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2023年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的正式啟動。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穩住經濟大盤和生態環保各項工作,本年度秋冬季監督幫扶任務繁重且意義重大。針對推動攻堅戰任務措施落地見效、促進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方案》中有哪些新要求,又有哪些得以沿用的好做法
“省際異地交叉”再入方案,“兩個戰場”仍是重點
“現場監督幫扶實施省際異地交叉,根據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污染攻堅目標以及監督幫扶整改等具體情況,機動式組織?!鼻锒颈O督幫扶中,省際異地交叉監督幫扶再次納入《方案》。
今年的夏季監督幫扶工作全面采用遠程在線形式開展。而秋冬季監督幫扶中,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形勢,向重點區域適度派出部級專業組開展省際異地交叉。同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空氣質量形勢、攻堅任務需求等,動態調整現場幫扶時間、時段、人員構成和數量、工作方式方法等,科學把握時度效。
通讀《方案》,“線上+線下”兩個戰場的工作模式依舊是秋冬季監督幫扶的重點。
“兩個戰場”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今年的夏季監督幫扶。生態環境部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夏季監督幫扶工作建立遠程在線監督幫扶信息平臺,運用大數據手段,精準識別問題線索,在線推送任務清單,指導地方開展現場排查。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深入開展現場排查,整改一批突出環境問題,促進VOCs和NOx協同減排。
夏季監督幫扶中的優秀成績,使得“兩個戰場”這套實現上下聯動、遠程監督、非現場執法的監督幫扶新模式在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中得以沿用?!斗桨浮分兄赋?,線上監督幫扶實行“識別線索、排查整改、調度督辦、抽查復核”的閉環管理工作流程,現場監督幫扶從工藝全流程到產污各環節進行全面檢查,同時核查線上監督幫扶推送線索。
“‘線上+線下’兩個戰場的工作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性,完善上下聯動、同向發力的工作機制,實現科學謀劃幫扶任務、統籌安排各級各類檢查、逐級壓實工作責任,協同高效推動攻堅任務落實?!鄙鷳B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告訴記者。
工作范圍擴展,科技支撐確保問題精準
秋冬季污染治理的“五個精準”,要求監督幫扶做到因時因事因勢確定時段和區位,動態調整規模和任務,科學把握監督幫扶時度效,而此次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范圍的調整便是其例證。
《方案》中指出,監督幫扶工作范圍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為重點,兼顧長江中游城市群、烏昌石地區、東北地區、內蒙古中部地區、成渝地區等空氣質量形勢依然較重的區域。與此前不同,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范圍新增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烏昌石地區等區域。
“除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區域,我們還選擇近兩年平均重污染天數超過3天或秋冬季PM2.5濃度超過45微克/立方米的33個城市進行監督幫扶?!痹诰€監督幫扶工作專班中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的郝少陽告訴記者。
《方案》中的新提法,還包括對“冒泡”站點類型的明確?!斗桨浮分赋?,“冒泡”站點包括污染因子超標濃度高、超限值小時數多、同比反彈幅度大、污染過程前期濃度上升快或后期下降慢等四類。
開展“冒泡”站點的溯源整治,為靶向治污提供直接依據,關系到環境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事實上,在今年夏季監督幫扶中,臭氧“冒泡”空氣質量站點排查便納入監督幫扶工作范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秋冬季監督幫扶將在夏季工作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拓展。
事實上,對于“冒泡”站點的分析識別并非易事,需要整合運用龐大的國控、省控及鄉鎮空氣質量站點數據。而在秋冬監督幫扶工作中,類似需要科技支撐的地方還有很多:
運用大值平均法建立企業用電基準模型和自動監測基準模型,有效識別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問題線索;運用衛星遙感反演、熱點網格微站等手段識別各城市PM2.5、PM10、SO2、CO和NOx高值區;綜合運用污染源自動監控、工況用電監控等技術手段,遠程識別超標、停運、恒值、貼線生產等異常數據;利用大氣聯合攻關駐點跟蹤研究科技成果,聚焦問題突出、減排潛力大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利用衛星遙感+空基遙感+地面微站的‘空天地’一體化技術方法,憑借多數據源的整合優勢,使得我們工作中問題發現更加精準?!焙律訇柛嬖V記者。
堅持幫扶主基調,助企為民紓困解難
“根據預測,今年秋冬季亞洲中高緯地區以緯向環流為主,我國東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可能性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較為不利。”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高愈霄介紹,今年秋冬季氣象條件不佳,大氣污染治理任務較重。如此背景下,監督幫扶應如何開展,《方案》中指明了方向:強化幫扶的主基調,寓監督于幫扶之中,不斷創新幫扶方式,豐富幫扶內容。
此前,生態環境部曾表示將密切關注空氣質量變化態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安排部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方案》全文中,助企紓困解難的內容一再被強調:緊盯企業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的短板弱項,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強化各級各類現場檢查任務統籌,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減少現場派員的頻次和數量;給予企業適度的容錯改正空間,實施審慎包容執法,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而除去對于企業的幫扶,保障群眾的溫暖過冬同樣是秋冬季監督幫扶的工作任務?!斗桨浮分忻鞔_,散煤治理工作中,組織開展散煤清潔替代改造村莊的入戶核查,其重點在于排查是否存在“未立先破”提前拆除原有取暖爐具等突出問題。對涉及清潔取暖的投訴或輿情,將及時調度地方相關部門現場核實,督促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監督幫扶將著力幫助企業解決污染治理難題,為老百姓解決身邊突出的涉氣環境問題,這既是落實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保工作總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具有生態環保特色的有效措施?!辈芰⑵礁嬖V記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秋冬季監督幫扶啟動,哪些亮點必須關注?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11-25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2023年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的正式啟動。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穩住經濟大盤和生態環保各項工作,本年度秋冬季監督幫扶任務繁重且意義重大。針對推動攻堅戰任務措施落地見效、促進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方案》中有哪些新要求,又有哪些得以沿用的好做法
“省際異地交叉”再入方案,“兩個戰場”仍是重點
“現場監督幫扶實施省際異地交叉,根據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污染攻堅目標以及監督幫扶整改等具體情況,機動式組織。”秋冬季監督幫扶中,省際異地交叉監督幫扶再次納入《方案》。
今年的夏季監督幫扶工作全面采用遠程在線形式開展。而秋冬季監督幫扶中,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形勢,向重點區域適度派出部級專業組開展省際異地交叉。同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空氣質量形勢、攻堅任務需求等,動態調整現場幫扶時間、時段、人員構成和數量、工作方式方法等,科學把握時度效。
通讀《方案》,“線上+線下”兩個戰場的工作模式依舊是秋冬季監督幫扶的重點。
“兩個戰場”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今年的夏季監督幫扶。生態環境部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夏季監督幫扶工作建立遠程在線監督幫扶信息平臺,運用大數據手段,精準識別問題線索,在線推送任務清單,指導地方開展現場排查。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深入開展現場排查,整改一批突出環境問題,促進VOCs和NOx協同減排。
夏季監督幫扶中的優秀成績,使得“兩個戰場”這套實現上下聯動、遠程監督、非現場執法的監督幫扶新模式在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中得以沿用?!斗桨浮分兄赋觯€上監督幫扶實行“識別線索、排查整改、調度督辦、抽查復核”的閉環管理工作流程,現場監督幫扶從工藝全流程到產污各環節進行全面檢查,同時核查線上監督幫扶推送線索。
“‘線上+線下’兩個戰場的工作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性,完善上下聯動、同向發力的工作機制,實現科學謀劃幫扶任務、統籌安排各級各類檢查、逐級壓實工作責任,協同高效推動攻堅任務落實?!鄙鷳B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告訴記者。
工作范圍擴展,科技支撐確保問題精準
秋冬季污染治理的“五個精準”,要求監督幫扶做到因時因事因勢確定時段和區位,動態調整規模和任務,科學把握監督幫扶時度效,而此次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范圍的調整便是其例證。
《方案》中指出,監督幫扶工作范圍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為重點,兼顧長江中游城市群、烏昌石地區、東北地區、內蒙古中部地區、成渝地區等空氣質量形勢依然較重的區域。與此前不同,秋冬季監督幫扶工作范圍新增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烏昌石地區等區域。
“除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區域,我們還選擇近兩年平均重污染天數超過3天或秋冬季PM2.5濃度超過45微克/立方米的33個城市進行監督幫扶?!痹诰€監督幫扶工作專班中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的郝少陽告訴記者。
《方案》中的新提法,還包括對“冒泡”站點類型的明確?!斗桨浮分赋?,“冒泡”站點包括污染因子超標濃度高、超限值小時數多、同比反彈幅度大、污染過程前期濃度上升快或后期下降慢等四類。
開展“冒泡”站點的溯源整治,為靶向治污提供直接依據,關系到環境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事實上,在今年夏季監督幫扶中,臭氧“冒泡”空氣質量站點排查便納入監督幫扶工作范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秋冬季監督幫扶將在夏季工作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拓展。
事實上,對于“冒泡”站點的分析識別并非易事,需要整合運用龐大的國控、省控及鄉鎮空氣質量站點數據。而在秋冬監督幫扶工作中,類似需要科技支撐的地方還有很多:
運用大值平均法建立企業用電基準模型和自動監測基準模型,有效識別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問題線索;運用衛星遙感反演、熱點網格微站等手段識別各城市PM2.5、PM10、SO2、CO和NOx高值區;綜合運用污染源自動監控、工況用電監控等技術手段,遠程識別超標、停運、恒值、貼線生產等異常數據;利用大氣聯合攻關駐點跟蹤研究科技成果,聚焦問題突出、減排潛力大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利用衛星遙感+空基遙感+地面微站的‘空天地’一體化技術方法,憑借多數據源的整合優勢,使得我們工作中問題發現更加精準?!焙律訇柛嬖V記者。
堅持幫扶主基調,助企為民紓困解難
“根據預測,今年秋冬季亞洲中高緯地區以緯向環流為主,我國東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可能性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較為不利?!?/span>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高愈霄介紹,今年秋冬季氣象條件不佳,大氣污染治理任務較重。如此背景下,監督幫扶應如何開展,《方案》中指明了方向:強化幫扶的主基調,寓監督于幫扶之中,不斷創新幫扶方式,豐富幫扶內容。
此前,生態環境部曾表示將密切關注空氣質量變化態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安排部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方案》全文中,助企紓困解難的內容一再被強調:緊盯企業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的短板弱項,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強化各級各類現場檢查任務統籌,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減少現場派員的頻次和數量;給予企業適度的容錯改正空間,實施審慎包容執法,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而除去對于企業的幫扶,保障群眾的溫暖過冬同樣是秋冬季監督幫扶的工作任務。《方案》中明確,散煤治理工作中,組織開展散煤清潔替代改造村莊的入戶核查,其重點在于排查是否存在“未立先破”提前拆除原有取暖爐具等突出問題。對涉及清潔取暖的投訴或輿情,將及時調度地方相關部門現場核實,督促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監督幫扶將著力幫助企業解決污染治理難題,為老百姓解決身邊突出的涉氣環境問題,這既是落實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保工作總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具有生態環保特色的有效措施?!辈芰⑵礁嬖V記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