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趙克志到邯鄲市永年縣,看望慰問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
“八一”建軍節前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趙克志深入到邯鄲市永年縣,看望慰問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并就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重建工作進行調研。他指出,面對歷史罕見、突如其來的汛情災情,人民子弟兵發揚敢打硬仗的優良傳統,沖鋒在前,奮力支援地方搶險救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相信只要軍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只要黨員干部和群眾始終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就能鑄就銅墻鐵壁,奪取防災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省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范照兵,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邵亨一同看望。
7月30日下午,趙克志來到永年縣劉營鎮榆林村。進村公路兩旁,一片片玉米被洪水和淤泥浸泡后枯萎絕收,見證著那場肆虐的洪水。在該村一所學校的清淤現場,“某部英雄炮兵連”、“武警邯鄲市支隊”、“永年民兵應急分隊”的旗幟格外醒目。上百名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正冒著高溫酷暑,揮鍬清理厚重的淤泥,個個汗水濕透衣背。
“感謝大家,你們辛苦了!”趙克志徑直走到官兵們中間,和大家親切握手。他關切詢問戰士們幾天沒休息了、能不能頂得住,看到很多戰士因為長時間穿雨鞋工作,小腿被鞋邊磨紅了、磨破了,便蹲下身查看他們的傷口,要求及時給戰士們處理傷處,更換合適的鞋子,搞好后勤保障。沿著長長的隊伍,趙克志挨個與戰士們握手,不時噓寒問暖,讓大家倍感振奮。
站在官兵們中間,趙克志高聲說,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和邵亨司令員代表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向戰斗在抗災救災第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7·19”特大洪水突如其來,給石家莊、邯鄲、邢臺等地人民造成了重大損失,部隊官兵堅決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迅速奔赴抗災救災一線,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展災后恢復重建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人民群眾最可愛、最可敬、最可信的人。現在,我省仍處于“七下八上”的防汛最關鍵時期。由于特殊的使命和任務,廣大官兵要在抗災救災的第一線度過建軍節,很有意義,也很神圣。希望大家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弘揚“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繼續搞好受災地區的救災、防災、減災工作,在急難險重面前經受磨煉,彰顯人生價值。地方黨委、政府要為參加抗災救災的部隊服務好,保證大家的休息和生活。
“只要軍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只要黨員干部和群眾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就能鑄就銅墻鐵壁,奪取防災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走出清淤現場,趙克志語氣堅定地對在場的部隊和地方負責同志說。乘車離開榆林村時,看到路旁北京軍區285醫院醫療隊正在為災區群眾開展醫療服務,趙克志又專門走下車來向幾位醫護人員表示慰問。
趙克志還來到永年縣天河學校受災群眾安置點,看望慰問受災群眾。他與受災群眾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說說暖心的話,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和所思所盼,并走進宿舍、食堂、醫療點,實地察看受災群眾的吃、穿、住、飲水、防暑、防疫情況。天河學校共安置受災群眾400多名,該校50多名教師及附近村民紛紛加入到救災志愿者行列,目前受災群眾基本生活都能保障,趙克志對他們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反復叮囑在場的市縣鄉村干部,我省抗災救災正處于關鍵階段,是一場形勢嚴峻、任務艱巨的攻堅戰。越是大災大難,越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做好抗災救災工作作為密切聯系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現實檢驗,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把災后重建放在首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群眾戰勝洪災的信心和勇氣。各級干部要排除一切干擾,克服各種困難,把全部精力用在抗災救災上,把群眾進一步動員起來,齊心協力抗災自救。全省上下、黨政軍民要同心同力、共渡難關,早日重建美好家園,開啟新的生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趙克志在永年縣看望慰問抗洪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和武警消防官兵
來源: 時間:2016-08-04
7月3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趙克志到邯鄲市永年縣,看望慰問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
“八一”建軍節前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趙克志深入到邯鄲市永年縣,看望慰問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并就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重建工作進行調研。他指出,面對歷史罕見、突如其來的汛情災情,人民子弟兵發揚敢打硬仗的優良傳統,沖鋒在前,奮力支援地方搶險救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相信只要軍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只要黨員干部和群眾始終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就能鑄就銅墻鐵壁,奪取防災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省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范照兵,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邵亨一同看望。
7月30日下午,趙克志來到永年縣劉營鎮榆林村。進村公路兩旁,一片片玉米被洪水和淤泥浸泡后枯萎絕收,見證著那場肆虐的洪水。在該村一所學校的清淤現場,“某部英雄炮兵連”、“武警邯鄲市支隊”、“永年民兵應急分隊”的旗幟格外醒目。上百名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正冒著高溫酷暑,揮鍬清理厚重的淤泥,個個汗水濕透衣背。
“感謝大家,你們辛苦了!”趙克志徑直走到官兵們中間,和大家親切握手。他關切詢問戰士們幾天沒休息了、能不能頂得住,看到很多戰士因為長時間穿雨鞋工作,小腿被鞋邊磨紅了、磨破了,便蹲下身查看他們的傷口,要求及時給戰士們處理傷處,更換合適的鞋子,搞好后勤保障。沿著長長的隊伍,趙克志挨個與戰士們握手,不時噓寒問暖,讓大家倍感振奮。
站在官兵們中間,趙克志高聲說,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和邵亨司令員代表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向戰斗在抗災救災第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消防戰士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7·19”特大洪水突如其來,給石家莊、邯鄲、邢臺等地人民造成了重大損失,部隊官兵堅決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迅速奔赴抗災救災一線,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展災后恢復重建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人民群眾最可愛、最可敬、最可信的人。現在,我省仍處于“七下八上”的防汛最關鍵時期。由于特殊的使命和任務,廣大官兵要在抗災救災的第一線度過建軍節,很有意義,也很神圣。希望大家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弘揚“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繼續搞好受災地區的救災、防災、減災工作,在急難險重面前經受磨煉,彰顯人生價值。地方黨委、政府要為參加抗災救災的部隊服務好,保證大家的休息和生活。
“只要軍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只要黨員干部和群眾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就能鑄就銅墻鐵壁,奪取防災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走出清淤現場,趙克志語氣堅定地對在場的部隊和地方負責同志說。乘車離開榆林村時,看到路旁北京軍區285醫院醫療隊正在為災區群眾開展醫療服務,趙克志又專門走下車來向幾位醫護人員表示慰問。
趙克志還來到永年縣天河學校受災群眾安置點,看望慰問受災群眾。他與受災群眾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說說暖心的話,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和所思所盼,并走進宿舍、食堂、醫療點,實地察看受災群眾的吃、穿、住、飲水、防暑、防疫情況。天河學校共安置受災群眾400多名,該校50多名教師及附近村民紛紛加入到救災志愿者行列,目前受災群眾基本生活都能保障,趙克志對他們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反復叮囑在場的市縣鄉村干部,我省抗災救災正處于關鍵階段,是一場形勢嚴峻、任務艱巨的攻堅戰。越是大災大難,越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做好抗災救災工作作為密切聯系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現實檢驗,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把災后重建放在首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群眾戰勝洪災的信心和勇氣。各級干部要排除一切干擾,克服各種困難,把全部精力用在抗災救災上,把群眾進一步動員起來,齊心協力抗災自救。全省上下、黨政軍民要同心同力、共渡難關,早日重建美好家園,開啟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