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代姣 王守一
對于很多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來說,關于“綠色冬奧”的最初印象,是來自于他們每天乘坐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張家口賽區賽事服務用車的主力,一輛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奧村和場館之間穿梭,成為賽場之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氫”力保障綠色辦奧
本次使用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運行平穩、安靜無噪聲,更重要的是,它“吃”進的是氫,排出的是水,清潔高效。相較傳統能源車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0千克。
據統計,北京冬奧會賽事期間,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累計投放氫燃料電池接駁車輛近2000臺,累計運行里程320余萬公里,減碳2600余噸。
“這其中,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搭載車型占比64%,運營里程260余萬公里,占比81%,減碳2200余噸,占比85%。”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民自豪地告訴記者。
冬季的張家口氣候寒冷,為滿足北京冬奧會期間的接駁需要,適應超低溫環境,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30℃環境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冷啟動關鍵技術”,應用梯度化傳熱技術和電化學快速產熱技術,突破石墨板的低溫啟動極限。
“應用這項技術可實現-30℃環境下99秒即達額定功率快速啟動,解決低溫環境下燃料電池快速啟動的難題。”于民表示,科技力量強力加持,北京冬奧會期間,搭載億華通發動機的所有車輛均順利完成接駁任務,為綠色辦奧提供了有力支撐。
由于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服務保障工作,3月18日,億華通收到來自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的感謝信。4月19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河北省·北京冬奧組委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會上宣讀了《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北京冬奧組委關于表彰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河北省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億華通獲得表彰。
數據賦能智慧出行
“當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商用車領域,今年,我們會向渣土車和中長途牽引車方向進行推廣。”于民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兼具傳統燃油車續航里程長、加注效率高和鋰電池車零排放、無污染的特點,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數據賦能,后奧運時代,氫能出行將更加智慧。
據介紹,在河北省科技冬奧項目支持下,億華通自主研發了氫見未來智能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能夠基于張家口運行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特征工況提取,對部分在張家口高寒地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實車數據進行分析模擬和調研,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運營車輛回傳工況數據進行分析,幫助產品提升質量,并通過監控電堆電流、電壓,車載氫系統溫度、壓力等參數,及時識別異常信息。
“后奧運時代,隨著產業發展和技術成熟度提高,氫能很有可能在發電及驅動領域替代其他類型能源,在海陸空天各種應用場景大顯身手。”對于氫能產業的未來發展,于民充滿信心。
科技支撐產業發展
信心不僅源于良好的市場前景和技術的飛速發展,更來源于政策的有力支撐。
據省科學技術廳高新技術處副處長石鐵鑄介紹,后奧運時代,省科技廳將實施新能源科技創新專項,支持開展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氫能高效利用、光伏發電、風光儲輸等領域重大需求,集聚整合中央駐冀單位、高校、院所、企業優勢科研力量,組織開展風能、太陽能、先進儲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高效低成本的氫氣制取、儲運、加注和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培育新能源產業技術先發優勢。
同時,聚焦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科技需求,在新能源等領域集成轉化一批省內外特別是京津地區等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撐建設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和氫能示范城市。
“不止新能源領域,北京冬奧會籌辦期間,省科技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科技冬奧工作,組織實施了科技冬奧專項,三年來共支持項目100余項,一大批先進技術成果在場館運維、氣象交通、賽事保障、冰雪產業發展、智慧城市建設中得到實際應用。”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冬奧專班主任馮世鈞告訴記者,其中,46個自主研發的項目成果成功保障冬奧會運行,53個項目正在為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下一步,我們也將持續做好這些項目的跟蹤服務,同時加大京津科技冬奧成果引進對接力度,加速成果推廣和產業化,為后奧運時代經濟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馮世鈞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氫能驅動 低碳出行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時間:2022-04-26
□記者 李代姣 王守一
對于很多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來說,關于“綠色冬奧”的最初印象,是來自于他們每天乘坐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張家口賽區賽事服務用車的主力,一輛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奧村和場館之間穿梭,成為賽場之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氫”力保障綠色辦奧
本次使用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運行平穩、安靜無噪聲,更重要的是,它“吃”進的是氫,排出的是水,清潔高效。相較傳統能源車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0千克。
據統計,北京冬奧會賽事期間,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累計投放氫燃料電池接駁車輛近2000臺,累計運行里程320余萬公里,減碳2600余噸。
“這其中,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搭載車型占比64%,運營里程260余萬公里,占比81%,減碳2200余噸,占比85%。”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民自豪地告訴記者。
冬季的張家口氣候寒冷,為滿足北京冬奧會期間的接駁需要,適應超低溫環境,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30℃環境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冷啟動關鍵技術”,應用梯度化傳熱技術和電化學快速產熱技術,突破石墨板的低溫啟動極限。
“應用這項技術可實現-30℃環境下99秒即達額定功率快速啟動,解決低溫環境下燃料電池快速啟動的難題。”于民表示,科技力量強力加持,北京冬奧會期間,搭載億華通發動機的所有車輛均順利完成接駁任務,為綠色辦奧提供了有力支撐。
由于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服務保障工作,3月18日,億華通收到來自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的感謝信。4月19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河北省·北京冬奧組委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會上宣讀了《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北京冬奧組委關于表彰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河北省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億華通獲得表彰。
數據賦能智慧出行
“當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商用車領域,今年,我們會向渣土車和中長途牽引車方向進行推廣。”于民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兼具傳統燃油車續航里程長、加注效率高和鋰電池車零排放、無污染的特點,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數據賦能,后奧運時代,氫能出行將更加智慧。
據介紹,在河北省科技冬奧項目支持下,億華通自主研發了氫見未來智能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能夠基于張家口運行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特征工況提取,對部分在張家口高寒地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實車數據進行分析模擬和調研,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運營車輛回傳工況數據進行分析,幫助產品提升質量,并通過監控電堆電流、電壓,車載氫系統溫度、壓力等參數,及時識別異常信息。
“后奧運時代,隨著產業發展和技術成熟度提高,氫能很有可能在發電及驅動領域替代其他類型能源,在海陸空天各種應用場景大顯身手。”對于氫能產業的未來發展,于民充滿信心。
科技支撐產業發展
信心不僅源于良好的市場前景和技術的飛速發展,更來源于政策的有力支撐。
據省科學技術廳高新技術處副處長石鐵鑄介紹,后奧運時代,省科技廳將實施新能源科技創新專項,支持開展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氫能高效利用、光伏發電、風光儲輸等領域重大需求,集聚整合中央駐冀單位、高校、院所、企業優勢科研力量,組織開展風能、太陽能、先進儲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高效低成本的氫氣制取、儲運、加注和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培育新能源產業技術先發優勢。
同時,聚焦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科技需求,在新能源等領域集成轉化一批省內外特別是京津地區等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撐建設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和氫能示范城市。
“不止新能源領域,北京冬奧會籌辦期間,省科技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科技冬奧工作,組織實施了科技冬奧專項,三年來共支持項目100余項,一大批先進技術成果在場館運維、氣象交通、賽事保障、冰雪產業發展、智慧城市建設中得到實際應用。”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冬奧專班主任馮世鈞告訴記者,其中,46個自主研發的項目成果成功保障冬奧會運行,53個項目正在為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下一步,我們也將持續做好這些項目的跟蹤服務,同時加大京津科技冬奧成果引進對接力度,加速成果推廣和產業化,為后奧運時代經濟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馮世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