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潤順達綠色智慧健康建筑產業基地。受訪單位供圖
近年來,保定市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統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產業結構、能源體系、生態環境、生活方式等多領域全面發力,2020至2024年能耗強度降低14.56%,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攀升至71%,超低能耗建筑規模穩居河北首位,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發展共贏之路。
產業向“新” 鍛造綠色發展動能
與原設備相比能耗降低30%,印花染料等助劑用量降低35%以上,人力資源效率提升50%,這是高陽縣榮儀毯業有限公司實施高檔數碼噴墨印花技改嘗到的“甜頭”。如今,該公司不僅實現了傳統印花向噴墨印花的升級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還有力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高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資料圖
高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整合48家分散印染企業產能,實施總投資14.25億元的13個新建印染項目,改造提升9個原有項目,構建起紡織印染、污水處理、熱能回收、再生水利用、集中供熱、余熱發電、渣灰制磚“七位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數據顯示,高陽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已由2020年的0.7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24年的0.67噸標準煤/萬元。
高陽縣的產業升級只是保定市推進產業綠色“蛻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保定市聚焦紡織、造紙、建材等傳統行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大力實施轉型升級,通過技術改造、數字賦能等手段,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模式,加速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保定市聚焦“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加快布局新質生產力,逐步完善并形成“7+20+N”現代化產業體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擁有1家國家級綠色園區、19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0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56家省級綠色工廠、45家市級綠色工廠。
同時,保定市產業結構也在持續優化。2024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1.1∶32.8∶56.1。2023至2024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45.9%提升至47.6%,高于全省平均值25.3個百分點。
能源向“綠” 筑牢低碳發展根基
在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制造區域,膜電極與電堆的高精度、智能化生產正在有序進行。
未勢能源河北大區總經理張璞介紹,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膜電極等核心組件,已批量應用于保定的406輛氫能環衛車上。
經過四年發展,保定市氫能產業從零起步,實現“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全市共有氫能企業9家,2024年全產業鏈產值達3.46億元。
在清潔能源體系構建上,保定市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有序推動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791.66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71%。
儲能項目建設在保定市也不斷提速。目前,華能滿城、炘能滿城、望都科瑞數智新能源儲能3個儲能項目已實現全容量并網,獨立儲能項目總裝機規模達30萬千瓦。2025年省第一批下達保定市蠡縣、博野、唐縣3地4個項目,共50萬千瓦規模指標,預計2025年底全部建成投運。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4月,保定市成功獲批全國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項目。該試點通過V2G技術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充放電,推動新能源汽車作為“移動充電寶”參與電網調峰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生態向“優” 書寫環境改善答卷
夏日的白洋淀荷香四溢,碧水清波美不勝收。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保定市8條入淀河流水質全部達Ⅲ類,49個國省考斷面100%達標;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5.96%,優良天數增加16天。
生態的改善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緊密相關。2024年,保定市能耗強度降至0.472噸標準煤/萬元,居全省第二。全市重點耗能行業能效水平持續提升,與2020年相比,2024年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三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22.8%、13.5%、7.5%。
淶水金隅冀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節能降耗與能源高效利用領域不斷突破,成功實現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至95.46千克標煤/噸,水泥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至74.54千克標煤/噸,兩項指標均達國家一級標準。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水泥行業噸熟料、噸水泥綜合能耗較2020年分別下降2.8%和5.1%。
深能保定發電公司通過實施20多項先進技術改造,以及優化機組啟停機步序、不同工況各系統運行方式等措施,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火力發電標準煤耗較2020年下降1.6%。
作為國家首批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示范城市,保定市持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網絡與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兩網融合”,建成回收點2007個、中轉站114個、分揀中心1個。
生活向“綠” 繪就低碳宜居畫卷
在奧潤順達集團國家建筑節能技術國際創新園內,技術人員正在全環境氣候模擬實驗艙中,對新一代綠色智慧健康建筑進行性能測試。“我們對建筑的墻體保溫、被動窗、被動門、環境一體機等系統部品、部件的性能和質量以及整屋的穩定性進行反復測試與驗證,確保室內保持五恒兩康。”奧潤順達綠建研究院院長范振發介紹道。
目前,保定市累計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279.6萬平方米,集中連片建設被動式住宅小區10個,40萬平方米規模住宅小區3個。
在建筑領域,保定市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截至目前,累計建設綠色建筑5664.06萬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83.4%。
綠色理念已融入保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定市探索搭建“碳惠保定”小程序,圍繞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教育、低碳公益4大場景,開發15種積分獲取途徑,涵蓋12項低碳行為,讓低碳行為實現可記錄、可量化、可激勵。自2025年2月底上線試運行以來,注冊人數約8.7萬人,全場景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超50噸。
保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保定將聚焦提升產業“含綠量”、提高能源“清潔度”、提升城市“宜居度”持續發力,凝聚全民減碳合力,讓綠色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來源:冀云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生態與發展共贏之路怎么走?保定有四點經驗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5-07-04
奧潤順達綠色智慧健康建筑產業基地。受訪單位供圖
近年來,保定市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統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產業結構、能源體系、生態環境、生活方式等多領域全面發力,2020至2024年能耗強度降低14.56%,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攀升至71%,超低能耗建筑規模穩居河北首位,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發展共贏之路。
產業向“新” 鍛造綠色發展動能
與原設備相比能耗降低30%,印花染料等助劑用量降低35%以上,人力資源效率提升50%,這是高陽縣榮儀毯業有限公司實施高檔數碼噴墨印花技改嘗到的“甜頭”。如今,該公司不僅實現了傳統印花向噴墨印花的升級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還有力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高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資料圖
高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整合48家分散印染企業產能,實施總投資14.25億元的13個新建印染項目,改造提升9個原有項目,構建起紡織印染、污水處理、熱能回收、再生水利用、集中供熱、余熱發電、渣灰制磚“七位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數據顯示,高陽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已由2020年的0.7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24年的0.67噸標準煤/萬元。
高陽縣的產業升級只是保定市推進產業綠色“蛻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保定市聚焦紡織、造紙、建材等傳統行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大力實施轉型升級,通過技術改造、數字賦能等手段,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模式,加速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保定市聚焦“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加快布局新質生產力,逐步完善并形成“7+20+N”現代化產業體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擁有1家國家級綠色園區、19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0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56家省級綠色工廠、45家市級綠色工廠。
同時,保定市產業結構也在持續優化。2024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1.1∶32.8∶56.1。2023至2024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45.9%提升至47.6%,高于全省平均值25.3個百分點。
能源向“綠” 筑牢低碳發展根基
在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制造區域,膜電極與電堆的高精度、智能化生產正在有序進行。
未勢能源河北大區總經理張璞介紹,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膜電極等核心組件,已批量應用于保定的406輛氫能環衛車上。
經過四年發展,保定市氫能產業從零起步,實現“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全市共有氫能企業9家,2024年全產業鏈產值達3.46億元。
在清潔能源體系構建上,保定市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有序推動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791.66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71%。
儲能項目建設在保定市也不斷提速。目前,華能滿城、炘能滿城、望都科瑞數智新能源儲能3個儲能項目已實現全容量并網,獨立儲能項目總裝機規模達30萬千瓦。2025年省第一批下達保定市蠡縣、博野、唐縣3地4個項目,共50萬千瓦規模指標,預計2025年底全部建成投運。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4月,保定市成功獲批全國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項目。該試點通過V2G技術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充放電,推動新能源汽車作為“移動充電寶”參與電網調峰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生態向“優” 書寫環境改善答卷
夏日的白洋淀荷香四溢,碧水清波美不勝收。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保定市8條入淀河流水質全部達Ⅲ類,49個國省考斷面100%達標;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5.96%,優良天數增加16天。
生態的改善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緊密相關。2024年,保定市能耗強度降至0.472噸標準煤/萬元,居全省第二。全市重點耗能行業能效水平持續提升,與2020年相比,2024年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三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22.8%、13.5%、7.5%。
淶水金隅冀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節能降耗與能源高效利用領域不斷突破,成功實現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至95.46千克標煤/噸,水泥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至74.54千克標煤/噸,兩項指標均達國家一級標準。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水泥行業噸熟料、噸水泥綜合能耗較2020年分別下降2.8%和5.1%。
深能保定發電公司通過實施20多項先進技術改造,以及優化機組啟停機步序、不同工況各系統運行方式等措施,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火力發電標準煤耗較2020年下降1.6%。
作為國家首批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示范城市,保定市持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網絡與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兩網融合”,建成回收點2007個、中轉站114個、分揀中心1個。
生活向“綠” 繪就低碳宜居畫卷
在奧潤順達集團國家建筑節能技術國際創新園內,技術人員正在全環境氣候模擬實驗艙中,對新一代綠色智慧健康建筑進行性能測試。“我們對建筑的墻體保溫、被動窗、被動門、環境一體機等系統部品、部件的性能和質量以及整屋的穩定性進行反復測試與驗證,確保室內保持五恒兩康。”奧潤順達綠建研究院院長范振發介紹道。
目前,保定市累計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279.6萬平方米,集中連片建設被動式住宅小區10個,40萬平方米規模住宅小區3個。
在建筑領域,保定市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截至目前,累計建設綠色建筑5664.06萬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83.4%。
綠色理念已融入保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定市探索搭建“碳惠保定”小程序,圍繞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教育、低碳公益4大場景,開發15種積分獲取途徑,涵蓋12項低碳行為,讓低碳行為實現可記錄、可量化、可激勵。自2025年2月底上線試運行以來,注冊人數約8.7萬人,全場景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超50噸。
保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保定將聚焦提升產業“含綠量”、提高能源“清潔度”、提升城市“宜居度”持續發力,凝聚全民減碳合力,讓綠色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來源:冀云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