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藍清新,山川林木蔥郁,河湖飛鳥翔集……“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是“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河北單元的第三個板塊。精美的圖片、生動的視頻、實物模型展品,全方位展示河北生態環境發生的顯著變化,向觀眾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是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河北的殷切期望。河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進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等建設,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燕趙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麗日晴空下,石家莊市水上公園清新明亮、景色怡人。該板塊第一張圖片展示的是石家莊藍天白云的好天氣,更是河北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有力見證。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民生之要、百姓之盼。圖片中的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一座座風電塔在草原上矗立,一排排光伏板鋪成藍色的海洋。河北省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體系,大力發展風能、光伏、氫能等新能源,讓天空更藍、發展更低碳。
八月的塞罕壩綠波涌動,碧浪滔天,萬頃林海盡收眼底。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攝
六十年,三代人,百萬畝林海。在河北單元塞罕壩主題墻,《塞罕壩——美麗的高嶺》視頻播放著塞罕壩半個多世紀的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吸引觀眾紛紛駐足觀看。
“中國綠”贏得世界掌聲。實物展柜里展示著塞罕壩先后獲得的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獎杯。如今的塞罕壩,正大力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
綠色,正在厚植美麗河北。截至2021年底,全省森林面積達9986萬畝,森林覆蓋率35.3%,草地面積2921萬畝。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越筑越牢。
沙軟潮平,海天一色,秦皇島市北戴河一派秀麗風光;碧波萬頃,巨輪穿梭,滄州市黃驊港實現由“黑”變“綠”……這兩張圖片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
水面寬闊,波光粼粼。圖片中,邢臺市復涌后的百泉煥發出新的生機。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截至2021年底,河北累計壓減地下水超采量52.3億立方米。華北“大漏斗”治理成效明顯。
懷來縣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碧水如鏡,倒影翩翩;衡水湖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鳥兒種類達到332種;滹沱河兩岸美景如畫,成為省會亮麗風景線……一張張精美圖片生動展示了河北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清水綠岸、魚翔淺底變成現實。
主題成就展上,不只地方展區河北單元,中央綜合展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單元中,張北縣國家電網風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超低排放A級企業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邯鄲市工業污染地塊生態修復項目改造前后對比等圖片,也定格了河北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個閃亮瞬間,成為展示河北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的窗口。
來源:河北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天藍地綠水更清!看“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的河北元素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10-07
天空湛藍清新,山川林木蔥郁,河湖飛鳥翔集……“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是“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河北單元的第三個板塊。精美的圖片、生動的視頻、實物模型展品,全方位展示河北生態環境發生的顯著變化,向觀眾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是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河北的殷切期望。河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進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等建設,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燕趙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麗日晴空下,石家莊市水上公園清新明亮、景色怡人。該板塊第一張圖片展示的是石家莊藍天白云的好天氣,更是河北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有力見證。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民生之要、百姓之盼。圖片中的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一座座風電塔在草原上矗立,一排排光伏板鋪成藍色的海洋。河北省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體系,大力發展風能、光伏、氫能等新能源,讓天空更藍、發展更低碳。
八月的塞罕壩綠波涌動,碧浪滔天,萬頃林海盡收眼底。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攝
六十年,三代人,百萬畝林海。在河北單元塞罕壩主題墻,《塞罕壩——美麗的高嶺》視頻播放著塞罕壩半個多世紀的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吸引觀眾紛紛駐足觀看。
“中國綠”贏得世界掌聲。實物展柜里展示著塞罕壩先后獲得的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獎杯。如今的塞罕壩,正大力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
綠色,正在厚植美麗河北。截至2021年底,全省森林面積達9986萬畝,森林覆蓋率35.3%,草地面積2921萬畝。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越筑越牢。
沙軟潮平,海天一色,秦皇島市北戴河一派秀麗風光;碧波萬頃,巨輪穿梭,滄州市黃驊港實現由“黑”變“綠”……這兩張圖片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
水面寬闊,波光粼粼。圖片中,邢臺市復涌后的百泉煥發出新的生機。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截至2021年底,河北累計壓減地下水超采量52.3億立方米。華北“大漏斗”治理成效明顯。
懷來縣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碧水如鏡,倒影翩翩;衡水湖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鳥兒種類達到332種;滹沱河兩岸美景如畫,成為省會亮麗風景線……一張張精美圖片生動展示了河北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清水綠岸、魚翔淺底變成現實。
主題成就展上,不只地方展區河北單元,中央綜合展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單元中,張北縣國家電網風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超低排放A級企業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邯鄲市工業污染地塊生態修復項目改造前后對比等圖片,也定格了河北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個閃亮瞬間,成為展示河北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的窗口。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