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耕耘與收獲”同行的季節,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6·5世界環境日也如約而至。
為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提高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的認識,引導青少年從小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讓綠色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6月4日下午,由廊坊市生態環境局、市教育局、管道局中學第三附屬小學和廊坊市智慧環境生態產業研究院聯合組織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環保主題系列宣講活動拉開帷幕。
宣講活動中,系列宣講團成員、南開大學環境工程學博士、廊坊市智慧環境生態產業研究院趙迎迎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通過視頻、游戲、互動答題等方式,向管道局中學第三附屬小學的250多名師生介紹了世界環境日的由來及當前我們面對的主要環境風險。引導同學們從小養成綠色低碳生活好習慣,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愛護公共衛生,愛護空氣環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做美麗中國的堅實行動者、捍衛者。
為讓宣講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宣講團隊現場為同學們發放了《“霾說”:臭氧污染呦悠憂》《綠色低碳生活手冊》等環保宣傳手冊600余份,通過“霾頭”的故事,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臭氧防控知識。并通過有獎答題、互動游戲、交流溝通等方式與孩子們現場互動,將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融為一體,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習環保、了解環保、力行環保。瞧!孩子們的手舉得多高。“我知道,我知道......”同學們興奮地伸直了手臂,躍躍欲試、爭先恐會搶答各類環保問題。
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和老師們收獲了很多低碳生活和垃圾分類的相關環保知識,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認知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了解了生態環保和綠色低碳的生活知識,并將綠色、低碳、循環的生活理念帶到學習和生活中,從點滴做起,為美麗中國、美麗河北、美麗廊坊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