元。2016年省級(含中央資金)下達資金4.98億元,2017年下達剩余資金2.02億元。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我省還投資1.96億元開展灤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包括潘大水庫流域及引灤輸水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項目等。

  強化措施保障

  潘大水庫網箱清理工作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肯定。按照2016年水質考核評價結果,中央財政對我省2016年獎勵資金不再作調整,而我國其他兩個試點則分別扣減了100萬元和1億元。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解釋,中央財政依據考核目標完成情況確定獎勵資金數額,撥付給上游省份用于污染治理。

  關于來自天津資金的撥付,《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提到,若達到或優于考核目標,天津市資金全部撥付給河北省;若2018年未達到考核目標,但達標率高于80%低于90%,天津市撥付9200萬元;若未達到考核目標,或引灤入津河北省界內出現重大水污染事故并影響于橋水庫供水安全,天津市資金不撥付給河北省。

  “依據有關方面要求,我省強化了對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業務指導,加強監督考核,及時跟蹤工作動態,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充分調動流域上下游地區積極性,將補償機制建立和完善工作與全省水污染防治行動工作方案相結合,推進全省水環境、水生態保護工作深入開展。

  該負責人透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密云水庫上游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已初步完成編制,下一步我省將配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對協議內容做進一步修改,科學界定流域水環境保護者與受益者的權利義務,按照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原則,抓緊完善相關條款,力爭2018年完成協議簽署工作。

  “補償資金主要用于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水環境治理修復,保障首都供水安全。”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