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邯鄲市峰峰礦區持續加快推進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如今,滏陽河再現碧波清流、水鳥棲息的盛景,現有記錄的鳥類多達 178 種,峰峰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鳥天堂”。
近日,在滏陽河中段輕工橋東,一群鴨子在水中滑行前進,頭鴨還招呼身邊伙伴覓食。這群鴨子與其他鴨子不同,它們頭頂兩側從眼開始,有一條寬闊的綠色帶斑,一直延伸至頸側,尾下覆羽黑色,兩側各有一黃色三角形斑,在水中游泳時,極為醒目。
據了解,這群鴨子叫綠翅鴨,又名小鳧(fú)、小麻鴨、小水鴨等,它的名字正是來源于翅膀上一塊亮麗的翠綠色羽毛,這塊羽毛只有在張開翅膀時才能看得清楚,因為與周圍羽毛顏色反差很大,像鏡子一樣亮閃閃的,故而稱為“翼鏡”。
綠翅鴨體型較小,分布和數量都比較可觀,是冬季濕地的常客,他們在遷徙季節和冬季,常集成數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活動,飛行疾速、敏捷有力,兩翼鼓動快而且聲響很大,頭向前伸直,常成直線或“V”字隊形。在水面起飛甚為靈巧,有時沖天直上,有時扇動兩翅在水面掠過一段距離后才從水中升起,游泳很好,但在陸地上行走時顯得有些笨拙。
據拍攝者楊元杰介紹,前幾日在滏陽河邊拍攝,無意中發現了這群鴨子,上網查閱資料后才知道是綠翅鴨,目前觀察到這群鴨子共6只,常常在滏陽河輕工橋附近活動。
“拍攝這么多年,能夠看到一群綠翅鴨,真的很意外也很驚喜,近年來峰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峰峰安家,隨著自然生態越來越好,相信不久的將來會遇見越來越多的野鳥……”楊元杰欣喜地說道。
綠翅鴨屬于國家保護動物,目前它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不能隨意捕捉。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峰峰區委十屆五次全會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峰峰場景”,今年的區政府工作報告聚焦建設生態文明強區等“九大場景”。越來越多的水鳥安家滏陽河是全區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個縮影,峰峰大地上正在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攝影:楊元杰)
來源: 峰峰融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滏陽河再現神秘水鳥,還自帶“翼鏡”?一起去看看!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02-13
近年來,邯鄲市峰峰礦區持續加快推進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如今,滏陽河再現碧波清流、水鳥棲息的盛景,現有記錄的鳥類多達 178 種,峰峰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鳥天堂”。
近日,在滏陽河中段輕工橋東,一群鴨子在水中滑行前進,頭鴨還招呼身邊伙伴覓食。這群鴨子與其他鴨子不同,它們頭頂兩側從眼開始,有一條寬闊的綠色帶斑,一直延伸至頸側,尾下覆羽黑色,兩側各有一黃色三角形斑,在水中游泳時,極為醒目。
據了解,這群鴨子叫綠翅鴨,又名小鳧(fú)、小麻鴨、小水鴨等,它的名字正是來源于翅膀上一塊亮麗的翠綠色羽毛,這塊羽毛只有在張開翅膀時才能看得清楚,因為與周圍羽毛顏色反差很大,像鏡子一樣亮閃閃的,故而稱為“翼鏡”。
綠翅鴨體型較小,分布和數量都比較可觀,是冬季濕地的常客,他們在遷徙季節和冬季,常集成數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活動,飛行疾速、敏捷有力,兩翼鼓動快而且聲響很大,頭向前伸直,常成直線或“V”字隊形。在水面起飛甚為靈巧,有時沖天直上,有時扇動兩翅在水面掠過一段距離后才從水中升起,游泳很好,但在陸地上行走時顯得有些笨拙。
據拍攝者楊元杰介紹,前幾日在滏陽河邊拍攝,無意中發現了這群鴨子,上網查閱資料后才知道是綠翅鴨,目前觀察到這群鴨子共6只,常常在滏陽河輕工橋附近活動。
“拍攝這么多年,能夠看到一群綠翅鴨,真的很意外也很驚喜,近年來峰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峰峰安家,隨著自然生態越來越好,相信不久的將來會遇見越來越多的野鳥……”楊元杰欣喜地說道。
綠翅鴨屬于國家保護動物,目前它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不能隨意捕捉。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峰峰區委十屆五次全會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峰峰場景”,今年的區政府工作報告聚焦建設生態文明強區等“九大場景”。越來越多的水鳥安家滏陽河是全區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個縮影,峰峰大地上正在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攝影:楊元杰)
來源: 峰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