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白洋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我省多部門協同配合,共同發力,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開展智慧監測工作,全面落實封控區封閉管理,科學、精準、高效做好白洋淀鳥類棲息地建設,切實做好白洋淀生物多樣性保護動作。
這個上百米的通信鐵塔,就矗立白洋淀岸邊,它可不是簡單的通訊基站,在它的頂端安裝著一個最新的監控探頭,7*24小時全天候、360度對周邊區域進行監控,監控半徑最長可達500米。
雄安新區在白洋淀劃定了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即木棧道、十里荷香、藻苲淀、府河河口濕地、孝義河河口濕地、大陽鳥島、慶洋鳥島、桃花島、沙洲鳥島,這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目前都安裝了智慧監測系統,安排專人24小時進行視頻觀察,在線記錄鳥類活動情況,及時發現、制止試圖進入鳥類棲息地的船只和人員。
與此同時,對于鳥類相對聚集區域,也已經安裝智慧監測系統。今年7月份,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曾在木棧道鳥類重要棲息地附近的闊政園,偶遇了“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兩個月后的今天,記者再次來到闊政園時,發現這里已經安裝了一套監測系統。
截至目前,白洋淀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及重點區域在內的15個區域已經安裝智慧監控系統,所有監控信號將全部實時傳回到位于元妃荷園的白洋淀鳥類監測站,工作人員通過監測、鑒別,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智慧監測系統通過前端監測和后端智能識別功能發揮作用。前段監測,通過高清快速對焦識別球機可以實現快速對焦,在鳥類飛行移動時,清晰捕捉鳥類畫面;通過高清激光補光相機在夜間發射紅外激光對拍攝區域進行補光,實現高清夜視效果。后端智能識別,服務器搭載智能鳥類識別算法,對畫面中的鳥類進行智能識別。識別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種群計數、統計分析、新物種發現等功能,后期還可以繪制鳥類物種分布圖、建立白洋淀鳥類物種庫,滿足鳥類觀測、科研需求,為珍稀瀕危鳥類保護和研究,提供科技支持。
來源:冀時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智慧助力 “人防+技防” 切實保護白洋淀生物多樣性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10-02
為了推進白洋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我省多部門協同配合,共同發力,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開展智慧監測工作,全面落實封控區封閉管理,科學、精準、高效做好白洋淀鳥類棲息地建設,切實做好白洋淀生物多樣性保護動作。
這個上百米的通信鐵塔,就矗立白洋淀岸邊,它可不是簡單的通訊基站,在它的頂端安裝著一個最新的監控探頭,7*24小時全天候、360度對周邊區域進行監控,監控半徑最長可達500米。
雄安新區在白洋淀劃定了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即木棧道、十里荷香、藻苲淀、府河河口濕地、孝義河河口濕地、大陽鳥島、慶洋鳥島、桃花島、沙洲鳥島,這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目前都安裝了智慧監測系統,安排專人24小時進行視頻觀察,在線記錄鳥類活動情況,及時發現、制止試圖進入鳥類棲息地的船只和人員。
與此同時,對于鳥類相對聚集區域,也已經安裝智慧監測系統。今年7月份,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曾在木棧道鳥類重要棲息地附近的闊政園,偶遇了“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兩個月后的今天,記者再次來到闊政園時,發現這里已經安裝了一套監測系統。
截至目前,白洋淀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及重點區域在內的15個區域已經安裝智慧監控系統,所有監控信號將全部實時傳回到位于元妃荷園的白洋淀鳥類監測站,工作人員通過監測、鑒別,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智慧監測系統通過前端監測和后端智能識別功能發揮作用。前段監測,通過高清快速對焦識別球機可以實現快速對焦,在鳥類飛行移動時,清晰捕捉鳥類畫面;通過高清激光補光相機在夜間發射紅外激光對拍攝區域進行補光,實現高清夜視效果。后端智能識別,服務器搭載智能鳥類識別算法,對畫面中的鳥類進行智能識別。識別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種群計數、統計分析、新物種發現等功能,后期還可以繪制鳥類物種分布圖、建立白洋淀鳥類物種庫,滿足鳥類觀測、科研需求,為珍稀瀕危鳥類保護和研究,提供科技支持。
來源: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