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定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定州市2022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工作方案》。定州市現共有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022年,作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責任主體的定州市政府將帶領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持續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嚴格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全面推進和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重點任務,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提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依法依規深入排查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環境問題,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防控和應急能力,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方案》強調以持續改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提高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水平和強化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實現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為根本目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管理
嚴格按照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338-2018)等法規標準要求,依法依規做好劃定、撤銷和調整等動態管理工作。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和隔離防護建設
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HJ/T433)》,2022年底前完成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識標牌建設,并做好管理和維護工作。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環境問題排查整治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773-2015)等法規、標準和政策要求,開展“千噸萬人”和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對水源保護區內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養殖等問題,依法依規進行清理整治,綜合防治農藥化肥等面源污染,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全面保障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
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預警能力
科學制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計劃,健全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監控體系建設,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檢測設施裝備和監測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水質全指標分析監測能力,滿足水質監測需求,及時了解水質變化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加強飲用水供水全過程監管
完善飲用水供水安全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實行聯合執法,定期監測、評估飲用水水源、供水單位供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每季度向社會公開一次飲水安全狀況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加強飲用水水源風險防范
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環境狀況評估和基礎信息調查,對可能影響飲水安全的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要組織開展細致、徹底的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將可能影響水源水質安全的風險源全部列入檔案,強化監督管理,加強風險應急防控。編制、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逐步建立聯防聯控應急機制,儲備應急供水專項物資,配置移動式應急凈水設備,加強應急搶險專業隊伍建設。推進應急水源或備用水源建設,爭取實現多水源、跨區域聯網供水,確保特殊情況下一定時間內的生活用水需求。
加強宣傳和社會監督
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教育,通過多種方式提供政策解讀和業務咨詢,增強人民群眾對飲用水源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和監督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加強“12369”熱線、微信、網上舉報平臺建設,對群眾反映的水源地保護問題限期辦理、認真反饋,并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形成保護用水源安全的強大論氛圍。
飲用水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切實保障飲用水安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定州市將堅決擔當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全力保障飲水安全,推動全市飲用水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來源:定州生態環境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各地頭條 | 定州市多舉措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4-22
日前,定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定州市2022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工作方案》。定州市現共有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022年,作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責任主體的定州市政府將帶領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持續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嚴格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全面推進和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重點任務,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提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依法依規深入排查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環境問題,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防控和應急能力,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方案》強調以持續改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提高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水平和強化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實現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為根本目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管理
嚴格按照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338-2018)等法規標準要求,依法依規做好劃定、撤銷和調整等動態管理工作。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和隔離防護建設
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HJ/T433)》,2022年底前完成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識標牌建設,并做好管理和維護工作。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環境問題排查整治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773-2015)等法規、標準和政策要求,開展“千噸萬人”和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對水源保護區內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養殖等問題,依法依規進行清理整治,綜合防治農藥化肥等面源污染,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全面保障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
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預警能力
科學制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計劃,健全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監控體系建設,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檢測設施裝備和監測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水質全指標分析監測能力,滿足水質監測需求,及時了解水質變化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加強飲用水供水全過程監管
完善飲用水供水安全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實行聯合執法,定期監測、評估飲用水水源、供水單位供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每季度向社會公開一次飲水安全狀況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加強飲用水水源風險防范
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環境狀況評估和基礎信息調查,對可能影響飲水安全的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要組織開展細致、徹底的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將可能影響水源水質安全的風險源全部列入檔案,強化監督管理,加強風險應急防控。編制、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逐步建立聯防聯控應急機制,儲備應急供水專項物資,配置移動式應急凈水設備,加強應急搶險專業隊伍建設。推進應急水源或備用水源建設,爭取實現多水源、跨區域聯網供水,確保特殊情況下一定時間內的生活用水需求。
加強宣傳和社會監督
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教育,通過多種方式提供政策解讀和業務咨詢,增強人民群眾對飲用水源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和監督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加強“12369”熱線、微信、網上舉報平臺建設,對群眾反映的水源地保護問題限期辦理、認真反饋,并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形成保護用水源安全的強大論氛圍。
飲用水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切實保障飲用水安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定州市將堅決擔當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全力保障飲水安全,推動全市飲用水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來源:定州生態環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