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邯鄲市召開穩定經濟運行一攬子政策措施第一場新聞發布會,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同志解讀了邯鄲市關于穩住經濟的五條環保政策措施。
據悉,為落實好省政府穩經濟“1+20”政策,按照省生態環境廳穩住經濟的五條環保政策措施要求,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研究出臺了《邯鄲市生態環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穩住經濟大盤的若干措施》,從實施激勵性生態環境績效、生態環境幫扶執法、嚴格“三個禁用”、做好環評服務及環保服務“三送兩進一幫扶”等五個方面制定了支持性措施,切實做到治污染、增藍天、穩經濟、促發展。
實施激勵性生態環境績效分級制度。該分級制度適用于長流程鋼鐵(不包括獨立燒結、球團、軋鋼企業)、焦化、水泥熟料、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鑄造、制藥行業企業,分為一般性激勵政策和重點激勵政策。一般性激勵政策指對單位污染物排放量稅收貢獻或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在生態環境績效晉級評價過程中,如部分環保指標暫未達到晉級標準,可先按高一級別實施績效管理,半年內環保指標達標后正式晉級。重點激勵政策指對單位污染物排放量稅收貢獻或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業,在生態環境績效晉級評價過程中,如部分環保指標暫未達到晉級標準,可先按高一級別實施績效管理,一年內環保指標達標后正式晉級。
實施“三個禁用”管控措施。該措施適用于排放涉氣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主要內容為今年二、三季度,除惡意違法和存在重大環境風險隱患情況外,各縣(市、區)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產、停產、停工手段,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項目正常施工前提下開展問題整改。在非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時,禁用限產、停產、停工手段,保障企業和項目正常生產經營。
開展環保服務“三送兩進一幫扶”活動。對于涉大氣污染物排放重點排污單位,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組建高水平生態環境專家隊伍,常態化深入企業和基層一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對頭部企業、重點利稅企業、規上企業等170家重點排污企業和重點地區開展巡回指導、精準幫扶,破解企業污染治理難題。
扎實做好環評服務。對于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產業園區,提前介入園區規劃環評的編制工作,主動服務,為提高規劃環評的編制進度提供幫助。屬于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審查的規劃環評,在規劃環評編制完成后,第一時間安排審查,為園區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支持。
實施“剛柔并濟,審慎罰款”生態環境執法。今年二、三季度,生態環境執法采取告知、提醒、幫扶等方式,除惡意違法情況外,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一律不得采取罰款方式進行處理,做到輕微不罰、首次不罰、非故意不罰。輕微不罰是指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首次不罰是指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非故意不罰是指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且主動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生態環境部門調查發現符合立案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應當立案并依法開展調查取證。對于符合免予處罰條件的,在調查終結后提出免予處罰的理由、證據和建議;對符合免予行政處罰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督促指導,確保環境違法行為整改到位;對現場檢查時環境違法行為未立即整改到位的,生態環境部門應當當場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環境違法行為,并督促當事人現場簽署《承諾書》,合理確定改正期限。
來源:邯鄲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邯鄲市召開穩定經濟運行一攬子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穩住經濟的五條環保政策措施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8-12
8月9日上午,邯鄲市召開穩定經濟運行一攬子政策措施第一場新聞發布會,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同志解讀了邯鄲市關于穩住經濟的五條環保政策措施。
據悉,為落實好省政府穩經濟“1+20”政策,按照省生態環境廳穩住經濟的五條環保政策措施要求,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研究出臺了《邯鄲市生態環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穩住經濟大盤的若干措施》,從實施激勵性生態環境績效、生態環境幫扶執法、嚴格“三個禁用”、做好環評服務及環保服務“三送兩進一幫扶”等五個方面制定了支持性措施,切實做到治污染、增藍天、穩經濟、促發展。
實施激勵性生態環境績效分級制度。該分級制度適用于長流程鋼鐵(不包括獨立燒結、球團、軋鋼企業)、焦化、水泥熟料、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鑄造、制藥行業企業,分為一般性激勵政策和重點激勵政策。一般性激勵政策指對單位污染物排放量稅收貢獻或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在生態環境績效晉級評價過程中,如部分環保指標暫未達到晉級標準,可先按高一級別實施績效管理,半年內環保指標達標后正式晉級。重點激勵政策指對單位污染物排放量稅收貢獻或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業,在生態環境績效晉級評價過程中,如部分環保指標暫未達到晉級標準,可先按高一級別實施績效管理,一年內環保指標達標后正式晉級。
實施“三個禁用”管控措施。該措施適用于排放涉氣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主要內容為今年二、三季度,除惡意違法和存在重大環境風險隱患情況外,各縣(市、區)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產、停產、停工手段,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項目正常施工前提下開展問題整改。在非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時,禁用限產、停產、停工手段,保障企業和項目正常生產經營。
開展環保服務“三送兩進一幫扶”活動。對于涉大氣污染物排放重點排污單位,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組建高水平生態環境專家隊伍,常態化深入企業和基層一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對頭部企業、重點利稅企業、規上企業等170家重點排污企業和重點地區開展巡回指導、精準幫扶,破解企業污染治理難題。
扎實做好環評服務。對于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產業園區,提前介入園區規劃環評的編制工作,主動服務,為提高規劃環評的編制進度提供幫助。屬于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審查的規劃環評,在規劃環評編制完成后,第一時間安排審查,為園區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支持。
實施“剛柔并濟,審慎罰款”生態環境執法。今年二、三季度,生態環境執法采取告知、提醒、幫扶等方式,除惡意違法情況外,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一律不得采取罰款方式進行處理,做到輕微不罰、首次不罰、非故意不罰。輕微不罰是指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首次不罰是指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非故意不罰是指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且主動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生態環境部門調查發現符合立案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應當立案并依法開展調查取證。對于符合免予處罰條件的,在調查終結后提出免予處罰的理由、證據和建議;對符合免予行政處罰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督促指導,確保環境違法行為整改到位;對現場檢查時環境違法行為未立即整改到位的,生態環境部門應當當場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環境違法行為,并督促當事人現場簽署《承諾書》,合理確定改正期限。
來源:邯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