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河北生態環境發布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河北生態環境發布

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發布日期:2022-01-10 20:22 信息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關于印發《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

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部門:

為落實生態環境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環綜合〔2021〕43號),推動各項措施落地實施,現將《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12月24日

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是重要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真實、準確、完整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是推進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礎。為推動生態環境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落實落地,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聚焦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公眾健康、守護公民利益、規范企業環境行為,壓實企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法定義務,建立健全部門聯動、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強化行政監管和社會監督,加強法治化建設,形成企業自律、管理有效、監督嚴格、支撐有力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企業自律、管理有效、監督嚴格、支撐有力的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基本形成,企業依法按時、如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多方協作共管機制有效運行,監督處罰措施嚴格執行,法治建設不斷完善,技術規范體系支撐有力,社會公眾參與度明顯上升。

三、主要任務

(一)夯實工作基礎,健全規范要求

1.建立企業名單。市級(包括定州市、辛集市和雄安新區,以下不再列出)生態環境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生態環境部要求,將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以及法律法規等規定應當開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納入本行政區域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企業名單每年3月底前,在當地政府網站上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后,并及時向社會公開。市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更新工作,有新增符合要求納入名單的企業,應將其納入下一年度企業名單。涉及有關中央管理企業所屬企業的,由所在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將其納入名單。對不按規定確定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地方生態環境等部門,依法依規追究責任。(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以下均需各市黨委、政府、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明確披露內容。列入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重點排污單位依法披露以下內容:企業基本信息(包括企業生產和環保等方面的基礎信息)、環境管理信息(包括生態環境行政許可、重點污染物減排、環境保護稅、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保信用評價等方面信息)、污染物產生、治理與排放信息(包括污染防治設施、污染物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產生、貯存、流向和利用處置,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等方面信息)、碳排放信息、生態環境應急信息(包括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等方面信息)、生態環境違法信息、本年度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包括企業生態環境相關行政許可事項變更原因、受到環境行政處罰或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具體內容)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環境信息。在披露上述信息的基礎上,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名單的企業還應披露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原因、實施情況、評估與驗收結果等信息,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還應披露融資情況及融資所投項目的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影響和保護等相關信息。涉及國家安全政策、國家秘密、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商業秘密的環境信息,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涉及重大環境信息披露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請示報告。(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3.逐步完善披露形式。企業應采用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查詢的方式,及時自行開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同時,通過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編制、發布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和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做到信息集中、完備、可查。屬于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應當在年報等相關報告中依法依規披露企業環境信息。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持續披露企業環境信息。(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4.強化企業內部環境信息管理。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規范工作規程,明確工作責任,建立準確完善的環境信息管理臺賬,妥善保存相關原始記錄。企業披露環境信息所使用的相關數據及表述應當符合環境監測、環境統計等方面的標準和規范要求,優先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監測數據、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數據等,科學統計歸集環境信息。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二)推進協同共管,健全監督機制

5.加強披露行業管理。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管理,協調各有關部門做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相關工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納入綠色制造評價體系,鼓勵綠色制造企業編制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省、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督促所監管企業做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樹立行業標桿。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在金融風險管控體系、綠色金融改革等工作中,督促相關市場主體履行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義務。鼓勵行業協會指導會員企業做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6.健全環境信息共享。省、市生態環境部門依托政府網站或者其他信息平臺,建立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同時,加強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與排污許可平臺等生態環境相關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避免企業重復填報。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集中公布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及監督執法結果等信息,供社會公眾免費查詢。企業相關環境信息可共享至同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實現相關信息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每年將上一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情況上報省生態環境廳,省生態環境廳每年將全省相關情況上報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服務辦、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7.加強披露協同監管。加強信息披露與執法機制一體化建設,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將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納入監督執法,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加強監督,及時受理社會公眾舉報,依法查處并公開企業未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行為。依法落實嚴懲重罰機制,對環境信息披露不及時、不規范、不準確的企業,督促其及時補充披露環境信息,并依法依規追究責任。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加強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專門監督。各部門充分利用有關工作信息和共享信息,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監督能力。(省檢察院、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8.加強企業信用監督。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本行政區域內相關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納入企業信用管理,作為評價企業信用的重要指標,并將企業違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的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記錄。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強化環境信息披露結果的應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強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鼓勵市場評級機構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納入發債企業信用評級與跟蹤評級指標。有關部門依據企業信用狀況,依法依規實施分級分類監管。(省生態環境廳、省政務服務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9.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進行監督。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的違法行為,接受舉報的生態環境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核實處理,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鼓勵企業以開放日、環境教育體驗場所、環保課堂等形式接受公眾監督。(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三)推進法治化建設,增強保障能力

10.完善相關制度規范。省司法行政部門對部門報送省政府審議涉及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相關法規規章草案進行嚴格審查,推動在法規規章制(修)訂過程中健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規定。省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在相關行業規范條件執行中監督實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在出臺規范管理企業公司市場行為的有關文件時,嚴格落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相關要求。市級人民政府可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地方性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規章制度。(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負責)

11.落實企業守法義務。省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推行“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加大對管理服務對象普法力度,提高企業責任意識和守法意識。強化企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強制性約束,加大對環境信息弄虛作假、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企業未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或者披露的環境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等情形,致使利益相關者遭受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12.鼓勵社會提供專業服務。不斷完善第三方機構參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工作要求與規范,加強市場引導和監管,鼓勵咨詢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第三方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信息披露市場服務,對披露的環境信息及相關內容提供合規的咨詢服務。(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負責)

四、保障措施

13.壓實屬地責任。各市、縣(市、區)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層層壓實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強化經費保障,定期督促調度,確保改革舉措落實落地。

14.加強部門協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政策協調和協同聯動,按照職責分工,統籌推進改革任務。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督導調研,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適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要及時總結工作中涌現的先進經驗、先進典型,利用各種方式宣傳推廣。

15.強化工作指導。對國家部委制定的相關政策,省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抓好落實,確保改革任務順利推進。根據國家有關要求,認真開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評估工作。

有關事業單位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參照本方案相關規定實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生態環境發布

關于印發《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

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部門:

為落實生態環境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環綜合〔2021〕43號),推動各項措施落地實施,現將《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12月24日

河北省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是重要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真實、準確、完整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是推進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礎。為推動生態環境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落實落地,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聚焦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公眾健康、守護公民利益、規范企業環境行為,壓實企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法定義務,建立健全部門聯動、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強化行政監管和社會監督,加強法治化建設,形成企業自律、管理有效、監督嚴格、支撐有力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企業自律、管理有效、監督嚴格、支撐有力的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基本形成,企業依法按時、如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多方協作共管機制有效運行,監督處罰措施嚴格執行,法治建設不斷完善,技術規范體系支撐有力,社會公眾參與度明顯上升。

三、主要任務

(一)夯實工作基礎,健全規范要求

1.建立企業名單。市級(包括定州市、辛集市和雄安新區,以下不再列出)生態環境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生態環境部要求,將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以及法律法規等規定應當開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納入本行政區域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企業名單每年3月底前,在當地政府網站上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后,并及時向社會公開。市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更新工作,有新增符合要求納入名單的企業,應將其納入下一年度企業名單。涉及有關中央管理企業所屬企業的,由所在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將其納入名單。對不按規定確定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地方生態環境等部門,依法依規追究責任。(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以下均需各市黨委、政府、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明確披露內容。列入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重點排污單位依法披露以下內容:企業基本信息(包括企業生產和環保等方面的基礎信息)、環境管理信息(包括生態環境行政許可、重點污染物減排、環境保護稅、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保信用評價等方面信息)、污染物產生、治理與排放信息(包括污染防治設施、污染物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產生、貯存、流向和利用處置,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等方面信息)、碳排放信息、生態環境應急信息(包括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等方面信息)、生態環境違法信息、本年度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包括企業生態環境相關行政許可事項變更原因、受到環境行政處罰或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具體內容)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環境信息。在披露上述信息的基礎上,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名單的企業還應披露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原因、實施情況、評估與驗收結果等信息,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還應披露融資情況及融資所投項目的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影響和保護等相關信息。涉及國家安全政策、國家秘密、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商業秘密的環境信息,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涉及重大環境信息披露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請示報告。(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3.逐步完善披露形式。企業應采用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查詢的方式,及時自行開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同時,通過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編制、發布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和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做到信息集中、完備、可查。屬于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應當在年報等相關報告中依法依規披露企業環境信息。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持續披露企業環境信息。(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4.強化企業內部環境信息管理。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規范工作規程,明確工作責任,建立準確完善的環境信息管理臺賬,妥善保存相關原始記錄。企業披露環境信息所使用的相關數據及表述應當符合環境監測、環境統計等方面的標準和規范要求,優先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監測數據、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數據等,科學統計歸集環境信息。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二)推進協同共管,健全監督機制

5.加強披露行業管理。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管理,協調各有關部門做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相關工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納入綠色制造評價體系,鼓勵綠色制造企業編制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省、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督促所監管企業做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樹立行業標桿。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在金融風險管控體系、綠色金融改革等工作中,督促相關市場主體履行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義務。鼓勵行業協會指導會員企業做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6.健全環境信息共享。省、市生態環境部門依托政府網站或者其他信息平臺,建立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同時,加強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與排污許可平臺等生態環境相關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避免企業重復填報。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集中公布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及監督執法結果等信息,供社會公眾免費查詢。企業相關環境信息可共享至同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實現相關信息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每年將上一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情況上報省生態環境廳,省生態環境廳每年將全省相關情況上報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服務辦、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7.加強披露協同監管。加強信息披露與執法機制一體化建設,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將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納入監督執法,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加強監督,及時受理社會公眾舉報,依法查處并公開企業未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行為。依法落實嚴懲重罰機制,對環境信息披露不及時、不規范、不準確的企業,督促其及時補充披露環境信息,并依法依規追究責任。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加強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專門監督。各部門充分利用有關工作信息和共享信息,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監督能力。(省檢察院、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8.加強企業信用監督。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本行政區域內相關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納入企業信用管理,作為評價企業信用的重要指標,并將企業違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的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記錄。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強化環境信息披露結果的應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強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鼓勵市場評級機構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納入發債企業信用評級與跟蹤評級指標。有關部門依據企業信用狀況,依法依規實施分級分類監管。(省生態環境廳、省政務服務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9.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進行監督。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的違法行為,接受舉報的生態環境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核實處理,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鼓勵企業以開放日、環境教育體驗場所、環保課堂等形式接受公眾監督。(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三)推進法治化建設,增強保障能力

10.完善相關制度規范。省司法行政部門對部門報送省政府審議涉及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相關法規規章草案進行嚴格審查,推動在法規規章制(修)訂過程中健全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規定。省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在相關行業規范條件執行中監督實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在出臺規范管理企業公司市場行為的有關文件時,嚴格落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相關要求。市級人民政府可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地方性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規章制度。(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省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負責)

11.落實企業守法義務。省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推行“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加大對管理服務對象普法力度,提高企業責任意識和守法意識。強化企業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強制性約束,加大對環境信息弄虛作假、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企業未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或者披露的環境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等情形,致使利益相關者遭受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證監局負責)

12.鼓勵社會提供專業服務。不斷完善第三方機構參與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工作要求與規范,加強市場引導和監管,鼓勵咨詢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第三方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信息披露市場服務,對披露的環境信息及相關內容提供合規的咨詢服務。(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負責)

四、保障措施

13.壓實屬地責任。各市、縣(市、區)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層層壓實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強化經費保障,定期督促調度,確保改革舉措落實落地。

14.加強部門協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政策協調和協同聯動,按照職責分工,統籌推進改革任務。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督導調研,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適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要及時總結工作中涌現的先進經驗、先進典型,利用各種方式宣傳推廣。

15.強化工作指導。對國家部委制定的相關政策,省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抓好落實,確保改革任務順利推進。根據國家有關要求,認真開展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評估工作。

有關事業單位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參照本方案相關規定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