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小船緩緩撥開細浪,豁然開朗處,荷紅葦綠,生機盎然。
這里是“華北明珠”白洋淀。
航拍白洋淀。通訊員 高騰 攝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規劃時強調,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
五年來,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河北省統籌白洋淀全流域水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堅持科學治水、用水,努力恢復城淀共生的生態活力。
棲息在白洋淀的青頭潛鴨。通訊員 張學農 攝
白洋淀淀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到2021年底的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今年上半年,白洋淀水質穩定在Ⅲ類,生態環境治理基本實現階段性目標。
野生鳥類是水環境的“生態試紙”。近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在白洋淀“安家落戶”,充分反映出雄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成效。據統計,白洋淀目前野生鳥類共計237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31種。
生機盎然的白洋淀。通訊員 張學農 攝
生態好,生活更好,白洋淀人正收獲著“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紅利。圈頭鄉光淀村四面環水,近年來,村民紛紛搞起了農家樂、網絡直播,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今年上半年村里還成立了荷葉加工廠,通過先進設備烘干荷葉對外銷售,解決了上百名村民的就業。
航拍白洋淀。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寧 攝
“目前,白洋淀已經從污染治理為主向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并重階段轉化,進而向生態修復為主階段轉變,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創造了良好環境。”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介紹,下一步,新區將從單一的水質評價向水生態健康評價轉變,為雄安新區生態典范城市建設提供良好基礎。
一淀湖水碧,四野草木青。白洋淀邊,一座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正在“拔節生長”。
來源:冀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非凡十年 ·“國之大者”在河北 | 煥新白洋淀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8-04
晨光中,小船緩緩撥開細浪,豁然開朗處,荷紅葦綠,生機盎然。
這里是“華北明珠”白洋淀。
航拍白洋淀。通訊員 高騰 攝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規劃時強調,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
五年來,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河北省統籌白洋淀全流域水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堅持科學治水、用水,努力恢復城淀共生的生態活力。
棲息在白洋淀的青頭潛鴨。通訊員 張學農 攝
白洋淀淀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到2021年底的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今年上半年,白洋淀水質穩定在Ⅲ類,生態環境治理基本實現階段性目標。
野生鳥類是水環境的“生態試紙”。近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在白洋淀“安家落戶”,充分反映出雄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成效。據統計,白洋淀目前野生鳥類共計237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31種。
生機盎然的白洋淀。通訊員 張學農 攝
生態好,生活更好,白洋淀人正收獲著“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紅利。圈頭鄉光淀村四面環水,近年來,村民紛紛搞起了農家樂、網絡直播,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今年上半年村里還成立了荷葉加工廠,通過先進設備烘干荷葉對外銷售,解決了上百名村民的就業。
航拍白洋淀。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寧 攝
“目前,白洋淀已經從污染治理為主向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并重階段轉化,進而向生態修復為主階段轉變,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創造了良好環境。”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介紹,下一步,新區將從單一的水質評價向水生態健康評價轉變,為雄安新區生態典范城市建設提供良好基礎。
一淀湖水碧,四野草木青。白洋淀邊,一座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正在“拔節生長”。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