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一個鮮明的特色是口語化、接地氣。他經常用一些質樸、平實的“大白話”來表達思想,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黨建網微平臺和您一起回顧。
話家常心系群眾冷暖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在河北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村民徐萬家察看年貨準備情況。
“接接地氣,充充電”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來到30多年前工作過的河北正定縣,看望塔元莊村干部群眾,就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直接聽取最基層的意見。習近平說,這里我很熟悉,當年下鄉就騎自行車來。今天就是來聽大家的,看看鄉親們,接接地氣,充充電。
“我入隊時心怦怦跳”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參加少先隊員入隊儀式,總書記說:“記得入隊時心怦怦跳,很激動。不知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孩子們回答:“有。”“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是一種榮譽。”總書記表示,“我在你們臉上看到了希望,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正像誓言說的那樣,要時刻準備著,將來接班。”
“暖和不暖和”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到云南看望魯甸地震災區干部群眾。在甘家寨受災群眾異地過渡安置點,習近平察看了臨時黨支部、警務室、消防室,接連走進5個帳篷看望群眾,噓寒問暖,詳細了解群眾生活保障情況。總書記走進鄒體富老兩口和孫子住的帳篷,吃飯、補助、收入等問得十分仔細。總書記摸了摸棉被,問“暖和不暖和”,鄒體富老兩口回答“暖和”。
“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來到江西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中,習近平一間一間屋子察看,坐下來同夫婦倆算收入支出賬,問家里種了什么、養了什么,吃穿住行還有什么困難和需求。老鄉端上熱氣騰騰的米果請總書記品嘗。女主人說,總書記給全國人民當家當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習近平回應她說,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
“我這就放心了”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踏著皚皚白雪進入小二臺鎮德勝村。在村民徐萬家,習近平問喝的用的水從哪里來,電視機啥時買的、能看多少頻道,過年安排哪些活動。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語作了回答,習近平聽后說我這就放心了。看到家里擺的年貨,習近平拿起油炸的“開口笑”品嘗,說味道很好。
民間諺語蘊含大智慧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我們主張,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尊嚴。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
——2013 年3 月23 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
“獨木不成林”
我們要大力推動建設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獨木不成林。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條件下,金磚國家發展不能獨善其身,必須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2013 年3 月27 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的主旨講話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要讓每一個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2014年1月14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講話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不要狗熊掰棒子”
民生工作面廣量大,具有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等特點。要有堅持不懈的韌勁,一件接著一件辦,不要貪多嚼不爛,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不能虎頭蛇尾。我們要一諾千金,說到就要做到。務求扎實,開空頭支票不行,要同經濟發展階段相匹配,既要積極作為,又要量力而為。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眾人拾柴火焰高”
我們國家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又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齊心協力來干,眾人拾柴火焰高。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中國的發展成就,是中國人民幾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來的。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素以吃苦耐勞聞名于世。中國人民深知,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想發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實干,不能寄托于別人的恩賜,世界上也沒有誰有這樣的能力。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網絡熱詞傳遞正能量
2015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賀詞。
“累并快樂著”
我不是痛并快樂著,是累并快樂著。
——2013年3月,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在會見中國駐俄使館工作人員和中資機構代表時的講話
“什么是作秀”
這兩天看了不少東西,接了地氣,頗有收獲。轉變作風就是要打破“圍城”、“玻璃門”和無形的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接接地氣很好。一枝一葉總關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
——2013 年7 月23 日,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湖北省領導干部座談會時的講話
“時間都去哪兒了”
談到愛好,我個人愛好閱讀、看電影、旅游、散步。你知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于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
——2014年2月7日,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
“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
為了做好這些工作,我們的各級干部也是蠻拼的。當然,沒有人民支持,這些工作是難以做好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
——2014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
“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面對身陷苦難和戰火的人們,我們要有悲憫和同情,更要有責任和行動。中國將永遠向世界敞開懷抱,也將盡己所能向面臨困境的人們伸出援手,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2015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賀詞
(據新華網)
轉載請注明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習近平的“大白話”
來源: 時間:2017-06-19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一個鮮明的特色是口語化、接地氣。他經常用一些質樸、平實的“大白話”來表達思想,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黨建網微平臺和您一起回顧。
話家常心系群眾冷暖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在河北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村民徐萬家察看年貨準備情況。
“接接地氣,充充電”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來到30多年前工作過的河北正定縣,看望塔元莊村干部群眾,就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直接聽取最基層的意見。習近平說,這里我很熟悉,當年下鄉就騎自行車來。今天就是來聽大家的,看看鄉親們,接接地氣,充充電。
“我入隊時心怦怦跳”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參加少先隊員入隊儀式,總書記說:“記得入隊時心怦怦跳,很激動。不知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孩子們回答:“有。”“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是一種榮譽。”總書記表示,“我在你們臉上看到了希望,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正像誓言說的那樣,要時刻準備著,將來接班。”
“暖和不暖和”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到云南看望魯甸地震災區干部群眾。在甘家寨受災群眾異地過渡安置點,習近平察看了臨時黨支部、警務室、消防室,接連走進5個帳篷看望群眾,噓寒問暖,詳細了解群眾生活保障情況。總書記走進鄒體富老兩口和孫子住的帳篷,吃飯、補助、收入等問得十分仔細。總書記摸了摸棉被,問“暖和不暖和”,鄒體富老兩口回答“暖和”。
“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來到江西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中,習近平一間一間屋子察看,坐下來同夫婦倆算收入支出賬,問家里種了什么、養了什么,吃穿住行還有什么困難和需求。老鄉端上熱氣騰騰的米果請總書記品嘗。女主人說,總書記給全國人民當家當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習近平回應她說,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
“我這就放心了”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踏著皚皚白雪進入小二臺鎮德勝村。在村民徐萬家,習近平問喝的用的水從哪里來,電視機啥時買的、能看多少頻道,過年安排哪些活動。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語作了回答,習近平聽后說我這就放心了。看到家里擺的年貨,習近平拿起油炸的“開口笑”品嘗,說味道很好。
民間諺語蘊含大智慧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我們主張,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尊嚴。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
——2013 年3 月23 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
“獨木不成林”
我們要大力推動建設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獨木不成林。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條件下,金磚國家發展不能獨善其身,必須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2013 年3 月27 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的主旨講話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要讓每一個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2014年1月14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講話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不要狗熊掰棒子”
民生工作面廣量大,具有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等特點。要有堅持不懈的韌勁,一件接著一件辦,不要貪多嚼不爛,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不能虎頭蛇尾。我們要一諾千金,說到就要做到。務求扎實,開空頭支票不行,要同經濟發展階段相匹配,既要積極作為,又要量力而為。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眾人拾柴火焰高”
我們國家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又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齊心協力來干,眾人拾柴火焰高。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中國的發展成就,是中國人民幾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來的。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素以吃苦耐勞聞名于世。中國人民深知,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想發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實干,不能寄托于別人的恩賜,世界上也沒有誰有這樣的能力。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網絡熱詞傳遞正能量
2015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賀詞。
“累并快樂著”
我不是痛并快樂著,是累并快樂著。
——2013年3月,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在會見中國駐俄使館工作人員和中資機構代表時的講話
“什么是作秀”
這兩天看了不少東西,接了地氣,頗有收獲。轉變作風就是要打破“圍城”、“玻璃門”和無形的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接接地氣很好。一枝一葉總關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
——2013 年7 月23 日,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湖北省領導干部座談會時的講話
“時間都去哪兒了”
談到愛好,我個人愛好閱讀、看電影、旅游、散步。你知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于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
——2014年2月7日,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
“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
為了做好這些工作,我們的各級干部也是蠻拼的。當然,沒有人民支持,這些工作是難以做好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
——2014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
“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面對身陷苦難和戰火的人們,我們要有悲憫和同情,更要有責任和行動。中國將永遠向世界敞開懷抱,也將盡己所能向面臨困境的人們伸出援手,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2015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賀詞
(據新華網)
轉載請注明來源:黨建網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