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武烈河畔的棧道上,迎面微風徐徐,花香四溢;河水清波粼粼,白云與兩岸的景物倒映在河面,到處都是賞心悅目的美景……“這些年,承德市生態環境治理有了成效,藍天白云、碧波蕩漾隨處可見,承德現在的樣子,宛如一幅畫!”市民孫艷秋感嘆。
武烈河,是灤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于燕山主脈七老圖山,流經承德匯入市區南郊的灤河,如玉帶一般貫穿承德,被譽為承德人的“母親河”。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如畫美景背后,是承德市十年如一日的治污攻堅。
時間倒回到2013年,地處北方的承德市,一年中有小半年籠罩在“灰蒙蒙”中,施工工地塵土飛揚、工業企業環境臟亂差比比皆是,一到供暖季節,大大小小的煙囪里冒著各色煙塵……孫艷秋回憶說,“那時候,城市沒有靚麗的顏色。”
厚植生態底色,擦亮綠色名片,承德市堅決向污染宣戰,結合實際分步有序地制定政策、措施和目標,加快建設生態強市、魅力承德。
十年來,承德市全面加強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系統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啟動綠色發展戰略環評和“三線一單”試點建設;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水平、提層級……一系列行之有效、獨具特色體制機制,推動生態治理科學化、程序化和規范化開展。?
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承德市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不斷擴大綠色版圖,截至2021年底,承德市有林地面積達3556萬畝,占京津冀地區的32%,森林覆蓋率達到60.03%,踞華北地區之首;
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承德市年均自產水量28.45億立方米,水環境質量100%達標,連續多年全省領先,灤河、潮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吸引很多珍稀的水鳥回來“安家落戶”;
建設京津冀環境支撐區,承德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2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329天,空氣質量始終保持京津冀城市前列;
生態修復后的小灤河草豐水美。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攝
全面修復保護生態環境,興隆縣、灤平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圍場、隆化被授予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一處處可喜變化、一份份亮麗答卷的背后,是每位承德人多年奮斗的結果,碧水藍天凈土不僅給市民提供著舒心的環境,也向世人展示著承德的生態魅力。
9月的塞罕壩層林盡染,在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上,一顆顆樟子松迎風挺立;潺潺灤河水,倒映著藍天白云。
讓孫艷秋欣慰的是,在這幅畫中,還不止青綠。
穿城而過的武烈河,被承德市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如今,漫步在武烈河兩岸棧道上,市民們或跳廣場舞、或沿河遛彎散步,孩童們追逐嬉戲;河面上候鳥成群覓食,三五天鵝在水中游弋;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不僅豐富了城市的色彩,更讓我們的城市充滿了生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幅綠水青山、詩情畫意的生態文明美好圖景,正在紫塞大地鋪展開來。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優良天數達到329天!承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水平、提層級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10-08
走在武烈河畔的棧道上,迎面微風徐徐,花香四溢;河水清波粼粼,白云與兩岸的景物倒映在河面,到處都是賞心悅目的美景……“這些年,承德市生態環境治理有了成效,藍天白云、碧波蕩漾隨處可見,承德現在的樣子,宛如一幅畫!”市民孫艷秋感嘆。
武烈河,是灤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于燕山主脈七老圖山,流經承德匯入市區南郊的灤河,如玉帶一般貫穿承德,被譽為承德人的“母親河”。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如畫美景背后,是承德市十年如一日的治污攻堅。
時間倒回到2013年,地處北方的承德市,一年中有小半年籠罩在“灰蒙蒙”中,施工工地塵土飛揚、工業企業環境臟亂差比比皆是,一到供暖季節,大大小小的煙囪里冒著各色煙塵……孫艷秋回憶說,“那時候,城市沒有靚麗的顏色。”
厚植生態底色,擦亮綠色名片,承德市堅決向污染宣戰,結合實際分步有序地制定政策、措施和目標,加快建設生態強市、魅力承德。
十年來,承德市全面加強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系統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啟動綠色發展戰略環評和“三線一單”試點建設;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水平、提層級……一系列行之有效、獨具特色體制機制,推動生態治理科學化、程序化和規范化開展。?
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承德市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不斷擴大綠色版圖,截至2021年底,承德市有林地面積達3556萬畝,占京津冀地區的32%,森林覆蓋率達到60.03%,踞華北地區之首;
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承德市年均自產水量28.45億立方米,水環境質量100%達標,連續多年全省領先,灤河、潮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吸引很多珍稀的水鳥回來“安家落戶”;
建設京津冀環境支撐區,承德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2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329天,空氣質量始終保持京津冀城市前列;
生態修復后的小灤河草豐水美。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攝
全面修復保護生態環境,興隆縣、灤平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圍場、隆化被授予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一處處可喜變化、一份份亮麗答卷的背后,是每位承德人多年奮斗的結果,碧水藍天凈土不僅給市民提供著舒心的環境,也向世人展示著承德的生態魅力。
9月的塞罕壩層林盡染,在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上,一顆顆樟子松迎風挺立;潺潺灤河水,倒映著藍天白云。
讓孫艷秋欣慰的是,在這幅畫中,還不止青綠。
穿城而過的武烈河,被承德市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如今,漫步在武烈河兩岸棧道上,市民們或跳廣場舞、或沿河遛彎散步,孩童們追逐嬉戲;河面上候鳥成群覓食,三五天鵝在水中游弋;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不僅豐富了城市的色彩,更讓我們的城市充滿了生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幅綠水青山、詩情畫意的生態文明美好圖景,正在紫塞大地鋪展開來。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