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河北生態環境發布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河北生態環境發布

各地頭條 | 廊坊:藍天相伴向未來

發布日期:2022-01-15 18:42 信息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2021年,藍天已成為廊坊市民清晨推窗即見的“第一眼福利”,這也是廊坊人對良好生態環境最“置頂”的獲得感。

過去的一年,在廊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強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舉刷新了“十四五”開局之年大氣環境質量應考新數據:2021年,廊坊市PM2.5濃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超過年度目標任務(同比下降3%)8.9個百分點;優良天數264天,同比增加12天,超過年度目標任務(同比增加3天)9天;重污染天數6天,同比減少5天,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空氣質量達到有監控數據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這是廊坊市交出的一份靚麗成績單。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廊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扎實實施首都環境生態護城河工程的目標引領;離不開落實精準治理、精準防控、精準執法的創新舉措;更離不開全市人民對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真情參與。

秋冬防霧霾,夏季防臭氧。“明明推開窗戶看到藍天,為什么監測數據卻顯示是污染天氣”,每到夏季,市民總有這樣的疑惑。天氣晴好卻是污染天,這其實是臭氧污染在“作怪”。臭氧污染已成為廊坊市夏季大氣污染的首要因素。

針對夏季臭氧污染影響較大的現實,廊坊市超前安排、提前部署,召開專家研討會、制定指導手冊、落實差異化管控、“夏病冬治”開展“一廠一策”。謀劃實施了差異化錯時生產、差異化減排限排、差異化深度治理、差異化執法監管和差異化資金獎補“五個差異化”激勵舉措,從而有效調動了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深度治理積極性,使得全市1600余家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實現了由低端循環向高端躍進的治理成果。2021年廊坊市臭氧濃度1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實現連續下降,因臭氧污染損失的優良天45天,較2020年大幅減少24天。

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是一場硬仗、苦仗,不能有絲毫松懈。下一步,廊坊市本著目標定量化、措施精細化、治理協同化、管理差異化的原則,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結合各地實際提前謀劃有力有效的管控措施,確保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實效,不斷提升藍天的“含金量”。

聚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2021年廊坊市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上深挖減排潛力。2021年初制定的40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實現污染深度減排。2家燃煤電廠實現超凈排放,4家重點行業企業完成深度治理,264家涉VOCs排放企業完成深度治理或源頭替代,32座工業窯爐完成深度治理,49臺生物質鍋爐完成提標改造,持續提升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持續強化機動車污染管控,10523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實現全面淘汰,推廣新能源汽車198輛,路檢路查、入戶抽查柴油車21.7萬輛次。深入開展“六塵共治”,分析季節性氣候特點,不斷掌握PM10數據和降塵量季節性變化規律,綜合運用平臺監管、走航監測、執法檢查等多種手段開展揚塵污染治理。開展散煤復燃專項檢查,持續加強散煤管控,常態化開展秸稈垃圾露天禁燒、餐飲油煙管控、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專項行動,全面降低本地污染排放,有力推進了空氣質量改善。

持續強化制度保障機制,確保各項管控措施落實、落地,實現深度減排。堅持大氣污染防治周通報制度,對各縣(市、區)、廊坊開發區空氣質量及年度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周通報;對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的縣(市、區)、鄉鎮落后原因進行分析,在“藍天行動工作群”“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群”“全市鄉鎮辦和園區工作群”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群予以調度通報,全市上下形成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常態工作格局。

廊坊市把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協同防控作為謀求本地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和在“十四五”期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主要舉措之一。無論是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擴散還是防控形勢艱巨時段,廊坊市始終做到精準防控不松懈,協同防控不松勁,持續攻堅不打折。

無論是夏季還是秋冬季,每當遇有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產生,廊坊市都率先請專家小組提前會診分析本地及周邊城市污染源排放情況,并及時啟動相應級別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則,對全市4855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績效分級管理,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實施差異化精準減排,鼓勵更多企業通過提升污染治理水平進入應急“保險箱”,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聯防聯控”和廊坊市重污染天氣“削峰降級”作貢獻。

當前,秋冬季重點時段空氣質量保障是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取暖季燃煤鍋爐污染排放是最大排放源。在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的前提下,為最大程度助力燃煤供熱企業持續實現超低排放,市大氣辦聯合相關部門,在全市35個燃煤鍋爐供熱站點,共派駐105名駐廠監督管理員,為35家企業逐一量身定制了相關技術指導手冊,對駐廠員開展培訓指導,在供暖季期間實行輪流值班,24小時在位值守。

廊坊市還探索總結出了準確鎖源、展開執法行動、督辦整改查處、公開曝光污染問題、反饋相關情況的“五步執法模式”,實現迅速控制污染源,不僅有效提升了精準執法監管效能,而且有力克服了環境執法監管的盲目性,最大程度釋放了“放管服”改革效力。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面對“十四五”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新目標、新挑戰、新要求,聚焦空氣質量達標、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的目標任務,當前廊坊市臭氧和揚塵問題未得到根本性解決,減排潛力逐年收窄,新增污染源量大,空氣質量大幅改善難度加大的嚴峻挑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總要求,在嚴格落實2021~2022年秋冬季35項重點工作的同時,深挖減排潛力。在常態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的基礎上,從第一季度起深入打好重點時段空氣質量保障攻堅戰、重污染天氣應對防控戰、臭氧污染防控突破戰、揚塵污染治理持久戰、機動車污染治理管控戰、常態化污染治理協同戰,全面推進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一系列科學有效、精準到位、擲地有聲的舉措,構筑起一道道堅固的大氣污染治理屏障,通過守正創新、精準治理、精準防控、精準執法、持續發力,藍天必將成為廊坊人在新征程上的最美背景。

來源:廊坊生態環境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生態環境發布

2021年,藍天已成為廊坊市民清晨推窗即見的“第一眼福利”,這也是廊坊人對良好生態環境最“置頂”的獲得感。

過去的一年,在廊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強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舉刷新了“十四五”開局之年大氣環境質量應考新數據:2021年,廊坊市PM2.5濃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超過年度目標任務(同比下降3%)8.9個百分點;優良天數264天,同比增加12天,超過年度目標任務(同比增加3天)9天;重污染天數6天,同比減少5天,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空氣質量達到有監控數據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這是廊坊市交出的一份靚麗成績單。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廊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扎實實施首都環境生態護城河工程的目標引領;離不開落實精準治理、精準防控、精準執法的創新舉措;更離不開全市人民對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真情參與。

秋冬防霧霾,夏季防臭氧。“明明推開窗戶看到藍天,為什么監測數據卻顯示是污染天氣”,每到夏季,市民總有這樣的疑惑。天氣晴好卻是污染天,這其實是臭氧污染在“作怪”。臭氧污染已成為廊坊市夏季大氣污染的首要因素。

針對夏季臭氧污染影響較大的現實,廊坊市超前安排、提前部署,召開專家研討會、制定指導手冊、落實差異化管控、“夏病冬治”開展“一廠一策”。謀劃實施了差異化錯時生產、差異化減排限排、差異化深度治理、差異化執法監管和差異化資金獎補“五個差異化”激勵舉措,從而有效調動了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深度治理積極性,使得全市1600余家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實現了由低端循環向高端躍進的治理成果。2021年廊坊市臭氧濃度1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實現連續下降,因臭氧污染損失的優良天45天,較2020年大幅減少24天。

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是一場硬仗、苦仗,不能有絲毫松懈。下一步,廊坊市本著目標定量化、措施精細化、治理協同化、管理差異化的原則,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結合各地實際提前謀劃有力有效的管控措施,確保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實效,不斷提升藍天的“含金量”。

聚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2021年廊坊市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上深挖減排潛力。2021年初制定的40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實現污染深度減排。2家燃煤電廠實現超凈排放,4家重點行業企業完成深度治理,264家涉VOCs排放企業完成深度治理或源頭替代,32座工業窯爐完成深度治理,49臺生物質鍋爐完成提標改造,持續提升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持續強化機動車污染管控,10523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實現全面淘汰,推廣新能源汽車198輛,路檢路查、入戶抽查柴油車21.7萬輛次。深入開展“六塵共治”,分析季節性氣候特點,不斷掌握PM10數據和降塵量季節性變化規律,綜合運用平臺監管、走航監測、執法檢查等多種手段開展揚塵污染治理。開展散煤復燃專項檢查,持續加強散煤管控,常態化開展秸稈垃圾露天禁燒、餐飲油煙管控、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專項行動,全面降低本地污染排放,有力推進了空氣質量改善。

持續強化制度保障機制,確保各項管控措施落實、落地,實現深度減排。堅持大氣污染防治周通報制度,對各縣(市、區)、廊坊開發區空氣質量及年度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周通報;對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的縣(市、區)、鄉鎮落后原因進行分析,在“藍天行動工作群”“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群”“全市鄉鎮辦和園區工作群”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群予以調度通報,全市上下形成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常態工作格局。

廊坊市把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協同防控作為謀求本地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和在“十四五”期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主要舉措之一。無論是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擴散還是防控形勢艱巨時段,廊坊市始終做到精準防控不松懈,協同防控不松勁,持續攻堅不打折。

無論是夏季還是秋冬季,每當遇有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產生,廊坊市都率先請專家小組提前會診分析本地及周邊城市污染源排放情況,并及時啟動相應級別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則,對全市4855家重點行業企業實施績效分級管理,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實施差異化精準減排,鼓勵更多企業通過提升污染治理水平進入應急“保險箱”,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聯防聯控”和廊坊市重污染天氣“削峰降級”作貢獻。

當前,秋冬季重點時段空氣質量保障是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取暖季燃煤鍋爐污染排放是最大排放源。在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的前提下,為最大程度助力燃煤供熱企業持續實現超低排放,市大氣辦聯合相關部門,在全市35個燃煤鍋爐供熱站點,共派駐105名駐廠監督管理員,為35家企業逐一量身定制了相關技術指導手冊,對駐廠員開展培訓指導,在供暖季期間實行輪流值班,24小時在位值守。

廊坊市還探索總結出了準確鎖源、展開執法行動、督辦整改查處、公開曝光污染問題、反饋相關情況的“五步執法模式”,實現迅速控制污染源,不僅有效提升了精準執法監管效能,而且有力克服了環境執法監管的盲目性,最大程度釋放了“放管服”改革效力。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面對“十四五”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新目標、新挑戰、新要求,聚焦空氣質量達標、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的目標任務,當前廊坊市臭氧和揚塵問題未得到根本性解決,減排潛力逐年收窄,新增污染源量大,空氣質量大幅改善難度加大的嚴峻挑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總要求,在嚴格落實2021~2022年秋冬季35項重點工作的同時,深挖減排潛力。在常態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的基礎上,從第一季度起深入打好重點時段空氣質量保障攻堅戰、重污染天氣應對防控戰、臭氧污染防控突破戰、揚塵污染治理持久戰、機動車污染治理管控戰、常態化污染治理協同戰,全面推進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一系列科學有效、精準到位、擲地有聲的舉措,構筑起一道道堅固的大氣污染治理屏障,通過守正創新、精準治理、精準防控、精準執法、持續發力,藍天必將成為廊坊人在新征程上的最美背景。

來源:廊坊生態環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