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筆墨,綠意在車窗外流淌,蒲公英跟著,一方田埂,水波蕩漾,日子靜靜向前,生命的力量清晰可見。艾草繁茂的氣度,藍花棘豆的清愁,老榆樹綠髯下的禪意,一切源于水。一粒蟲,一棵草,時光流水叮咚,眼前一片蓬勃。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年一年過去,豐寧高原濕地,潮河水默默流著,人們守著綠色之河,勤勞耕作,哺育兒女。也許,風會吹老云朵,而世俗的平凡里,只要這樣門前的一條河,只要這樣的一場恒久相守便是幸福。
源頭該是這樣的:純凈、滋養地方,即使枯水季,涓涓細流中,朗潤萬物。風自由,鳥兒不驚,駐足,石縫的水線落下,很亮,像落在午夜夢回的琴弦。沿一條石板小路深入,靜便在無人處打開,感覺中,日子輕慢,風是一條線,將空氣中草香、樹香、花香縫起來,心便成了葉片上的一滴露珠,澄明且歡喜。這樣的時辰,靜的力量大于喧嘩,愜意大于疲憊,精神也像一株植物,飽滿而蔥蘢。
碑石立在源頭,一切有跡可循,它不但是一張將時間、地理位置、歷史文化、事跡貫穿起來的說明書,而且一樣填補著某種地標上含混不清的空白,那些紅色的文字就像潮河水的脈絡指引著人們思路中的麟角。
人和水都葆有初心,多少年也好,都要清澈。青山疊翠,紅瓦白墻在側,綠水鳴琴,白云悠悠飄浮,一切源于保護,一切源于治理。
曾經,無制約的伐木,過度農藥的殘余,牲畜無規劃的放養等等,一度使水資源嚴重污染,土地沙化,人們意識到這些時,治理并保護環境便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于是,生存的循環就是水的循環,保持每一滴水的純凈,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的家園需要干凈的環境,我們的牛羊需要豐茂的草場。生命的珍貴就是水的珍貴,豐寧人在“河長制”的構建中,通過政府主導,村級實施,保潔管理,村規約束等方式,建立垃圾定點倒放、河道清運、蓄水工程建立、防洪壩修建、污水處理再利用等一系列運營機制。用腳步丈量河段的長度,用心血滋潤干枯的河床,是豐寧人而且不只豐寧人長遠而任重的跋涉之路。
豐寧滿族自治縣清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辛月紅說,現在污水的提標改造,出水標準已達到京標一標準,是市政污水里的最高標準。中水回用率可達35.7%,一部分用于礦山,很穩定,每天一萬一千立方,一部分用于垃圾焚燒,綠化澆灌,一部分用于消防、降塵等。有人問,用你處理過的這些水,一方得多少錢,他誠懇地說,這些水都是免費的,一點費用不用出。從他的語言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浸潤了潮河水的漢子,不但有著水一樣的胸懷,而且有著超于常人的責任心,作為綠水青山的踐行者,他一定因為環境得到改善而感到幸福與愉悅。
駐足豐寧幸福河湖水文化展廳,無論潮河中現身的黑鶴,還是水中嬉鬧的天鵝,抑或是歷史非遺中民間美術、音樂、文學、舞蹈、剪紙等文化遺產,無一不體現潮河流域高天厚土的豐蕪和這個多民族綜合體的智慧與靈動。尤其看到圖片和簡介上的蝴蝶舞,兒童站在“騎著”的肩膀或頭頂上,配合高難度的特技動作,一切只憑兒童和成人嫻熟的技巧配合,雖不在真實的現場,恍惚間自己是那只場景中的蝴蝶,飛舞起來驚心動魄。
回程的路,思緒蓬勃,大大的廣告牌,寫著“黃旗小米”字樣,年初,妹妹帶回一箱,想想曾經吃過的那碗皇室食用的“黃旗小米”圓潤的米粒,金黃的色澤,軟糯的口感,至今還唇齒留香。那“一碗面,萬滴汗”同樣是豐寧人樸實與勤勞的寫照,亦是潮河源頭血脈的傳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貧窮也好,木訥也罷,過潔凈的生活,一弦月落窗,總有你所愛的與愛你的暖意,水滋養著麥田,步入煙火,也總有你所守護或守護你的慈悲。潮河水也一樣負有使命,心懷慈愛,布施萬物。白鶴在它的岸邊休養生息。繁茂的枝葉,暖風中,花枝舉出燈盞,年過花甲的老婆婆走出來,以水為鏡,戴上年輕時的步搖,往事的風,緩緩而至。
(作者:成建文 推薦地區:承德)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
潮河行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12-06
六月的筆墨,綠意在車窗外流淌,蒲公英跟著,一方田埂,水波蕩漾,日子靜靜向前,生命的力量清晰可見。艾草繁茂的氣度,藍花棘豆的清愁,老榆樹綠髯下的禪意,一切源于水。一粒蟲,一棵草,時光流水叮咚,眼前一片蓬勃。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年一年過去,豐寧高原濕地,潮河水默默流著,人們守著綠色之河,勤勞耕作,哺育兒女。也許,風會吹老云朵,而世俗的平凡里,只要這樣門前的一條河,只要這樣的一場恒久相守便是幸福。
源頭該是這樣的:純凈、滋養地方,即使枯水季,涓涓細流中,朗潤萬物。風自由,鳥兒不驚,駐足,石縫的水線落下,很亮,像落在午夜夢回的琴弦。沿一條石板小路深入,靜便在無人處打開,感覺中,日子輕慢,風是一條線,將空氣中草香、樹香、花香縫起來,心便成了葉片上的一滴露珠,澄明且歡喜。這樣的時辰,靜的力量大于喧嘩,愜意大于疲憊,精神也像一株植物,飽滿而蔥蘢。
碑石立在源頭,一切有跡可循,它不但是一張將時間、地理位置、歷史文化、事跡貫穿起來的說明書,而且一樣填補著某種地標上含混不清的空白,那些紅色的文字就像潮河水的脈絡指引著人們思路中的麟角。
人和水都葆有初心,多少年也好,都要清澈。青山疊翠,紅瓦白墻在側,綠水鳴琴,白云悠悠飄浮,一切源于保護,一切源于治理。
曾經,無制約的伐木,過度農藥的殘余,牲畜無規劃的放養等等,一度使水資源嚴重污染,土地沙化,人們意識到這些時,治理并保護環境便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于是,生存的循環就是水的循環,保持每一滴水的純凈,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的家園需要干凈的環境,我們的牛羊需要豐茂的草場。生命的珍貴就是水的珍貴,豐寧人在“河長制”的構建中,通過政府主導,村級實施,保潔管理,村規約束等方式,建立垃圾定點倒放、河道清運、蓄水工程建立、防洪壩修建、污水處理再利用等一系列運營機制。用腳步丈量河段的長度,用心血滋潤干枯的河床,是豐寧人而且不只豐寧人長遠而任重的跋涉之路。
豐寧滿族自治縣清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辛月紅說,現在污水的提標改造,出水標準已達到京標一標準,是市政污水里的最高標準。中水回用率可達35.7%,一部分用于礦山,很穩定,每天一萬一千立方,一部分用于垃圾焚燒,綠化澆灌,一部分用于消防、降塵等。有人問,用你處理過的這些水,一方得多少錢,他誠懇地說,這些水都是免費的,一點費用不用出。從他的語言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浸潤了潮河水的漢子,不但有著水一樣的胸懷,而且有著超于常人的責任心,作為綠水青山的踐行者,他一定因為環境得到改善而感到幸福與愉悅。
駐足豐寧幸福河湖水文化展廳,無論潮河中現身的黑鶴,還是水中嬉鬧的天鵝,抑或是歷史非遺中民間美術、音樂、文學、舞蹈、剪紙等文化遺產,無一不體現潮河流域高天厚土的豐蕪和這個多民族綜合體的智慧與靈動。尤其看到圖片和簡介上的蝴蝶舞,兒童站在“騎著”的肩膀或頭頂上,配合高難度的特技動作,一切只憑兒童和成人嫻熟的技巧配合,雖不在真實的現場,恍惚間自己是那只場景中的蝴蝶,飛舞起來驚心動魄。
回程的路,思緒蓬勃,大大的廣告牌,寫著“黃旗小米”字樣,年初,妹妹帶回一箱,想想曾經吃過的那碗皇室食用的“黃旗小米”圓潤的米粒,金黃的色澤,軟糯的口感,至今還唇齒留香。那“一碗面,萬滴汗”同樣是豐寧人樸實與勤勞的寫照,亦是潮河源頭血脈的傳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貧窮也好,木訥也罷,過潔凈的生活,一弦月落窗,總有你所愛的與愛你的暖意,水滋養著麥田,步入煙火,也總有你所守護或守護你的慈悲。潮河水也一樣負有使命,心懷慈愛,布施萬物。白鶴在它的岸邊休養生息。繁茂的枝葉,暖風中,花枝舉出燈盞,年過花甲的老婆婆走出來,以水為鏡,戴上年輕時的步搖,往事的風,緩緩而至。
(作者:成建文 推薦地區:承德)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