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深化環評制度改革,強化環評要素保障,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制定《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從全鏈條加強環評制度建設、全方位推動園區環評改革試點、全過程加強環評質量管理、全周期優化環評服務保障4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措施,服務保障重大項目科學落地,守好綠水青山第一道防線。
全鏈條加強環評制度建設。河北提出6條措施,分別為,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指導作用,結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優化園區規劃環評,強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加強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銜接,探索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評試點,健全部門協同對接機制。
全方位推動園區環評改革試點。河北省第一批選取55個園區作為試點,全方位開展環評改革。優化項目環評審批,城市道路、城市管網及管廊等5個行業建設項目,免于環評備案管理;符合條件的小額總量項目,簡化污染物總量指標審核。同類項目環評“打捆”審批,同一時期集中新建落地、集中搬遷入園、集中擴建改造且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服裝、家具制造等9個行業建設項目,在明確各企業環保責任基礎上,多個同行業建設項目可編制一個環評文件,環評審批部門出具統一批復,實行環評“打捆”審批。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審批合一”,對應編制報告表的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12個行業建設項目,項目開工建設前可接續辦理環評與排污許可手續。承諾制審批,在河北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曹妃甸片區、大興機場片區內,對應編制報告表的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10個行業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向環評審批部門報送告知承諾書及環評文件等要件,環評審批部門可不經評估、審查等程序直接作出審批決定。
全過程加強環評質量管理。河北提出,嚴守環境準入底線,嚴格污染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加強生態類建設項目環評把關,提升環評質量管理水平,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等措施,發揮環評制度源頭預防作用,守好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
全周期優化環評服務保障。河北省將規范優化環評審批程序,建立“綠色通道”即來即辦,實行容缺受理等制度;優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管理,統籌全省總量指標,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重金屬污染物儲備排污權由省級統一管理,保障重點項目落地;持續深化環評幫扶指導,健全提前介入、跟蹤服務機制,積極引導提升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發揮技術評估機構和行業專家優勢,為項目建設提供技術支持;組織開展環評審批權限梳理和承接效果評估,對審批能力不匹配的,依法依規調整審批權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比武,不斷提升基層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20條措施優化環評工作 首批選取55個園區作為試點開展環評改革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01-11
進一步深化環評制度改革,強化環評要素保障,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制定《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從全鏈條加強環評制度建設、全方位推動園區環評改革試點、全過程加強環評質量管理、全周期優化環評服務保障4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措施,服務保障重大項目科學落地,守好綠水青山第一道防線。
全鏈條加強環評制度建設。河北提出6條措施,分別為,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指導作用,結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優化園區規劃環評,強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加強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銜接,探索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評試點,健全部門協同對接機制。
全方位推動園區環評改革試點。河北省第一批選取55個園區作為試點,全方位開展環評改革。優化項目環評審批,城市道路、城市管網及管廊等5個行業建設項目,免于環評備案管理;符合條件的小額總量項目,簡化污染物總量指標審核。同類項目環評“打捆”審批,同一時期集中新建落地、集中搬遷入園、集中擴建改造且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服裝、家具制造等9個行業建設項目,在明確各企業環保責任基礎上,多個同行業建設項目可編制一個環評文件,環評審批部門出具統一批復,實行環評“打捆”審批。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審批合一”,對應編制報告表的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12個行業建設項目,項目開工建設前可接續辦理環評與排污許可手續。承諾制審批,在河北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曹妃甸片區、大興機場片區內,對應編制報告表的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10個行業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向環評審批部門報送告知承諾書及環評文件等要件,環評審批部門可不經評估、審查等程序直接作出審批決定。
全過程加強環評質量管理。河北提出,嚴守環境準入底線,嚴格污染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加強生態類建設項目環評把關,提升環評質量管理水平,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等措施,發揮環評制度源頭預防作用,守好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
全周期優化環評服務保障。河北省將規范優化環評審批程序,建立“綠色通道”即來即辦,實行容缺受理等制度;優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管理,統籌全省總量指標,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重金屬污染物儲備排污權由省級統一管理,保障重點項目落地;持續深化環評幫扶指導,健全提前介入、跟蹤服務機制,積極引導提升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發揮技術評估機構和行業專家優勢,為項目建設提供技術支持;組織開展環評審批權限梳理和承接效果評估,對審批能力不匹配的,依法依規調整審批權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比武,不斷提升基層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