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18時至22日24時石家莊等 10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本報記者 劉嵐
10月19日午后起,我省擴散條件逐漸轉差,預計20日至22日擴散條件整體不利,我省中南部地區將出現一次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省大氣辦印發《關于啟動區域一和區域二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和定州、辛集市于10月19日18時至22日24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這是今年入秋以來我省啟動的首次區域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19日,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召開解讀會,對近日我省部分區域出現的污染過程以及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進行解讀。
冀中南將現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經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環境氣象中心聯合會商,預計10月19日午后起,我省擴散條件逐漸轉差,20日至22日擴散條件整體不利,高空受脊區影響,近地面濕度較大,部分城市有逆溫過程出現,地面受南風影響且風速較小,我省中南部地區將出現一次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據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工程師介紹,19日,污染物在我省山前城市開始累積,其他地區天氣狀況以良到輕度污染為主。20日,北部地區空氣質量為良到輕度污染,中南部以輕、中度污染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21日,北部地區仍為良或輕度污染,中南部為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為主。
初步預計22日夜間至23日白天,受西北高壓影響擴散條件自西向東改善,全省空氣質量達到良至輕度污染水平。22日,西北地區改善明顯,中東部改善較晚。23日,全省將以優良天氣為主。
我省啟動區域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
我省啟動區域一和區域二Ⅱ級應急響應,預計區域一(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衡水、定州、辛集市)、區域二(唐山、廊坊、滄州市)將達到橙色預警水平,我省要求,區域一、區域二城市于10月19日18時至22日24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啟動區域橙色預警后,相關城市要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的減排比例達到全社會占比的20%,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比例達到15%。應急響應措施包括公眾防護措施、倡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強制性減排措施等。
今秋首場霾比往年來得晚
從近年來的監測數據看,我省秋冬季空氣質量有了改善明顯。2013年10月,我省出現連續重污染天氣;2014年10月,重污染天氣過程達5次;2015年、2016年兩年均為3次;2017—2018年秋冬季,我省出現重污染的時間共計2011小時,比2016—2017年的4000多個小時減少近一半,重污染天氣持續的時間在縮短,峰值也在降低。
“今年重污染天氣過程與往年相比也明顯推遲,前幾年基本上9月底會出現重污染,最晚10月初也肯定會出現。”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介紹說,監測顯示,10月14日—16日,今秋首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中,污染物的積累速度也明顯放緩。
今年10月13日至15日一部分高空氣團來自西南方向,說明除了本地污染之外,此次重污染過程還有來自西南方向的傳輸污染。
我省空氣質量逐年改善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省優良天數是153天,比2017年的141天增加了12天,重污染天數為11天,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12天,下降50%以上。今年截至10月18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3%。
從2013年至2018年的1到9月份各級別天數來看,2013年優良達標天數只有36%,到2018年已經達到50%以上。
“從氣象條件來說,今年以來我省的氣象條件與去年相比大致相當,但比常年略差,而全省顆粒物下降明顯,反映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效果明顯。”省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趙玉廣如是說。
我省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但秋冬季完全消滅重污染天氣仍當繼續努力。王曉利說,據專家預測,今年秋冬季可能溫度偏高,降水偏少,擴散條件偏差。現階段,我省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等還不夠合理,還需要標本兼治,持續深入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早晨出太陽前空氣較差
重污染天氣時,一天當中哪個時段霧霾最“瘋狂”呢?
“一般入夜十二時以后逆溫逐漸增強、溫度降低、濕度加大,所以后半夜到次日上午10時前,污染物濃度相對會高一些。等太陽出來地面溫度上升,風速也增加,上午10時以后到下午6時左右,空氣質量相對比較好。”王曉利提醒,重污染天氣中,大家最好不要再晨練,下午4時左右可以適當活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燕趙都市報:中度至重度污染天氣 未來三天侵襲冀中南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8-10-22
19日18時至22日24時石家莊等 10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本報記者 劉嵐
10月19日午后起,我省擴散條件逐漸轉差,預計20日至22日擴散條件整體不利,我省中南部地區將出現一次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省大氣辦印發《關于啟動區域一和區域二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和定州、辛集市于10月19日18時至22日24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這是今年入秋以來我省啟動的首次區域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19日,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召開解讀會,對近日我省部分區域出現的污染過程以及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進行解讀。
冀中南將現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經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環境氣象中心聯合會商,預計10月19日午后起,我省擴散條件逐漸轉差,20日至22日擴散條件整體不利,高空受脊區影響,近地面濕度較大,部分城市有逆溫過程出現,地面受南風影響且風速較小,我省中南部地區將出現一次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據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工程師介紹,19日,污染物在我省山前城市開始累積,其他地區天氣狀況以良到輕度污染為主。20日,北部地區空氣質量為良到輕度污染,中南部以輕、中度污染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21日,北部地區仍為良或輕度污染,中南部為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為主。
初步預計22日夜間至23日白天,受西北高壓影響擴散條件自西向東改善,全省空氣質量達到良至輕度污染水平。22日,西北地區改善明顯,中東部改善較晚。23日,全省將以優良天氣為主。
我省啟動區域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
我省啟動區域一和區域二Ⅱ級應急響應,預計區域一(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衡水、定州、辛集市)、區域二(唐山、廊坊、滄州市)將達到橙色預警水平,我省要求,區域一、區域二城市于10月19日18時至22日24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啟動區域橙色預警后,相關城市要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的減排比例達到全社會占比的20%,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比例達到15%。應急響應措施包括公眾防護措施、倡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強制性減排措施等。
今秋首場霾比往年來得晚
從近年來的監測數據看,我省秋冬季空氣質量有了改善明顯。2013年10月,我省出現連續重污染天氣;2014年10月,重污染天氣過程達5次;2015年、2016年兩年均為3次;2017—2018年秋冬季,我省出現重污染的時間共計2011小時,比2016—2017年的4000多個小時減少近一半,重污染天氣持續的時間在縮短,峰值也在降低。
“今年重污染天氣過程與往年相比也明顯推遲,前幾年基本上9月底會出現重污染,最晚10月初也肯定會出現。”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介紹說,監測顯示,10月14日—16日,今秋首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中,污染物的積累速度也明顯放緩。
今年10月13日至15日一部分高空氣團來自西南方向,說明除了本地污染之外,此次重污染過程還有來自西南方向的傳輸污染。
我省空氣質量逐年改善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省優良天數是153天,比2017年的141天增加了12天,重污染天數為11天,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12天,下降50%以上。今年截至10月18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3%。
從2013年至2018年的1到9月份各級別天數來看,2013年優良達標天數只有36%,到2018年已經達到50%以上。
“從氣象條件來說,今年以來我省的氣象條件與去年相比大致相當,但比常年略差,而全省顆粒物下降明顯,反映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效果明顯。”省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趙玉廣如是說。
我省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但秋冬季完全消滅重污染天氣仍當繼續努力。王曉利說,據專家預測,今年秋冬季可能溫度偏高,降水偏少,擴散條件偏差。現階段,我省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等還不夠合理,還需要標本兼治,持續深入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早晨出太陽前空氣較差
重污染天氣時,一天當中哪個時段霧霾最“瘋狂”呢?
“一般入夜十二時以后逆溫逐漸增強、溫度降低、濕度加大,所以后半夜到次日上午10時前,污染物濃度相對會高一些。等太陽出來地面溫度上升,風速也增加,上午10時以后到下午6時左右,空氣質量相對比較好。”王曉利提醒,重污染天氣中,大家最好不要再晨練,下午4時左右可以適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