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它就像一把‘標尺’,讓我們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促使企業走綠色低碳的正道?!笔仪f良村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建德告訴記者。
圖為石家莊良村熱電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條例》落實情況
近日,記者深入河北企業一線,了解《條例》如何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條例》就碳排放權交易體制機制、適用范圍、管理流程、數據質量保障、懲處違法行為等諸多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條例》明確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未按照規定清繳其碳排放配額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未清繳的碳排放配額清繳時限前1個月市場交易平均成交價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按照未清繳的碳排放配額等量核減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額,甚至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圖為石家莊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黨委委員魏鵬冉正在向企業介紹《條例》
石家莊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黨委委員魏鵬冉介紹,《條例》將碳排放權轉化為“真金白銀”,從“清算違法成本賬、算好技術升級賬”兩個方面倒逼企業算好賬,推動綠色轉型。
為了避免觸碰處罰紅線,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崔建德告訴記者,企業通過建立碳排放專班、升級節能設備、全員培訓構建三重防線,并通過精準數據管理,2024年實現7700萬元配額交易收益,讓減碳投入轉化為真金白銀,印證了“減排—收益—再投入”的可持續閉環。
除了日常運營和技術升級,《條例》實施后,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也在悄然改變。
河北華電石家莊裕華熱電有限公司計劃發展部副主任王曉鵬向記者介紹,以前選擇供應商主要看價格和產能,現在會把碳排放指標納入核心評估體系。雖然短期采購成本上升了,但從長遠看,穩定的低碳供應鏈更能適應未來的政策環境。
對于未來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相關政策,企業還有哪些期待
河北西柏坡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范井生表示,希望政策能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希望監管部門能多組織一些政策解讀和案例分享互動,尤其是針對新興的減排技術和交易模式;也期待市場能更活躍一些,配額交易機制更靈活,形成“減排越多、收益越多”的正向激勵。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已成為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制度基石和政策工具。據了解,河北省共有400余家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其中涉及了發電、鋼鐵(含獨立軋鋼)、水泥、玻璃、石化、化工、造紙、民航8個行業。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三級調研員蔣衛寧介紹,2019年度—2023年度,河北省共90家發電企業納入配額清繳范圍,2019年年度—2022年度配額清繳完成率達100%,2023年度除1家企業涉司法凍結外,其他企業均完成配額清繳。
下一步,河北省將圍繞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條例》規定和國家工作部署,指導各市及企業扎實做好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加大技術幫扶力度,針對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碳排放配額分配與清繳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提升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如何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5-08-20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它就像一把‘標尺’,讓我們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促使企業走綠色低碳的正道?!笔仪f良村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建德告訴記者。
圖為石家莊良村熱電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條例》落實情況
近日,記者深入河北企業一線,了解《條例》如何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條例》就碳排放權交易體制機制、適用范圍、管理流程、數據質量保障、懲處違法行為等諸多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條例》明確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未按照規定清繳其碳排放配額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未清繳的碳排放配額清繳時限前1個月市場交易平均成交價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按照未清繳的碳排放配額等量核減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額,甚至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圖為石家莊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黨委委員魏鵬冉正在向企業介紹《條例》
石家莊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黨委委員魏鵬冉介紹,《條例》將碳排放權轉化為“真金白銀”,從“清算違法成本賬、算好技術升級賬”兩個方面倒逼企業算好賬,推動綠色轉型。
為了避免觸碰處罰紅線,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崔建德告訴記者,企業通過建立碳排放專班、升級節能設備、全員培訓構建三重防線,并通過精準數據管理,2024年實現7700萬元配額交易收益,讓減碳投入轉化為真金白銀,印證了“減排—收益—再投入”的可持續閉環。
除了日常運營和技術升級,《條例》實施后,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也在悄然改變。
河北華電石家莊裕華熱電有限公司計劃發展部副主任王曉鵬向記者介紹,以前選擇供應商主要看價格和產能,現在會把碳排放指標納入核心評估體系。雖然短期采購成本上升了,但從長遠看,穩定的低碳供應鏈更能適應未來的政策環境。
對于未來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相關政策,企業還有哪些期待
河北西柏坡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范井生表示,希望政策能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希望監管部門能多組織一些政策解讀和案例分享互動,尤其是針對新興的減排技術和交易模式;也期待市場能更活躍一些,配額交易機制更靈活,形成“減排越多、收益越多”的正向激勵。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已成為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制度基石和政策工具。據了解,河北省共有400余家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其中涉及了發電、鋼鐵(含獨立軋鋼)、水泥、玻璃、石化、化工、造紙、民航8個行業。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三級調研員蔣衛寧介紹,2019年度—2023年度,河北省共90家發電企業納入配額清繳范圍,2019年年度—2022年度配額清繳完成率達100%,2023年度除1家企業涉司法凍結外,其他企業均完成配額清繳。
下一步,河北省將圍繞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條例》規定和國家工作部署,指導各市及企業扎實做好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加大技術幫扶力度,針對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碳排放配額分配與清繳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提升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