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賈宏博)“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年,我們把脫貧地區納入全省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局一體推進,優化產業布局,筑牢特色產業根基。”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集中打造優質肉蛋奶、精品蔬菜、道地中藥材等15個產業集群,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產業強鎮為依托,促進產業集約、集聚、集中發展。省級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成群成勢,突出抓好18個省級重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或特色產業帶;市級推進市域成方連片,重點建設39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或跨縣域特色產業帶;縣級與鄉級圍繞1至2個特色主導產業,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或精品生產基地。
強化項目帶動,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以聯農帶農、促進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為目的,省農業農村廳指導每個脫貧縣持續打造“一主兩輔”特色產業。聚焦基地建設、精深加工、科技服務、品牌打造、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發展關鍵環節,謀劃儲備一批重點工程項目納入項目庫。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全省62個脫貧縣制定了“十四五”產業規劃,加大項目資金傾斜力度,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舉辦項目月度招商擂臺賽,建立農業招商項目目錄,引進優勢企業、先進技術、強勢品牌,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2022年脫貧地區農業招商項目簽約額力爭達到300億元。
強化科技支撐,助推產業提檔升級。瞄準產業關鍵環節,采取專家技術人員包縣、包基地、包園區、包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包農戶等形式,開展科技服務到村到戶到項目服務。7746個脫貧村鄉村振興指導員實行掛牌承諾服務,建立23個脫貧地區產業技術顧問組,實現脫貧縣全覆蓋。指導脫貧地區依托農業創新驛站示范推介優質綠色高效技術模式,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組織驛站專家進園區進基地入戶到田,實行結對幫扶指導,有效解決農民產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升驛站科技支撐水平。2022年省級在脫貧地區新建30個農業創新驛站,累計達到120個以上。
強化龍頭培育,推動壯大經營主體。著力培育15家省級龍頭企業、40家示范家庭農場、100家示范合作社,打造規范運營、標準化生產和聯農帶農的標桿式示范主體。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經營模式,組織實施聯合體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建設項目,每個脫貧縣鞏固壯大1個聯農帶農效果好、幫扶機制完善的產業化聯合體。
強化對接幫扶,拓展產銷銜接渠道。舉辦京津冀蔬菜和食用菌產銷對接會、梨電商大會等產銷對接活動,專設脫貧地區展區,為參展企業減免費用,搭建產品展示展銷平臺。利用京東、淘寶和扶貧832網絡銷售平臺,組織河北名特新優農產品上線銷售。加大脫貧地區品牌培育力度,重點支持脫貧地區區域公用品牌宣傳營銷,每縣重點培育1至2個區域公用品牌、若干企業品牌和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
強化監測幫扶,健全防返貧機制。充分發揮“河北省脫貧產業數據信息統計系統”監測預警作用,將易返貧致貧戶及時納入監測幫扶,指導各地按照動態管理要求,定期更新完善有關數據。依托省脫貧產業信息系統監測防貧對象產業收入,6月底、9月底分兩次組織對同周期產業減收,特別是減收幅度超過20%的戶進行集中篩查,7月中旬、11月中旬推送監測戶產業收入同比下降20%等返貧風險預警信息。在全省脫貧戶中選取1515戶實施定位監測,建立產業收益、新型經營主體聯貧帶貧等數據指標體系,在脫貧產業鞏固提升主體培育、群眾增收、項目實施上提供輔助預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一體化推進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時間:2022-10-12
(記者賈宏博)“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年,我們把脫貧地區納入全省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局一體推進,優化產業布局,筑牢特色產業根基。”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集中打造優質肉蛋奶、精品蔬菜、道地中藥材等15個產業集群,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產業強鎮為依托,促進產業集約、集聚、集中發展。省級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成群成勢,突出抓好18個省級重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或特色產業帶;市級推進市域成方連片,重點建設39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或跨縣域特色產業帶;縣級與鄉級圍繞1至2個特色主導產業,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或精品生產基地。
強化項目帶動,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以聯農帶農、促進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為目的,省農業農村廳指導每個脫貧縣持續打造“一主兩輔”特色產業。聚焦基地建設、精深加工、科技服務、品牌打造、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發展關鍵環節,謀劃儲備一批重點工程項目納入項目庫。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全省62個脫貧縣制定了“十四五”產業規劃,加大項目資金傾斜力度,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舉辦項目月度招商擂臺賽,建立農業招商項目目錄,引進優勢企業、先進技術、強勢品牌,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2022年脫貧地區農業招商項目簽約額力爭達到300億元。
強化科技支撐,助推產業提檔升級。瞄準產業關鍵環節,采取專家技術人員包縣、包基地、包園區、包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包農戶等形式,開展科技服務到村到戶到項目服務。7746個脫貧村鄉村振興指導員實行掛牌承諾服務,建立23個脫貧地區產業技術顧問組,實現脫貧縣全覆蓋。指導脫貧地區依托農業創新驛站示范推介優質綠色高效技術模式,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組織驛站專家進園區進基地入戶到田,實行結對幫扶指導,有效解決農民產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升驛站科技支撐水平。2022年省級在脫貧地區新建30個農業創新驛站,累計達到120個以上。
強化龍頭培育,推動壯大經營主體。著力培育15家省級龍頭企業、40家示范家庭農場、100家示范合作社,打造規范運營、標準化生產和聯農帶農的標桿式示范主體。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經營模式,組織實施聯合體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建設項目,每個脫貧縣鞏固壯大1個聯農帶農效果好、幫扶機制完善的產業化聯合體。
強化對接幫扶,拓展產銷銜接渠道。舉辦京津冀蔬菜和食用菌產銷對接會、梨電商大會等產銷對接活動,專設脫貧地區展區,為參展企業減免費用,搭建產品展示展銷平臺。利用京東、淘寶和扶貧832網絡銷售平臺,組織河北名特新優農產品上線銷售。加大脫貧地區品牌培育力度,重點支持脫貧地區區域公用品牌宣傳營銷,每縣重點培育1至2個區域公用品牌、若干企業品牌和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
強化監測幫扶,健全防返貧機制。充分發揮“河北省脫貧產業數據信息統計系統”監測預警作用,將易返貧致貧戶及時納入監測幫扶,指導各地按照動態管理要求,定期更新完善有關數據。依托省脫貧產業信息系統監測防貧對象產業收入,6月底、9月底分兩次組織對同周期產業減收,特別是減收幅度超過20%的戶進行集中篩查,7月中旬、11月中旬推送監測戶產業收入同比下降20%等返貧風險預警信息。在全省脫貧戶中選取1515戶實施定位監測,建立產業收益、新型經營主體聯貧帶貧等數據指標體系,在脫貧產業鞏固提升主體培育、群眾增收、項目實施上提供輔助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