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是通過怎樣處理變清的”“空氣質量是如何監測的”“我們的日常生活垃圾又是怎樣處理的”……5月22日,在“六·五”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活動,讓小學生實地走進環保、了解環保、監督環保,一窺環保設施真容。
“零距離”參觀四類環保設施
當天上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50名小學生和家長,來到市污水處理廠、市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市生態環境局(祝村鎮)市控空氣自動監測站、邢臺恒億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進行了參觀。
在市污水處理廠,講解員詳細講解了城市污水由黑變清的過程、處理工藝流程、工藝參數等知識。小學生們和家長在參觀了現場處理工藝過程后,紛紛表示了解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全過程,今后在生活中更要愛護水環境,珍惜水資源,踐行低碳綠色生活方式。
“今天通過參觀四類環保設施,我感到非常震撼。此次參觀收獲頗大,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要通過自身實際行動,做一名環境保護的小戰士。”逸夫小學五年級學生菅雨柯說。
本次活動向公眾開放的是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監測設施、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等四類環保設施。
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值得期待
“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對于改善環境質量具有基礎性作用。推動相關設施向公眾開放,是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有效措施,旨在使公眾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激發公眾環境責任意識。”市生態環境局宣教科負責人蘇立強說。
今年的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一步喚醒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據介紹,為扎實做好2021年“六·五”環境日宣傳工作,在全市營造全民關注環保、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市生態環境局計劃從5月下旬至6月下旬,集中一個月的時間,結合疫情常態化管控要求,充分利用各界力量、各種媒介、各種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主場啟動儀式、環保公眾設施開放、環保宣傳進社區、進企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向公眾開放,環保主題動漫、H5、環保歌曲、環保公益微視頻展播等一系列活動,助力環保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