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重點用車單位門禁系統可自動識別超標車輛。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河北省邯鄲市以技防建設為突破口,創新舉措,通過建設兩個監管平臺,深化三方面監管,推進四個創新,實現了移動源鏈條式、智能化、全方位治理,摸索出了一條移動源管控的新路子。
推進智慧監管,建成“兩個平臺”
近日,一輛轎車在魏縣北環路上疾馳而過。路邊的顯示屏上,車輛的車牌信息、尾氣檢測信息隨之顯現。這是邯鄲市移動源智慧監管的一個縮影。
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專職副書記尚萬雷告訴記者,“邯鄲市作為移動源污染防治試點,自2019年起,以全面監督和精準執法為核心,著手推進全市移動源智慧管控平臺建設。”
建設智慧管控平臺。邯鄲市先后整合了重型柴油貨車遠程在線監控OBD系統、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系統、遙感監測及黑煙抓拍系統、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管系統、重點用車企業門禁系統5類系統,初步實現全市各類移動源污染數據的整合分析和共享互通,為精準執法提供了數據支撐。
與此同時,邯鄲開始建設環境執法平臺。邯鄲市建成前端移動執法終端、后臺支撐、數據展示3個系統,實現企業、個人、管理、執法4類端口共用,為企業內控及車輛管理提供數據,為車主推送車輛實時排放信息,為基層執法人員提供線索支持。
“兩個平臺數據共享,有效提升了移動源污染監管執法效率。例如,邯鄲市安裝了186套黑煙抓拍設備、36套固定和8套移動遙感監測設備,基本實現了重點道路監測全覆蓋,在全國率先探索黑煙抓拍超標車輛處罰機制并順利運行。”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污染防治處處長張建召舉例說,“我們通過遙感系統抓拍到冒黑煙車輛,交由交警部門判斷,對判定為超標的車輛,在處以經濟處罰的同時,將車輛信息錄入重點用車企業門禁系統和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檢驗系統,車輛在經過企業門禁系統時將不予抬桿通行,維修達標后,車輛才能解鎖審車。”
強化“三個監管”,實現各鏈條全覆蓋
兩個平臺建成后,邯鄲市緊盯全市16.5萬輛柴油貨車、1.94萬臺非道路移動機械、74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3個方面,統籌兼顧,強化管理,實現了各鏈條監管全覆蓋。
公安部門負責攔車,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尾氣檢測,交通部門負責超標處罰。在邯鄲市邯大路入口綜合服務區,記者看到3個部門緊密配合,對過往車輛開展綜合檢查。
這是邯鄲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的一個縮影,以入市口6個綜合服務區為載體,邯鄲對所有入市貨運車輛全部實行大車沖洗、尾氣檢測、超限治理一站式檢查。依法強化柴油貨車監管,邯鄲多部門聯合開展入企抽測,嚴查違規使用國Ⅳ及以下柴油貨車。2021年,邯鄲市共對13萬余輛柴油貨車實施尾氣檢測,對2355輛尾氣超標等違規車輛處罰47萬余元,處罰金額位居河北省第二位。
“我保證企業所用運輸貨車都是國Ⅴ以上車輛,企業重型柴油車污染防治和達標排放有人管、有人負責,安裝電子門禁系統,禁止不符合要求的車輛進出……”這是邯鄲市重點用車單位負責人簽署的一份綠色運輸承諾書。
“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我們將日用重型貨車10輛以上的158家企事業單位劃定為重點用車單位,實行重點監管,要求其簽訂綠色運輸承諾書,鼓勵他們提高排放標準,減少污染排放。”張建召介紹說。
非道路機械無牌照、無底數、無人管、排放量大,曾是監管真空。
2021年,邯鄲對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開展登記編碼工作,全市19402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全部登記編碼,納入平臺監管。強化部門聯動,實行“一點多查”。邯鄲市組織開展低排區內國三以下排放標準、未登記編碼、未達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三個清除”行動,2021年對162臺未達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處罰96.2萬元。
為了強化對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管,邯鄲市創新制定分級評定標準,區分4個等級實施差別化監管。強化平臺巡查,特別是對有超標記錄、外地登記和運營5年以上老舊柴油車輛,利用平臺對檢測視頻、數據、報告抽查率在85%以上,確保規范檢測。
通過溯源倒查超標車輛、每月現場檢查等方式,依法對出具虛假報告等弄虛作假行為的檢驗機構責任實施降級并處罰。2021年對5家問題檢驗機構處罰23.6萬元。
推進“四個創新”,有效提升監管效能
“您的車輛尾氣排放標準為國Ⅴ,正常放行通過。”
記者近日在成安縣正大制管有限公司門口看到,大貨車進出時,門口的智能交通控制器自動“把關”,以控制車輛進入。
張建召介紹:“邯鄲市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重點用車單位門禁智能化改造。具體來說,就是在企業原有門禁基礎上,全部增加智能交通控制器和道閘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并上傳至管控平臺,與數據庫比對,對不符合要求或未達標車輛不予抬桿通行,從而實現智能化管控。”
創新制定實施加油站分級管理制度。邯鄲市從證照材料、聯網情況、臺賬管理、設備維護等4方面對加油站評定4個等級,實行差別化管控,對等級較差加油站進行重點監管;通過加強監管,對油氣回收裝置不正常運行的73家加油站實施處罰,處罰金額達155.2萬元。
創新開發應用移動源執法APP。邯鄲市移動源執法APP于2021年3月份投入試運。執法人員通過手機,現場即可對超標車輛完成平臺登記,并實施處罰處理,極大提高了尾氣排放監管工作效率。
創新規劃建設道路交通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在重點區域及主要道路,建設10個道路交通空氣質量監測站,建成后,可實時分析過往車輛尾氣排放狀況,精準溯源識別,有效提高移動源監管針對性。
邯鄲多措并舉治理移動源污染,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邯鄲市氮氧化物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改善率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五,成效明顯。
來源:中國環境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各地頭條| “黑煙車”上路將處處受限——邯鄲全鏈條強化移動源管控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2-08
圖為重點用車單位門禁系統可自動識別超標車輛。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河北省邯鄲市以技防建設為突破口,創新舉措,通過建設兩個監管平臺,深化三方面監管,推進四個創新,實現了移動源鏈條式、智能化、全方位治理,摸索出了一條移動源管控的新路子。
推進智慧監管,建成“兩個平臺”
近日,一輛轎車在魏縣北環路上疾馳而過。路邊的顯示屏上,車輛的車牌信息、尾氣檢測信息隨之顯現。這是邯鄲市移動源智慧監管的一個縮影。
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專職副書記尚萬雷告訴記者,“邯鄲市作為移動源污染防治試點,自2019年起,以全面監督和精準執法為核心,著手推進全市移動源智慧管控平臺建設。”
建設智慧管控平臺。邯鄲市先后整合了重型柴油貨車遠程在線監控OBD系統、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系統、遙感監測及黑煙抓拍系統、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管系統、重點用車企業門禁系統5類系統,初步實現全市各類移動源污染數據的整合分析和共享互通,為精準執法提供了數據支撐。
與此同時,邯鄲開始建設環境執法平臺。邯鄲市建成前端移動執法終端、后臺支撐、數據展示3個系統,實現企業、個人、管理、執法4類端口共用,為企業內控及車輛管理提供數據,為車主推送車輛實時排放信息,為基層執法人員提供線索支持。
“兩個平臺數據共享,有效提升了移動源污染監管執法效率。例如,邯鄲市安裝了186套黑煙抓拍設備、36套固定和8套移動遙感監測設備,基本實現了重點道路監測全覆蓋,在全國率先探索黑煙抓拍超標車輛處罰機制并順利運行。”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污染防治處處長張建召舉例說,“我們通過遙感系統抓拍到冒黑煙車輛,交由交警部門判斷,對判定為超標的車輛,在處以經濟處罰的同時,將車輛信息錄入重點用車企業門禁系統和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檢驗系統,車輛在經過企業門禁系統時將不予抬桿通行,維修達標后,車輛才能解鎖審車。”
強化“三個監管”,實現各鏈條全覆蓋
兩個平臺建成后,邯鄲市緊盯全市16.5萬輛柴油貨車、1.94萬臺非道路移動機械、74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3個方面,統籌兼顧,強化管理,實現了各鏈條監管全覆蓋。
公安部門負責攔車,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尾氣檢測,交通部門負責超標處罰。在邯鄲市邯大路入口綜合服務區,記者看到3個部門緊密配合,對過往車輛開展綜合檢查。
這是邯鄲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的一個縮影,以入市口6個綜合服務區為載體,邯鄲對所有入市貨運車輛全部實行大車沖洗、尾氣檢測、超限治理一站式檢查。依法強化柴油貨車監管,邯鄲多部門聯合開展入企抽測,嚴查違規使用國Ⅳ及以下柴油貨車。2021年,邯鄲市共對13萬余輛柴油貨車實施尾氣檢測,對2355輛尾氣超標等違規車輛處罰47萬余元,處罰金額位居河北省第二位。
“我保證企業所用運輸貨車都是國Ⅴ以上車輛,企業重型柴油車污染防治和達標排放有人管、有人負責,安裝電子門禁系統,禁止不符合要求的車輛進出……”這是邯鄲市重點用車單位負責人簽署的一份綠色運輸承諾書。
“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我們將日用重型貨車10輛以上的158家企事業單位劃定為重點用車單位,實行重點監管,要求其簽訂綠色運輸承諾書,鼓勵他們提高排放標準,減少污染排放。”張建召介紹說。
非道路機械無牌照、無底數、無人管、排放量大,曾是監管真空。
2021年,邯鄲對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開展登記編碼工作,全市19402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全部登記編碼,納入平臺監管。強化部門聯動,實行“一點多查”。邯鄲市組織開展低排區內國三以下排放標準、未登記編碼、未達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三個清除”行動,2021年對162臺未達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處罰96.2萬元。
為了強化對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管,邯鄲市創新制定分級評定標準,區分4個等級實施差別化監管。強化平臺巡查,特別是對有超標記錄、外地登記和運營5年以上老舊柴油車輛,利用平臺對檢測視頻、數據、報告抽查率在85%以上,確保規范檢測。
通過溯源倒查超標車輛、每月現場檢查等方式,依法對出具虛假報告等弄虛作假行為的檢驗機構責任實施降級并處罰。2021年對5家問題檢驗機構處罰23.6萬元。
推進“四個創新”,有效提升監管效能
“您的車輛尾氣排放標準為國Ⅴ,正常放行通過。”
記者近日在成安縣正大制管有限公司門口看到,大貨車進出時,門口的智能交通控制器自動“把關”,以控制車輛進入。
張建召介紹:“邯鄲市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重點用車單位門禁智能化改造。具體來說,就是在企業原有門禁基礎上,全部增加智能交通控制器和道閘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并上傳至管控平臺,與數據庫比對,對不符合要求或未達標車輛不予抬桿通行,從而實現智能化管控。”
創新制定實施加油站分級管理制度。邯鄲市從證照材料、聯網情況、臺賬管理、設備維護等4方面對加油站評定4個等級,實行差別化管控,對等級較差加油站進行重點監管;通過加強監管,對油氣回收裝置不正常運行的73家加油站實施處罰,處罰金額達155.2萬元。
創新開發應用移動源執法APP。邯鄲市移動源執法APP于2021年3月份投入試運。執法人員通過手機,現場即可對超標車輛完成平臺登記,并實施處罰處理,極大提高了尾氣排放監管工作效率。
創新規劃建設道路交通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在重點區域及主要道路,建設10個道路交通空氣質量監測站,建成后,可實時分析過往車輛尾氣排放狀況,精準溯源識別,有效提高移動源監管針對性。
邯鄲多措并舉治理移動源污染,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邯鄲市氮氧化物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改善率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五,成效明顯。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