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綿延、溝谷縱橫,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隆化縣,曾是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近日,記者隨燕趙環保世紀行采訪團采訪時了解到,隆化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筑牢“綠水青山”,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用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鄉村振興之路,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保護好生態,山美水美村更美
隆化縣張三營鎮東風村是遠近聞名的“生態稻米之鄉”,水稻種植沿著伊遜河由南到北,集中連片綿延5.2公里。在這里遠遠望去,連綿青山下,一川煙雨,十里稻香,正是一派豐收景象。
“我們以水稻產業作為支撐,建設觀景臺、打造稻田畫美景,詩畫田園耕讀的風景,很多游客慕名而來。”隆化縣張三營鎮黨委書記陳志強介紹說,“為了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東風村還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設‘稻花香榭’生態民宿,滿足游客旅居需求。”
如今,這幅山美水美村更美的田園風光,正在成為東風村新的增收點。稻田畫美景吸引了京津冀的眾多游客來這里研學觀摩、休閑觀光、攝影寫生,好風景變現好“錢”景。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天藍、萬壑鳥鳴。地處冀北山區的隆化縣,是京津冀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態屏障,也是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
讓山更青、水更清,隆化縣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生態底色更加鮮明。
2022年,隆化縣PM2.5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329天,空氣質量持續保持河北省前列;境內灤河、伊瑪圖河、伊遜河、武烈河四大水系,常年地表水流量3.6億立方米,4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59.01%,特別是東部七家、茅荊壩區域森林覆蓋率達87%,被譽為“華北綠肺、天然氧吧”。
在系統治理、一體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隆化縣結合鄉村振興,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2年,隆化縣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建成美麗庭院4775個,生活垃圾全部實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推進廁所革命,獲評省級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推進農村硬化、亮化工程,28個省級美麗鄉村舊貌換新顏,茅荊壩鎮天義溝村獲評“省級美麗休閑鄉村”。
用好水資源,生態旅游富農家
走好綠色發展之路,隆化縣持續放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字號”名片效應,推動生態資源向金山銀山轉化。
隆化縣溫泉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日出水量7000多噸,水溫最高達98℃,富含氟、偏硅酸、氡、鍶、鋰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被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
“近年來,溫泉村重點實施了集中供暖、集中供溫泉水、集中供自來水、集中污水排放的‘四網合一’工程,開展民居改造、村莊綠化、環境綜合整治、旅游基礎設施配套等工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溫泉村是隆化縣溫泉資源最核心地區,村委委員王小平向記者介紹說。
從靠水吃水到以水生“金”,溫泉村的“溫泉產業”越做越大。“村里的民宿經過了三代升級改造,實現溫泉入戶,品質有了大幅提升。目前溫泉村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全村民宿經濟總收入1000余萬元,戶均收入15萬元。”
隆化縣七家—茅荊壩片區不僅溫泉地熱資源豐富,更是毗鄰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種類豐富,山體風貌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7%,被稱為“天然氧吧”。
整合生態資源,隆化縣大力發展溫泉康養產業,引進阿那亞、攜程、天沐等企業入駐,為康養產業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升級傳統文旅項目,初步形成了溫泉+森林、溫泉+康養、溫泉+農旅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格局,溫泉村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七家鎮被評為河北省鄉村旅游重點鎮,七家—茅荊壩區域被列為河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
提升含金量,綠色農產品暢銷
“上午采摘,下午分揀,晚上預冷,早晨就能送達京津冀市場,由于草莓品質好,產品供不應求。”9月14日,在隆化縣七家鎮西道村草莓谷產業園,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夏季草莓,這里是中國北方地區單體最大的四季草莓種植基地。
“隆化縣氣候冷涼干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水質潔凈,土地肥沃,這些天然優勢為草莓生產,尤其是高品質草莓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產業園相關負責人霍岳輝介紹說,草莓谷產業園依托優良的山水田園環境與農業資源,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建成“拾莓有稻”“皇家五彩草莓村”“服務區中途驛站”“草莓公社”等多個項目,提升游客采摘、游玩體驗。園區自2018年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5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隆化縣是農業大縣,農產品種類豐富,形成了以肉牛為主,蔬菜、草莓等設施農業和果品、中草藥等林果產業為輔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近年來,隆化縣立足生態優勢,不斷提升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目前,隆化縣有機認證企業共有22多家,基地面積7000多公頃,認證產品產量6800多噸,年產值3.8億元,年銷售額3.5億元。“隆化肉牛”“隆化越夏西紅柿”“隆化草莓”成為當地特色鮮明的公共品牌。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承德隆化用好生態資源推進鄉村振興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10-05
群山綿延、溝谷縱橫,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隆化縣,曾是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近日,記者隨燕趙環保世紀行采訪團采訪時了解到,隆化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筑牢“綠水青山”,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用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鄉村振興之路,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保護好生態,山美水美村更美
隆化縣張三營鎮東風村是遠近聞名的“生態稻米之鄉”,水稻種植沿著伊遜河由南到北,集中連片綿延5.2公里。在這里遠遠望去,連綿青山下,一川煙雨,十里稻香,正是一派豐收景象。
“我們以水稻產業作為支撐,建設觀景臺、打造稻田畫美景,詩畫田園耕讀的風景,很多游客慕名而來。”隆化縣張三營鎮黨委書記陳志強介紹說,“為了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東風村還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設‘稻花香榭’生態民宿,滿足游客旅居需求。”
如今,這幅山美水美村更美的田園風光,正在成為東風村新的增收點。稻田畫美景吸引了京津冀的眾多游客來這里研學觀摩、休閑觀光、攝影寫生,好風景變現好“錢”景。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天藍、萬壑鳥鳴。地處冀北山區的隆化縣,是京津冀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態屏障,也是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
讓山更青、水更清,隆化縣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生態底色更加鮮明。
2022年,隆化縣PM2.5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329天,空氣質量持續保持河北省前列;境內灤河、伊瑪圖河、伊遜河、武烈河四大水系,常年地表水流量3.6億立方米,4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59.01%,特別是東部七家、茅荊壩區域森林覆蓋率達87%,被譽為“華北綠肺、天然氧吧”。
在系統治理、一體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隆化縣結合鄉村振興,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2年,隆化縣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建成美麗庭院4775個,生活垃圾全部實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推進廁所革命,獲評省級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推進農村硬化、亮化工程,28個省級美麗鄉村舊貌換新顏,茅荊壩鎮天義溝村獲評“省級美麗休閑鄉村”。
用好水資源,生態旅游富農家
走好綠色發展之路,隆化縣持續放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字號”名片效應,推動生態資源向金山銀山轉化。
隆化縣溫泉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日出水量7000多噸,水溫最高達98℃,富含氟、偏硅酸、氡、鍶、鋰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被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
“近年來,溫泉村重點實施了集中供暖、集中供溫泉水、集中供自來水、集中污水排放的‘四網合一’工程,開展民居改造、村莊綠化、環境綜合整治、旅游基礎設施配套等工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溫泉村是隆化縣溫泉資源最核心地區,村委委員王小平向記者介紹說。
從靠水吃水到以水生“金”,溫泉村的“溫泉產業”越做越大。“村里的民宿經過了三代升級改造,實現溫泉入戶,品質有了大幅提升。目前溫泉村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全村民宿經濟總收入1000余萬元,戶均收入15萬元。”
隆化縣七家—茅荊壩片區不僅溫泉地熱資源豐富,更是毗鄰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種類豐富,山體風貌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7%,被稱為“天然氧吧”。
整合生態資源,隆化縣大力發展溫泉康養產業,引進阿那亞、攜程、天沐等企業入駐,為康養產業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升級傳統文旅項目,初步形成了溫泉+森林、溫泉+康養、溫泉+農旅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格局,溫泉村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七家鎮被評為河北省鄉村旅游重點鎮,七家—茅荊壩區域被列為河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
提升含金量,綠色農產品暢銷
“上午采摘,下午分揀,晚上預冷,早晨就能送達京津冀市場,由于草莓品質好,產品供不應求。”9月14日,在隆化縣七家鎮西道村草莓谷產業園,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夏季草莓,這里是中國北方地區單體最大的四季草莓種植基地。
“隆化縣氣候冷涼干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水質潔凈,土地肥沃,這些天然優勢為草莓生產,尤其是高品質草莓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產業園相關負責人霍岳輝介紹說,草莓谷產業園依托優良的山水田園環境與農業資源,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建成“拾莓有稻”“皇家五彩草莓村”“服務區中途驛站”“草莓公社”等多個項目,提升游客采摘、游玩體驗。園區自2018年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5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隆化縣是農業大縣,農產品種類豐富,形成了以肉牛為主,蔬菜、草莓等設施農業和果品、中草藥等林果產業為輔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近年來,隆化縣立足生態優勢,不斷提升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目前,隆化縣有機認證企業共有22多家,基地面積7000多公頃,認證產品產量6800多噸,年產值3.8億元,年銷售額3.5億元。“隆化肉牛”“隆化越夏西紅柿”“隆化草莓”成為當地特色鮮明的公共品牌。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