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礦區利用采煤塌陷區修建了清涼灣濕地公園,實現了生態修復、環境改善。井陘礦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日前,《石家莊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將實行各類固體廢物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多部門協同治理,全力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總量趨零增長、主要農業固體廢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險廢物全過程管控,進一步健全制度、技術、市場、監管等保障體系,形成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精細化管理的“無廢城市”樣板,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加快實現廣大人民按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方式生活。
抓源頭,推進工業生態化轉型
如何從源頭做好工業固廢管控,直接關系到“無廢城市”的建設。作為工業大市的石家莊,將“無廢城市”建設的著力點放在推進工業生態化轉型上。
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推動“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創建。聚焦鋼鐵、電力熱力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繼續推動工業企業退城搬遷,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紡織等重點行業提升清潔生產等級,創新發展綠色化工材料,大力推進石化產業向園區化、精細化、鏈條化、循環化方向發展。加快發展優質水泥、建筑骨料等水泥深加工制品,發展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建材新材料,促進新型綠色建材產品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化工園區等優勢園區建設綠色循環園區,積極推動企業入園進區集聚發展;推動無極縣皮革制品制造業及正定縣家具木業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集群綠色循環體系建設,打造從廢品到邊角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完整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到“十四五”末,全市工業園區及企業綠色低碳“無廢”理念普遍形成,力爭形成一批“無廢發展”模式,充分發揮省會示范引領作用。
提升主導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培育壯大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低產廢強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鹿泉區、高新區打造產業發展樣板區和示范區,形成鏈條完整、融合發展的良好生態。促進新興產業綠色創新發展,構建與被動房相關的關鍵技術環節創新研發體系,建設石家莊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示范基地;以功能材料、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為重點,抓住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產品,深化產學研結合,推進技術研發,壯大新材料產業規模。
推動固體廢物綜合整治,積極開展資源化利用。推廣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推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在廠區內、園區內、市域內協同循環利用。鼓勵和支持尾礦回填和尾礦庫復墾,推廣低成本高效膠結充填,平山縣西部、靈壽縣西部的礦產資源塌陷區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原則進行修復治理。推進再生資源高效利用,針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等典型城市廢棄物,推行生產企業“逆向回收”等模式,構建現代化回收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梯次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推動再生資源清潔化回收、規模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固廢協同處置操作區操作抓斗,將生活垃圾投入板喂機。鹿泉區委宣傳部供圖
建體系,實現危險廢物信息化追溯
危險廢物的收集處置、安全管控對于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建設“無廢城市”的主要任務。
建立健全危險廢物收集體系。按照“就近收集、規范儲運、應收盡收”原則,合理布局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重點服務工業園區、開發區及周邊危險廢物年產生總量10噸以下的小微企業,并實現所收集危險廢物信息化追溯。
優化利用處置結構布局。推進產廢量大的企業建設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推進高附加值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支持生產企業回收廢棄產品,提升綜合利用專業化水平。
保障園區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需求。推動現有化工園區落實“一園一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要求,補齊區域危險廢物處理能力短板,有效降低轉運處置環境風險。推行園區內危險廢物循環利用,開展“無廢園區”和“無廢企業”建設,力爭打造危險廢物不出園區全量化利用處置模式。
大力推進醫療廢物收集體系和處置體系建設。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收集體系建設,每個鄉(鎮)建立1個醫療廢物周轉站,負責收集暫存區域內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行政區域較大的縣(市、區)建立1個醫療廢物集中收集周轉中心,負責收集暫存邊遠鄉鎮衛生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在邊遠基層,鼓勵發展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實現醫療廢物就地處置。
河鋼集團石鋼公司新區獲評環保績效A級企業。河鋼集團石鋼公司供圖
促分類,推進生活領域固體廢物源頭減量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來源非常廣泛,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主要包括城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等。
多措并舉促進生活領域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完善和推廣生活垃圾分類,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藁城區、欒城區、鹿泉區和正定縣城區要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縣(市、區)示范片區覆蓋不低于50%居民戶,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與其相配套的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同步跟進,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完善垃圾分類與回收體系,全市制定統一標準、分類標識明確的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合理制定社區垃圾分類回收服務站點,定期向社會公布有害垃圾、大件家具等上門收運聯系方式,以及證照齊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過期藥品回收網點、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裝修垃圾運輸企業名錄和聯系方式等信息,為市民提供便利服務,提高分類管理成效。
全面挖掘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潛力。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積極探索餐廚垃圾、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廚余垃圾、農貿市場有機垃圾、污泥等其他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和聯建共享。完善垃圾分揀回收體系建設,引進生活垃圾分揀企業,采用分散網點式和集中分揀式相結合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盡快設置有害垃圾處置中心,實現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和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置。
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轉運、處置體系,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按照建設美麗、管理美麗和經營美麗并重原則,全力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新方陣,到2025年,建成省級美麗鄉村600個。
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科技創新,鼓勵和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在更多場景的應用,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良性運轉。
強技術,提升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水平
做好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農田地膜、農藥包裝等農業面源污染的處置工作,將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環境。
增強農業技術支撐,提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優化調整秸稈綜合利用結構,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利用,到2025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和處理設施提檔升級,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保持100%,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加強農膜回收體系建設,引導生產、銷售和使用0.01毫米以上標準地膜,試點0.015毫米加厚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使用,試點“誰生產、誰回收”的地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農膜收集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消除農田白色污染。提升農藥包裝回收效果,各縣(市、區)依托農藥經營門店、專業化合作組織、種植大戶等設立回收站點,逐步完善縣、鄉、村回收網絡。
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善農業廢物統計制度,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全面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提升廁所糞污處理能力,到2025年底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實現問題廁所動態清零。
推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倡導綠色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力,加強綠色防控農業技術應用,鼓勵農業科技創新,力爭到2025年,全市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氮肥)達到4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0%以上。
來源:河北日報、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網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方案出臺!石家莊打造“無廢城市”樣板 從這幾方面發力→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02-14
井陘礦區利用采煤塌陷區修建了清涼灣濕地公園,實現了生態修復、環境改善。井陘礦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日前,《石家莊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將實行各類固體廢物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多部門協同治理,全力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總量趨零增長、主要農業固體廢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險廢物全過程管控,進一步健全制度、技術、市場、監管等保障體系,形成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精細化管理的“無廢城市”樣板,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加快實現廣大人民按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方式生活。
抓源頭,推進工業生態化轉型
如何從源頭做好工業固廢管控,直接關系到“無廢城市”的建設。作為工業大市的石家莊,將“無廢城市”建設的著力點放在推進工業生態化轉型上。
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推動“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創建。聚焦鋼鐵、電力熱力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繼續推動工業企業退城搬遷,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紡織等重點行業提升清潔生產等級,創新發展綠色化工材料,大力推進石化產業向園區化、精細化、鏈條化、循環化方向發展。加快發展優質水泥、建筑骨料等水泥深加工制品,發展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建材新材料,促進新型綠色建材產品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化工園區等優勢園區建設綠色循環園區,積極推動企業入園進區集聚發展;推動無極縣皮革制品制造業及正定縣家具木業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集群綠色循環體系建設,打造從廢品到邊角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完整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到“十四五”末,全市工業園區及企業綠色低碳“無廢”理念普遍形成,力爭形成一批“無廢發展”模式,充分發揮省會示范引領作用。
提升主導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培育壯大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低產廢強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鹿泉區、高新區打造產業發展樣板區和示范區,形成鏈條完整、融合發展的良好生態。促進新興產業綠色創新發展,構建與被動房相關的關鍵技術環節創新研發體系,建設石家莊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示范基地;以功能材料、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為重點,抓住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產品,深化產學研結合,推進技術研發,壯大新材料產業規模。
推動固體廢物綜合整治,積極開展資源化利用。推廣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推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在廠區內、園區內、市域內協同循環利用。鼓勵和支持尾礦回填和尾礦庫復墾,推廣低成本高效膠結充填,平山縣西部、靈壽縣西部的礦產資源塌陷區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原則進行修復治理。推進再生資源高效利用,針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等典型城市廢棄物,推行生產企業“逆向回收”等模式,構建現代化回收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梯次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推動再生資源清潔化回收、規模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固廢協同處置操作區操作抓斗,將生活垃圾投入板喂機。鹿泉區委宣傳部供圖
建體系,實現危險廢物信息化追溯
危險廢物的收集處置、安全管控對于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建設“無廢城市”的主要任務。
建立健全危險廢物收集體系。按照“就近收集、規范儲運、應收盡收”原則,合理布局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重點服務工業園區、開發區及周邊危險廢物年產生總量10噸以下的小微企業,并實現所收集危險廢物信息化追溯。
優化利用處置結構布局。推進產廢量大的企業建設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推進高附加值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支持生產企業回收廢棄產品,提升綜合利用專業化水平。
保障園區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需求。推動現有化工園區落實“一園一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要求,補齊區域危險廢物處理能力短板,有效降低轉運處置環境風險。推行園區內危險廢物循環利用,開展“無廢園區”和“無廢企業”建設,力爭打造危險廢物不出園區全量化利用處置模式。
大力推進醫療廢物收集體系和處置體系建設。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收集體系建設,每個鄉(鎮)建立1個醫療廢物周轉站,負責收集暫存區域內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行政區域較大的縣(市、區)建立1個醫療廢物集中收集周轉中心,負責收集暫存邊遠鄉鎮衛生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在邊遠基層,鼓勵發展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實現醫療廢物就地處置。
河鋼集團石鋼公司新區獲評環保績效A級企業。河鋼集團石鋼公司供圖
促分類,推進生活領域固體廢物源頭減量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來源非常廣泛,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主要包括城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等。
多措并舉促進生活領域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完善和推廣生活垃圾分類,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藁城區、欒城區、鹿泉區和正定縣城區要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縣(市、區)示范片區覆蓋不低于50%居民戶,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與其相配套的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同步跟進,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完善垃圾分類與回收體系,全市制定統一標準、分類標識明確的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合理制定社區垃圾分類回收服務站點,定期向社會公布有害垃圾、大件家具等上門收運聯系方式,以及證照齊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過期藥品回收網點、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裝修垃圾運輸企業名錄和聯系方式等信息,為市民提供便利服務,提高分類管理成效。
全面挖掘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潛力。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積極探索餐廚垃圾、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廚余垃圾、農貿市場有機垃圾、污泥等其他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和聯建共享。完善垃圾分揀回收體系建設,引進生活垃圾分揀企業,采用分散網點式和集中分揀式相結合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揀,盡快設置有害垃圾處置中心,實現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和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置。
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轉運、處置體系,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按照建設美麗、管理美麗和經營美麗并重原則,全力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新方陣,到2025年,建成省級美麗鄉村600個。
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科技創新,鼓勵和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在更多場景的應用,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良性運轉。
強技術,提升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水平
做好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農田地膜、農藥包裝等農業面源污染的處置工作,將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環境。
增強農業技術支撐,提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優化調整秸稈綜合利用結構,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利用,到2025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和處理設施提檔升級,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保持100%,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加強農膜回收體系建設,引導生產、銷售和使用0.01毫米以上標準地膜,試點0.015毫米加厚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使用,試點“誰生產、誰回收”的地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農膜收集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消除農田白色污染。提升農藥包裝回收效果,各縣(市、區)依托農藥經營門店、專業化合作組織、種植大戶等設立回收站點,逐步完善縣、鄉、村回收網絡。
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善農業廢物統計制度,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全面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提升廁所糞污處理能力,到2025年底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實現問題廁所動態清零。
推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倡導綠色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力,加強綠色防控農業技術應用,鼓勵農業科技創新,力爭到2025年,全市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氮肥)達到4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0%以上。
來源:河北日報、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