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嘴喙,黑褐色長腿,全身白羽……日前,在灤平縣城宜興河水面,有市民拍到了黃嘴白鷺覓食的場景。在黃嘴白鷺的不遠處,還有池鷺、小鷿鷈、小葦鳽和鸕鶿等水鳥在一同覓食。記者從灤平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獲悉,這是灤平縣首次發現黃嘴白鷺這種珍貴野生動物。
在宜興河水面,兩只黃嘴白鷺纖瘦而修長,身體輕盈,姿態優雅,通體潔白,嘴部呈現橙黃色,頭頂至枕部有多枚細長白羽組成的叢狀羽冠,在眾多水鳥中格外顯眼。
據灤平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負責人介紹,黃嘴白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棲息于海岸峭壁樹叢、潮間帶、鹽田以及內陸的樹林、河岸、稻田,以魚、蝦和蛙等為食,有結群營巢、修建舊巢和與池鷺等鳥類混群共域繁殖的習性。在宜興河,與其一同出現的還有池鷺、小葦鳽、小鷿鷈和鸕鶿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或“三有”保護動物。
“黃嘴白鷺與白鷺的主要區別在眼的前端,只有黃嘴白鷺眼的前端是黃色的……”黃嘴白鷺時而展翅飛起,時而低飛戲水,遠看宛如一幅畫卷,很多前來拍攝的市民頗為欣慰,在這些“精靈”的點綴下,灤平的青山綠水更顯靈動。
據悉,受多種因素影響,黃嘴白鷺種群數量不斷減少。近年來,灤平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特別是水環境持續優化。此前,灤平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曾先后救助過金雕、大鴇、黑鸛等多種珍貴野生動物,在當地也曾發現過黑鸛、金雕、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身影。
來源:承德生態環境發布、承德晚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現身承德灤平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9-11
黃色嘴喙,黑褐色長腿,全身白羽……日前,在灤平縣城宜興河水面,有市民拍到了黃嘴白鷺覓食的場景。在黃嘴白鷺的不遠處,還有池鷺、小鷿鷈、小葦鳽和鸕鶿等水鳥在一同覓食。記者從灤平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獲悉,這是灤平縣首次發現黃嘴白鷺這種珍貴野生動物。
在宜興河水面,兩只黃嘴白鷺纖瘦而修長,身體輕盈,姿態優雅,通體潔白,嘴部呈現橙黃色,頭頂至枕部有多枚細長白羽組成的叢狀羽冠,在眾多水鳥中格外顯眼。
據灤平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負責人介紹,黃嘴白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棲息于海岸峭壁樹叢、潮間帶、鹽田以及內陸的樹林、河岸、稻田,以魚、蝦和蛙等為食,有結群營巢、修建舊巢和與池鷺等鳥類混群共域繁殖的習性。在宜興河,與其一同出現的還有池鷺、小葦鳽、小鷿鷈和鸕鶿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或“三有”保護動物。
“黃嘴白鷺與白鷺的主要區別在眼的前端,只有黃嘴白鷺眼的前端是黃色的……”黃嘴白鷺時而展翅飛起,時而低飛戲水,遠看宛如一幅畫卷,很多前來拍攝的市民頗為欣慰,在這些“精靈”的點綴下,灤平的青山綠水更顯靈動。
據悉,受多種因素影響,黃嘴白鷺種群數量不斷減少。近年來,灤平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特別是水環境持續優化。此前,灤平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曾先后救助過金雕、大鴇、黑鸛等多種珍貴野生動物,在當地也曾發現過黑鸛、金雕、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身影。
來源:承德生態環境發布、承德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