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來源:河北工人報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我省制定了高于全國的“小目標”:到2025年,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9%,比全國降低18%的同期目標高出1%。面臨嚴峻的減碳之路,河北靠什么打贏這場硬仗
權威數據顯示,我省已經超額完成“十三五”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火電、焦化等六大行業去產能任務,鋼鐵產能從峰值時的3.2億噸減至1.9億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連續下降,“十三五”時期降幅近40%……新發展理念正在燕趙大地生根開花結果,河北企業紛紛搶占碳達峰、碳中和風口,積極加入綠色發展的隊伍中。
■鋼企瘦身節能減排
7月中旬的河鋼石鋼廠區一片忙碌,隨著新區在太行山東麓井陘礦區的工業園區正式投產,全球領先的特鋼裝備和高新技術工藝,把過去煉焦和燃煤改為現在電爐短流程煉鋼、全流程智能制造、污染物全部近零或零排放……這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特鋼“夢工廠”展現著勃勃生機,河北作為鋼鐵大省,碳達峰目標加速鋼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短流程沒有燒結、焦化、高爐等污染物高排放工序,大宗料運輸大幅降低,主要能源為電和天然氣,實現零煤、零焦清潔煉鋼。”河鋼石鋼環保建設部副部長李琛東告訴記者,現在煉鋼的主要原料只使用廢鋼,是可無限循環使用的綠色載能資源,較等量級長流程減排優勢明顯,污染物實現大幅下降。經初步測算,新廠區相比老廠區噸鋼綜合能耗降低62%;噸鋼水耗降低46%;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減少75%。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河鋼集團將優化產業布局和流程結構變革,推進全流程碳減排,加快低碳轉型;打造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協同降碳,著重加強對超低排放、固廢危廢等方面的管控,加快固廢減量和循環利用,建設全流程綠色物流體系,大力發展電力重卡及氫燃料重卡運營體系;公司將全力打造全球氫能還原與利用技術研發中心,計劃在2030年前在二氧化碳的低成本捕集、高值化利用、大規模封存等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并建成CCUS的示范應用。
河鋼石鋼新區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只是河北企業積極主動踐行碳達峰的縮影。8月8日,在河北省碳金融碳服務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來自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西柏坡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省內多家企業,正在積極促成碳金融碳服務創新成果在河北落地,企業正在先行先試中搶占先機,做大做強河北碳市場,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河北力量。
■清潔能源布局加速
我省企業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不斷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踐碳達峰、碳中和的步伐正在加快。
清潔能源正高速引領著河北的低碳之路,年內新落成的雄安火車站,是集現代化火車站與發電站于一身的特殊建筑,站房屋頂1.77萬塊光伏組件,年可發電580萬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噸。
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風電項目,如今張北的風正在點亮北京的燈,北京2022年冬奧運會已進入倒計時,“綠色辦奧”理念更成為中國向世界的承諾,從2020年6月起,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正式投運,這項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的技術,將助力北京冬奧會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力全覆蓋。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隨后建成,綠色電力開始源源不斷地向京津冀和華中負荷中心持續輸送。
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正在打造雄安“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區及能源互聯網示范區,著力推動形成近零碳樣板,引入區外綠色電力,同步推進特高壓和500千伏主網架建設,全面建設數字化主動電網,建成綠色城市“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標準體系,形成多場景應用標準和全生態示范工程。
河北港口集團曹妃甸煤炭公司通過改造具備自動化堆取料作業條件,成為集團首個無人化堆取料作業的碼頭。同時,在港區推廣綠色照明及太陽能供熱技術,合計年節約電能400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7650噸。推進碼頭船舶岸基供電、停用場橋柴油發電機、加大散貨集裝箱運輸……河北港口集團正力爭在全國沿海港口企業中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在業內專家看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之下,河北擁有減排“液態”礦山、“氣態”礦山的巨量市場,勢必會倒逼市場催生出新產業、新業態、新服務和新模式,碳排放節能環保改造、新能源、節能材料、綠色金融服務等行業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本報記者段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