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年,河北省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推進環境執法改革、優化執法方式,推行“智慧型、差異型、服務型”執法,拓展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遠程執法抽查系統等非現場監管方式,依托“大數據”精準篩查問題,不僅大幅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效減少了對企業的打擾,保障了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推行智慧型執法
按圖索驥查問題
“經濟開發區某印刷企業印刷機分表計電報警,請你們立刻進行核查。”近日,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智慧平臺工作人員根據報警信息,及時向當地執法人員推送情況。
為有效提升執法的智慧性、精準性、有效性,邯鄲市充分運用視頻監控、無人機、在線監測、分表計電等非現場執法監控手段,積極構建智慧執法平臺,每日推送污染物排放總量變化、管控措施落實、在線監測超標異常、重點企業停限產裝備視頻監控、重點用車單位門禁、鄉鎮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二氧化硫濃度區域排名、高值點位推送等11類信息。
“經檢查發現,該企業的印刷機下午進行正常生產,產生揮發性有機物廢氣,但14時至16時未按照規定運行廢氣處理裝置,涉嫌未按照規定使用VOCs治污設施,導致含揮發性有機廢氣直排,已進行立案查處。”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執法人員檢查結束后,及時將處理結果上報到邯鄲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
“我們已經形成‘智慧平臺發現問題—現場檢查處理—回饋結果’的閉路循環。”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執法支隊支隊長董秀立介紹,2021年,邯鄲通過智慧監管平臺,協助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6起,查處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企業在線造假案件10起。
無獨有偶,智慧平臺對鎖定區域污染源也功不可沒。“經現場核查,超標原因為垃圾燃燒不充分,已啟動燃燒器助燃,并督促企業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2021年12月27日13時39分,距收到“高值預警”問題線索僅1小時,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魏縣分局大氣污染防治專家組組長張朝振已將處理結果反饋完畢。
企業在線監測超標(異常)數據量大,逐一現場核查耗費人力物力,如何高效提升查辦效率邯鄲市一方面通過遠程質控提升數據準確性,對29家涉氣企業、46家涉水企業在線監測設備實施遠程質控,減少了異常數據產生;另一方面,邯鄲市全市執法系統通過“線上+線下、日常執法+大數據分析、調度+幫扶”等一系列方法,迅速將固定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系統推送的超標、異常數據降低50%以上,初步形成污染物自動監控設施穩定運行的工作局面,進一步提高了科技執法質量。
推行差異型執法
扶優汰劣助發展
“自從企業被評為A級后,不僅不用停限產了,各級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到現場檢查的頻次也明顯少了,企業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紅利,直接促進了經濟效益提升。”河北威達藍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學松高興地說,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個月后。
作為一家專注于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產品研發、生產、回收再生的高科技環保型企業,威達藍海幾年前受困于環保限產的壓力,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與研發力度,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其生產銷售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而冀南新區中材科技(邯鄲)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安環質量部經理郭強告訴記者,“我們企業2021年產品新增了兩個型號,產能擴大的背后正是環保治理帶來的收益。被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后,企業生產的連續性得到保證,接訂單、搞研發的底氣和信心更足了。”
據統計,邯鄲市共有4140家企業納入應急減排清單,561家企業納入生產調控范疇。邯鄲市嚴格按照企業環保績效實施差異化管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讓環保治理投入少或不投入的企業“干瞪眼”,投入多、治理效果好的企業少受限甚至不受限。
邯鄲市堅持動態調整,鼓勵先進、激勵后進,2021年,先后對企業生產調控比例進行了6次動態調整。提升環境監管正面清單效能,對納入正面清單的274個項目和企業全年不停產、不限產,少檢查、少打擾。
此外,邯鄲市還以稅收貢獻高、污染排放少、處于重要產業鏈環節的企業為重點,開展“升A晉B”績效提升幫扶行動。同時,深入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幫助企業查找并解決了一批環境問題隱患。
邯鄲市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幾年來,通過環保倒逼,全市產業優勢實現重構。2021年,邯鄲市推進“532”主導產業發展,即5個優勢產業、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兩個未來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省重點項目數量已連續5年居河北省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2%。
推行服務型執法
輕微違法可免罰
魏縣某環保有限公司焚燒爐排口廢氣,因超標情況發生非主觀故意且異常數據發生在豁免時限內,經集體審議,決定免予行政處罰,責令其立即改正。這是記者在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看到的一個案卷。
據了解,為規范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行為,邯鄲市堅持寬嚴相濟、過罰相當的原則,修訂完善了《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裁量標準》,限制自由裁量情形和幅度,確保同一事項相同情形同標準處罰、無差別執法。對輕微違法問題包容審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明確5種情節較輕的行為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12種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邯鄲市著力推行服務型執法,2021年,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重點問題,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鋼鐵焦化行業專項執法,嚴打在線造假,炭素行業幫扶,區域駐點解剖,涉VOCs、涉粉狀物料、涉水、涉固廢等交叉執法專項幫扶行動30余個,有效提升了企業環境治理水平。
2021年10月7日18時至10月9日24時期間,邯鄲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未按照邯鄲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實施不利氣象條件重點行業精準管控的通知》要求執行生產管控,邯鄲市對該企業給予立案高限處罰,進一步加嚴其原定的10月份生產調控措施。
對合法企業保護,對輕微違法問題包容審慎,而對存在臺賬造假、規避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等問題的企業,邯鄲市堅持從嚴從重從快處罰;對弄虛作假、在線造假的企業,一律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伙同造假的第三方運維公司,一律列入“黑名單”,清出邯鄲市場。
其中,對涉縣某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北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啟動按日連續處罰,分別罰款1155萬元和660萬元,有力震懾了違法排污行為。
一系列執法改革,有力保障了邯鄲市生態環境質量,尤其是大氣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邯鄲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81,在全國168個城市中倒排第十五位,實現“退后十”目標,同比下降19.8%;全市優良天為245天,同比增加21天。
來源:中國環境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各地頭條 | 邯鄲拓展非現場監管方式,推行“智慧型、差異型、服務型”執法 效率更高 打擾更少 空氣更好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2-22
剛剛過去的一年,河北省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推進環境執法改革、優化執法方式,推行“智慧型、差異型、服務型”執法,拓展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遠程執法抽查系統等非現場監管方式,依托“大數據”精準篩查問題,不僅大幅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效減少了對企業的打擾,保障了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推行智慧型執法
按圖索驥查問題
“經濟開發區某印刷企業印刷機分表計電報警,請你們立刻進行核查。”近日,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智慧平臺工作人員根據報警信息,及時向當地執法人員推送情況。
為有效提升執法的智慧性、精準性、有效性,邯鄲市充分運用視頻監控、無人機、在線監測、分表計電等非現場執法監控手段,積極構建智慧執法平臺,每日推送污染物排放總量變化、管控措施落實、在線監測超標異常、重點企業停限產裝備視頻監控、重點用車單位門禁、鄉鎮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二氧化硫濃度區域排名、高值點位推送等11類信息。
“經檢查發現,該企業的印刷機下午進行正常生產,產生揮發性有機物廢氣,但14時至16時未按照規定運行廢氣處理裝置,涉嫌未按照規定使用VOCs治污設施,導致含揮發性有機廢氣直排,已進行立案查處。”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執法人員檢查結束后,及時將處理結果上報到邯鄲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
“我們已經形成‘智慧平臺發現問題—現場檢查處理—回饋結果’的閉路循環。”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執法支隊支隊長董秀立介紹,2021年,邯鄲通過智慧監管平臺,協助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6起,查處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企業在線造假案件10起。
無獨有偶,智慧平臺對鎖定區域污染源也功不可沒。“經現場核查,超標原因為垃圾燃燒不充分,已啟動燃燒器助燃,并督促企業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2021年12月27日13時39分,距收到“高值預警”問題線索僅1小時,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魏縣分局大氣污染防治專家組組長張朝振已將處理結果反饋完畢。
企業在線監測超標(異常)數據量大,逐一現場核查耗費人力物力,如何高效提升查辦效率邯鄲市一方面通過遠程質控提升數據準確性,對29家涉氣企業、46家涉水企業在線監測設備實施遠程質控,減少了異常數據產生;另一方面,邯鄲市全市執法系統通過“線上+線下、日常執法+大數據分析、調度+幫扶”等一系列方法,迅速將固定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系統推送的超標、異常數據降低50%以上,初步形成污染物自動監控設施穩定運行的工作局面,進一步提高了科技執法質量。
推行差異型執法
扶優汰劣助發展
“自從企業被評為A級后,不僅不用停限產了,各級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到現場檢查的頻次也明顯少了,企業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紅利,直接促進了經濟效益提升。”河北威達藍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學松高興地說,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個月后。
作為一家專注于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產品研發、生產、回收再生的高科技環保型企業,威達藍海幾年前受困于環保限產的壓力,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與研發力度,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其生產銷售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而冀南新區中材科技(邯鄲)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安環質量部經理郭強告訴記者,“我們企業2021年產品新增了兩個型號,產能擴大的背后正是環保治理帶來的收益。被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后,企業生產的連續性得到保證,接訂單、搞研發的底氣和信心更足了。”
據統計,邯鄲市共有4140家企業納入應急減排清單,561家企業納入生產調控范疇。邯鄲市嚴格按照企業環保績效實施差異化管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讓環保治理投入少或不投入的企業“干瞪眼”,投入多、治理效果好的企業少受限甚至不受限。
邯鄲市堅持動態調整,鼓勵先進、激勵后進,2021年,先后對企業生產調控比例進行了6次動態調整。提升環境監管正面清單效能,對納入正面清單的274個項目和企業全年不停產、不限產,少檢查、少打擾。
此外,邯鄲市還以稅收貢獻高、污染排放少、處于重要產業鏈環節的企業為重點,開展“升A晉B”績效提升幫扶行動。同時,深入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幫助企業查找并解決了一批環境問題隱患。
邯鄲市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幾年來,通過環保倒逼,全市產業優勢實現重構。2021年,邯鄲市推進“532”主導產業發展,即5個優勢產業、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兩個未來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省重點項目數量已連續5年居河北省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2%。
推行服務型執法
輕微違法可免罰
魏縣某環保有限公司焚燒爐排口廢氣,因超標情況發生非主觀故意且異常數據發生在豁免時限內,經集體審議,決定免予行政處罰,責令其立即改正。這是記者在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看到的一個案卷。
據了解,為規范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行為,邯鄲市堅持寬嚴相濟、過罰相當的原則,修訂完善了《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裁量標準》,限制自由裁量情形和幅度,確保同一事項相同情形同標準處罰、無差別執法。對輕微違法問題包容審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明確5種情節較輕的行為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12種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邯鄲市著力推行服務型執法,2021年,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重點問題,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鋼鐵焦化行業專項執法,嚴打在線造假,炭素行業幫扶,區域駐點解剖,涉VOCs、涉粉狀物料、涉水、涉固廢等交叉執法專項幫扶行動30余個,有效提升了企業環境治理水平。
2021年10月7日18時至10月9日24時期間,邯鄲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未按照邯鄲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實施不利氣象條件重點行業精準管控的通知》要求執行生產管控,邯鄲市對該企業給予立案高限處罰,進一步加嚴其原定的10月份生產調控措施。
對合法企業保護,對輕微違法問題包容審慎,而對存在臺賬造假、規避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等問題的企業,邯鄲市堅持從嚴從重從快處罰;對弄虛作假、在線造假的企業,一律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伙同造假的第三方運維公司,一律列入“黑名單”,清出邯鄲市場。
其中,對涉縣某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北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啟動按日連續處罰,分別罰款1155萬元和660萬元,有力震懾了違法排污行為。
一系列執法改革,有力保障了邯鄲市生態環境質量,尤其是大氣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邯鄲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81,在全國168個城市中倒排第十五位,實現“退后十”目標,同比下降19.8%;全市優良天為245天,同比增加21天。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