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人民法院燕山環境資源保護人民法庭公開宣判一起非法占用農用地案,被告單位某石業公司、被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在案發后及時對非法破壞的林地進行“補植復綠”并自愿認購“降碳產品”進行補償性修復,被告單位及二被告人主動購買在河北省環境能源交易所掛牌的承德市獅子溝林場森林固碳生態產品349.00噸,共支付認購款2萬元。
這是我省首例在裁判中支持以“補植復綠+認購降碳產品”的方式綜合修復受損害生態環境的案件,也是“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的首筆實踐。同時探索出一條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承德市再次為全省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承德經驗”。
為開辟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新領域、新賽道,將更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承德市在降碳產品開發種類和交易路徑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依托優勢資源率先在全省開發草地固碳、濕地固碳、景區碳普惠降碳產品方法學,目前三個方法學均已通過省級評審,承德市在規則確立、核證交易上繼續先行先試,實現降碳產品多面多點開花。同時,積極探索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借鑒、參照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和森林資源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及其他省市的做法,經請示市委、市政府同意,市生態環境局、市中院、市檢察院聯合印發了《關于探索開展“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化司法機關與生態環境部門協作共建,成功探索實踐出“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新工作模式,即將認購降碳產品列為替代性修復方式,既能縮短環境資源類案件的結案時限,提升司法效能,還成為承德市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一條新的路徑和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承德市已經實現2例自愿購買降碳產品修復生態環境案件,共購買獅子溝林場和蘇木營林場森林固產品782噸,實現價值轉化4.5萬元。
來源:承德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全省首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在承德落地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08-03
近日,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人民法院燕山環境資源保護人民法庭公開宣判一起非法占用農用地案,被告單位某石業公司、被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在案發后及時對非法破壞的林地進行“補植復綠”并自愿認購“降碳產品”進行補償性修復,被告單位及二被告人主動購買在河北省環境能源交易所掛牌的承德市獅子溝林場森林固碳生態產品349.00噸,共支付認購款2萬元。
這是我省首例在裁判中支持以“補植復綠+認購降碳產品”的方式綜合修復受損害生態環境的案件,也是“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的首筆實踐。同時探索出一條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承德市再次為全省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承德經驗”。
為開辟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新領域、新賽道,將更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承德市在降碳產品開發種類和交易路徑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依托優勢資源率先在全省開發草地固碳、濕地固碳、景區碳普惠降碳產品方法學,目前三個方法學均已通過省級評審,承德市在規則確立、核證交易上繼續先行先試,實現降碳產品多面多點開花。同時,積極探索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借鑒、參照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和森林資源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及其他省市的做法,經請示市委、市政府同意,市生態環境局、市中院、市檢察院聯合印發了《關于探索開展“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化司法機關與生態環境部門協作共建,成功探索實踐出“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新工作模式,即將認購降碳產品列為替代性修復方式,既能縮短環境資源類案件的結案時限,提升司法效能,還成為承德市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一條新的路徑和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承德市已經實現2例自愿購買降碳產品修復生態環境案件,共購買獅子溝林場和蘇木營林場森林固產品782噸,實現價值轉化4.5萬元。
來源:承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