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特別支持,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邯鄲市環境文化交流促進會、邯鄲廣播電視臺志愿服務隊等單位組織帶領邯鄲市邯鄲職業學校學生走進邯鄲市市政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東污水處理廠。
提到“環保設施”,估計不少人都有點“陌生”比如...空氣質量數據從何而來水環境質量數據如何發布污水處理廠里藏著哪些“黑科技”污水去哪兒了,由濁變清經歷了哪些奇妙之旅
為了很好的解決民眾的這些疑問,跟隨著東污水處理廠副總經理孫曉雷、安全部主管趙敬等工作人員近距離參觀、了解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理念與工藝流程。讓環保設施單位從“外人免入”到“歡迎光臨”,共同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推進環保企業的有序發展。
東污水處理廠馬曉雯工程師,首先向學生介紹了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污水先后經過粗格柵、細格柵、曝氣沉砂池、三溝式氧化溝、高密度沉淀池以及V型濾池等處理工序后達標排放。
現場參觀三溝式氧化溝,學生王琳琳問:這里的水相較于剛才看到的水更加渾濁,還不斷有泡沫涌現這是怎么回事馬曉雯工程師告訴大家:污水進入三溝式氧化溝后,與溝內的活性污泥充分接觸,在經過反復缺氧和好氧的交替反應后,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機物、氨氮、總氮等污染物被去除,出水清澈透明,水質有了明顯改善。
隨后來到中水處理單元,經過三溝式氧化溝處理后的水進入中水處理單元,在這里向水中投加除磷藥劑,通過混凝、絮凝、沉淀以及過濾等一系列物化反應,水中的含磷污染物和懸浮物也被去除,最終水質達到排放標準。學生霍紫悅問“這水能喝吧”,馬曉雯工程師告訴大家:這水雖然經過處理但還達不到飲用水的標準,但工業用水是沒問題的。?目前經過東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邯鄲市東郊電廠的生產用水。
學生張珊珊說“通過這次參觀東污水處理廠,我更加懂得水資源的寶貴,我回家以后一定會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老師宋友華說:“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引導我們近距離了解污水處理流程,和處理后的作用,使我們非常受益,參加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p>
邯鄲市環境文化交流促進會秘書長馮燕說:“在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邯鄲市生態環境局特別支持和幫助下,通過我們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項目數十次的參觀體驗活動,讓我看到了邯鄲民眾對環保態度的改觀和自身環保行為的改變。深知作為環保志愿者的責任與使命。”
志愿者團隊負責人孔媛媛說:“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深受民眾歡迎,我們將不定期組織該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環境教育基地和環保設施單位,讓民眾零距離探秘環保設施單位,更直觀地了解環保、監督環保、體驗環保、參與環保。”
通過邀請民眾實地參觀,進一步弘揚生態文明理念,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構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使公眾進一步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同時,切身感受到全市上下為改善環境質量的付出與努力。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推進“文明”建設,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邯鄲。為邯鄲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