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河北新聞網承辦的《熱點聚焦》系列在線訪談視頻欄目的第39期正式上線,特別邀請到邯鄲市復興區石化街道酒務樓社區書記方冬梅、秦皇島市海港區紅光北里社區居民王殿元及定州市西城區風景城社區居民韓振京做客直播間,就“文明城市創建”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第一部分:深化“創城”工作優化環境完善服務營造氛圍
記者:酒務樓社區在文明城市創建有哪些變化,我們的老百姓有哪些切身的感受
方冬梅:我們社區位于邯鄲市復興路456號,共有居民1560人,429戶,這個小區屬于三無小區,就是沒有主體單位,沒有物業,沒有自主收入。這個小區老齡化比較嚴重,老年人占60%左右,由于長期無人管理,雞鴨棚、菜棚特別多,可以說原來的小區就是“臟亂差”,服務功能特別落后,環境衛生狀況更差。
因為我們小區都是大家一塊動手,我們既是設計師,又是建筑師,每寸土地都有我們的汗水,每處規劃都有我們的影子,我們的居民非常珍惜現在的環境。現在小區已經沒有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居民都是自發地把垃圾放在垃圾箱里。有很多居民搬出去好長時間了,現在又回來住了。還有搬出去時間長的居民,回來到社區來看看,拍拍照。居民下班回來以后也有休息的廣場,玩的小游園。我們小區沒有一件刑事案件,也沒有一個鄰里糾紛,大家親如一家人,社區環境改變也提升了居民文明指數,提高了市民對創城的知曉率。現在看到老人和孩子們春天般的笑臉,我們把一切的苦與累全部都拋之腦后了。
記者:作為社區當中普通的居民,文明城市創建給您的感覺變化最大的是什么
王殿元:現在出門,不論走到哪里路面都特vc別平整,汽車都給行人主動讓道。另外現在到街上能看到很多志愿者,戴著小紅帽、穿著紅馬甲,在路邊幫交警維護秩序,擦路邊的護欄、垃圾桶、公交站點的牌子等等,都弄的特別好。尤其我們小區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最大受益者,以前小區道路坑洼不平,廣告密密麻麻?,F在從開展創城活動以來,墻粉刷了,重新鋪設新的管道了,以前從下完雨三四天都出不了屋,現在沒有這個情況了。小區馬路也特別干凈,而且馬路外面都劃成停車位,老百姓都非常滿意。
記者:給我們介紹一下定州在創城前后給百姓帶來了哪些變化
韓振京:定州市自從開展創城活動以來,市委、市政府可以說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來關注、解決老百姓多年以來反應比較強烈的,比如說“紅三輪車”非法經營、馬路占道、集市廟會、非法小廣告等問題。創城工作一舉解決了城市多年來存在的頑疾,效果非常好,創城工作也一舉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在的城市更加干凈、靚麗、暢通,城市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F在可以說是全民參與創城,全城動員,全民行動,上至92歲的老奶奶謝銀娥,下至幾歲的小娃娃,還有20多年的老上訪戶王月明都參與到創城活動中來了,另外網紅“三輪姐”胡會甫也積極參與到創城工作中來。
第二部分:在精準對標上用心把服務群眾融入創建全過程
記者:很多老舊小區都存在違建問題,你們小區是怎樣解決這項頑疾的
王殿元:去年市委、區委下了很大的力度,把全部的違建都拆,尤其新火車站所在地范家店片區,違章建筑非常多,20多年了也沒有解決,這次政府列為1號工程,重拳出擊拆除違建100多萬平方米,沒修通的斷頭路也修通了。就我們小區來說,里頭的菜園子、違建都拆了,路燈、管網、文化墻、停車場都弄好了,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也做了很大的工作,我們老百姓非常滿意。
記者:定州整治“紅三輪”過程中具體有哪些措施,治理效果怎么樣
韓振京:電動紅三輪在定州來講被老百姓稱為“紅蜻蜓”,他們隨意性強,隨便掉頭轉彎,逆道行駛,常常造成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亂,并且出現一些事故。再加上紅三輪車主技能操作不規范,有些起碼的交通知識都沒有,造成很大的隱患,事故頻發,以往有很多血的教訓,所以說群眾反映非常強烈,這次創城活動正好是一個契機,取締“紅三輪”可以說是民心所向。
記者:如果他們不支持這項工作怎么辦呢
韓振京:從目前來看,自從開展創城以來,這項取締活動開展的非常順利,主要是靠我們改變過去的工作作風,要通過宣傳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這些經營者和老百姓都了解現在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令,讓他們在實際接受教育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提升自己的素質。在宣傳活動中,有關部門印發了大概18萬份致經營者和營運者的一封信,讓他們了解存在的問題。再就是發明白紙,在取締過程中都提前告知。定州經過市委研究、全民同意,準備在什么時間取締紅三輪,提前給大家發布告示,希望經營者和營運者在此期間了解具體情況,按照上級部署去做。實際證明效果是非常好的,老百姓并不是不明白道理,只要把道理講清楚讓他明白就好。另外光宣傳不行,還要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像“紅三輪”運營者大部分都是一些弱勢群體,沒工作、殘疾人等等,針對這種情況,市委結合民政局、殘聯、人社局等部門解決他們的收入、就業、培訓等問題,這樣一來解決了后顧之憂,他們沒有不接受的道理。所以自從開展創城工作以來非常順利,也沒有出現我們想象中的急發案件,效果非常好,非常理想。
記者:你們社區如何從一個老舊社區變成現在的美麗社區的
方冬梅:邯鄲市創建文明城工作開展以來,復興區委、區政府下大力度準備整治“臟亂差”,老舊小區。我們小區在開展工作以來,居民自己動手硬化土地,清理邊角落,拆除雞鴨棚,硬化土地4000多平,建筑圍墻50多米,粉刷墻體、美化墻體6000多平,我們繪制了創建文明城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和學雷鋒志愿者的文化墻,做公益性廣告,包括小區文明公約、市民公約之類的。在這時候我們把小區整個私搭亂建進行了整理,公示上墻,并成立了社區一家人的微信群進行公示,拆一戶在微信里公示一戶,這樣居民監督居民拆,居民帶動居民拆。我們每家每戶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們逐漸也明白了,并主動要求拆除違建,整個社區很和諧。例如我們5號樓有一戶居民,叫李香蘭,他們家的小房都20年了,他家人口比較多,有的可能在里邊住或放點雜七雜八的東西。當時跟她談的時候,她就說等等。然后我們找她的兒女,找到她親戚做工作。她看到拆后的街道變寬了亮了,她們5號樓特別狹窄,消防車還進不去,我們給她講了一些消防安全知識,她也能理解,最后找到居委會就說:“主任,拆吧。我看到拆出來的好處,道路都變寬了,他們都拆了,我也不拖腿”。每次跟他們見面的時候我們就用真情和感情打動他們,現在我們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去做,把18個雞鴨棚全部騰空,建出來了綠地,現在種植了1200多平麥冬草,硬化了一個小廣場,建了三個小游園。我們的小區不是很大,我們在小院里建的小游園,也都是親自動手建的,工人就是小區的志愿者。我們正常工作不能丟,夏天的時候打個時間差,我們7點到工作崗位,到10點天熱了,我們就正常工作到3點,這一天的工作完不成絕對不收兵。有時候干到夜里才回家,好多大娘大爺比較心疼,有時候就說你們連家都不要了。后來居民也出來主動干,從單位下了班到社區來當志愿者,會什么就做什么,有當小工的,有當泥瓦工的,有當油漆工的,我們親手把小區打造成成現在和諧、優美的小區。
記者:公共設施添置也需要一些資金,你們的資金來源是哪兒
方冬梅:資金是我們辦公室引領一部分資金,像我們建小花園的時候辦事處買的石凳、花木和水泥、沙子,人力是靠我們自己,也找周邊援助單位和企業,靠他們給我們投資。
記者:在小區里頭很多居民稱您為“破爛書記”,把另一位書記稱之為“化緣書記”,不知道這兩個稱呼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方冬梅:我給你講講,我們的街道主任叫唐偉強。我們街道是一個小街道,街道資金比較少,沒有自主收入,靠上邊給我們一點幫扶經費是不夠的。我們書記找周邊企業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來支持我們。這個“破爛書記”就是從我們拆遷的時候,總共拆了200多個小房,拆出來大量的磚,我們撿了3、4萬的磚,用這些磚新砌成圍墻。我們用自己撿來的磚,還有居民丟棄的舊木地板,在小區里建了一個小門樓。小區南方人比較多,都是四川的,竹子比較多,我還用他們的廢舊竹竿做了一道500米的籬笆墻,讓他們對小區有一種歸屬感。我們用廢磚還砌了石桌、石凳,還有花壇,這全是小區居民自己設計,自己改造的。我們隔壁單位搬遷,他們的外墻是用鋁合金做的宣傳畫,他們不要了,我們一看做的挺好,就說:“把你們這個拆下來給我們吧?!彼f:“你們拆下來就不能用了這個東西?!蔽艺f:“那我們試試吧。”我們就把它撿回來之后進行了裝裱,在小區做了一道靚麗文化墻,這樣我們節省了資金有一萬多。這些完全靠我們自己打造小區,后來居民跟我們調侃的時候喊我們“化緣書記”和“破爛書記”。
第三部分:創建永遠在路上文明永無止境
記者: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方冬梅:在小區改造過程中,我們都是靠的自己。干的時候確實很辛苦,各個都是汗一把,泥一把,中午累到躺地下就睡,晚上到很晚才回。像我們院里年紀大的人比較多,老人比較感動,說我們能替你們干點什么,“大爺大娘,你們不用干,我們就是為了給你們改善環境”。他們也不甘心,看著比較心疼,就主動的擔負起了后勤工作,每天都為我們送綠豆湯、送茶葉水,都給我們一杯一杯晾好,我們接到老人茶水的時候也特別激動。我們社區居民煤改氣,總共400多戶,當時我把腳給摔傷了,當時正在施工肯定心里放不下。第二天讓我愛人開車把我送到單位,到了現場以后大娘拽著我心疼地說,“孩子,這是干什么不要命了,腳都脹成這樣,跟饅頭一樣,回家歇歇吧,我們來給你一塊干?!蔽艺f:“沒事兒,這點事兒不算什么。”還有我們單位的劉鳳霞,孩子中考,我們就讓她休息,讓她給孩子做一口熱乎飯,她說:“沒關系,我去了不見得他分數就能提高,還是在這干點實實在在的工作比較安心?!边€有當時的工作人員任巖峰,他父親得了腦梗,我們不知道這個事情,有一天我們這個活收尾的時候,他說:“方姐,今天下午我早回去一會兒,把我父親從醫院接回來”,我說:“你父親怎么了”“父親得腦梗了?!彼€是一個獨子,我說:“你為什么不告訴我一聲,歇兩天呀”“現在單位的狀況這么忙,沒法休息,居民還跟我們一塊參與干活,我不能休息?!蔽覀兩鐓^有一個小伙是智障,平常在院里撿點廢品、垃圾,他父親是腦梗,母親出車禍,腿腳不利索。我們拆遷有一些鐵的破爛給了小伙,這樣就打動了他,他見我們干活,就跟著我們一塊干。經常到中午回家還問,書記我能回家吃飯了嗎他又感動了他的父親,他父親是我們的鐵桿志愿者,每次出去回來都去我們社區問,“主任,咱們還有沒有活”我們身邊好多這樣的故事??傊际菫榱宋覀冋麄€小區,居民一塊參與,一塊共建,好多這樣的感人故事。
記者:文明創建這項工作開展以來,您身邊的朋友,包括社區的居民有沒有在聊這些項目大家都支持這項工作嗎
王殿元:他們挺支持的,創城就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事,創城也是為我們自己?,F在越來越感受到創城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原來街道張羅著修路,某些老百姓不理解,不讓修,怕影響自己生活。現在路修好了,都看著挺好,都挺支持的,路也寬敞,我們現在別說多高興了。創城一帶動起來,老百姓看地上臟了,就自己把地上的碎紙屑撿起來,晚上在門口待著,老百姓看到街道干部忙那么晚,也著急,所以現在的老百姓挺自覺,看哪有臟東西、小廣告啥的都幫著解決了,所以創城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
記者:您覺得周圍朋友或者居民他們的文明素養有沒有一些提升或者改變呢
王殿元:現在有很大的改變了,素質也提高不少,現在亂扔垃圾的都沒有了,門口有一個垃圾桶,大家都自覺的往垃圾桶里扔,以前都是從樓上直接往下扔?,F在過馬路汽車也知道給行人讓路了,有時候坐公交車,年輕人都給上歲數的讓座?,F在文明創建工作大家都特別理解。原先我們小區里有一家一下雨就直接流進他們家里,那邊還有一家也說小區太不好了,都想搬家不在這住了,現在通過創城都整好了。像我家孩子在我們那兒新買的房,一看馬路挺好,環境也特別好,和以前相比真的有很大的變化。我們門口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一看這幫孩子刷墻也幫著刷。小區把違建的菜園全給拆了,在門口種了不少果樹,誰吃都可以,還綠化了,現在老百姓都特別高興。
記者:您如何看待創城工作取得的這么多成果
韓振京:創城工作就像一場革命。它給城市帶來了深層次的變化。因為以前我是搞文史工作的,有時候我就想,這次創城給城市帶來這么多的變化,主要從幾個方面來體現了。
我覺得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創城給城市的品牌和城市的形象帶來了很大提升。城市的輻射力,服務水平提升了。老百姓就感覺到幸福感增強了,這是首先的問題。前幾天北京有幾個朋友來定州,他們看到以后,他們說這是定州嗎不敢相信,以前來得時候都是破破爛爛的,到處都臟兮兮的,這次來跟北京都有一拼,這說明我們進步很大。首先城市品位提升了,老百姓感到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有幸福感?,F在城市天藍了,樹綠了,道路更暢通了,更寬闊了,而且城市整體面貌,精神面貌提升了,每個人走在街上有一個笑臉,這個笑臉是一個幸福感,你分析這個笑臉,其實特別有說明力,有代表性。
第二,這次創城活動給全民素質帶來了很大的提升。有一次我在街上走著,有一個司機把車停在車位以后,他把煙灰缸拿過來倒到垃圾桶里,過去都是拿出來在地上一磕就行了,這么美的環境他忍心破壞嗎我們想象的,就是誰感覺到這個環境應該是保護的,這是一個自然的提升,這是人受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這是城市創城活動給全民帶來的素質提升。
第三,就是城市服務水平,城市功能體現了城市服務水平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關系到方方面面,也關系到家家戶戶,過去我們一提到管理,工作上要求怎么怎么做,現在隨著機關作風的轉變,都是以宣傳教育入手,對老百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從思想上,認識上真正接受。這么多人,有些是公職人員,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都參與到活動當中來,他感覺到城市就是我家,我是主人,我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幸福,為我生活在更好的環境當中,我心里邊更愜意,所以老百姓是這么一個認識轉變過程。這說明我們工作作風在轉變過程中,城市管理活動,在執政理念和管理理念過程中帶來的一些變化,我覺得這是非常可貴的,也是應該今后繼續發揚和提倡的。
再就是我感覺到這次創城活動激發了我們更多的黨員干部的創業的激情。通過創城,干部轉變了工作作風,為民服務這種宗旨意識加強了,另外干群關系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因為你深入實際,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了解老百姓要什么,想什么,就根據這個解決問題肯定是受歡迎的,不是當官作老爺,不是高高在上。所以說我覺得激發了黨員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創業的激情。這可以說是建立在政治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礎上,通過激發干部創業的激情,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歷練,干部在工作中接觸到了老百姓,受到了一些群眾工作的教養,他看到當時老百姓想什么,要什么,要做什么,他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說我覺得這一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獲。所以說一場創城活動給城市帶來的輻射力也好,活力也好,通過創城給城市帶來的一些精神面貌方面的變化,城市的環境,城市功能,城市的一些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我總覺得給定州人一種成就感。所以我這幾天關注了網上對河北一些城市的打票,點擊率,真的能看出定州人的熱情,點擊率一直往上升,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就說明了參與,為什么要參與他有了這種文化自信,有了這種激情,有了這種熱情,這是最難能可貴的,這是群眾的力量,這也是文化的力量,我是這樣想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文明城市創建聽老百姓怎么說:創城是為了我們自己
來源: 時間:2017-07-20
近日,由河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河北新聞網承辦的《熱點聚焦》系列在線訪談視頻欄目的第39期正式上線,特別邀請到邯鄲市復興區石化街道酒務樓社區書記方冬梅、秦皇島市海港區紅光北里社區居民王殿元及定州市西城區風景城社區居民韓振京做客直播間,就“文明城市創建”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第一部分:深化“創城”工作優化環境完善服務營造氛圍
記者:酒務樓社區在文明城市創建有哪些變化,我們的老百姓有哪些切身的感受
方冬梅:我們社區位于邯鄲市復興路456號,共有居民1560人,429戶,這個小區屬于三無小區,就是沒有主體單位,沒有物業,沒有自主收入。這個小區老齡化比較嚴重,老年人占60%左右,由于長期無人管理,雞鴨棚、菜棚特別多,可以說原來的小區就是“臟亂差”,服務功能特別落后,環境衛生狀況更差。
因為我們小區都是大家一塊動手,我們既是設計師,又是建筑師,每寸土地都有我們的汗水,每處規劃都有我們的影子,我們的居民非常珍惜現在的環境?,F在小區已經沒有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居民都是自發地把垃圾放在垃圾箱里。有很多居民搬出去好長時間了,現在又回來住了。還有搬出去時間長的居民,回來到社區來看看,拍拍照。居民下班回來以后也有休息的廣場,玩的小游園。我們小區沒有一件刑事案件,也沒有一個鄰里糾紛,大家親如一家人,社區環境改變也提升了居民文明指數,提高了市民對創城的知曉率?,F在看到老人和孩子們春天般的笑臉,我們把一切的苦與累全部都拋之腦后了。
記者:作為社區當中普通的居民,文明城市創建給您的感覺變化最大的是什么
王殿元:現在出門,不論走到哪里路面都特vc別平整,汽車都給行人主動讓道。另外現在到街上能看到很多志愿者,戴著小紅帽、穿著紅馬甲,在路邊幫交警維護秩序,擦路邊的護欄、垃圾桶、公交站點的牌子等等,都弄的特別好。尤其我們小區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最大受益者,以前小區道路坑洼不平,廣告密密麻麻?,F在從開展創城活動以來,墻粉刷了,重新鋪設新的管道了,以前從下完雨三四天都出不了屋,現在沒有這個情況了。小區馬路也特別干凈,而且馬路外面都劃成停車位,老百姓都非常滿意。
記者:給我們介紹一下定州在創城前后給百姓帶來了哪些變化
韓振京:定州市自從開展創城活動以來,市委、市政府可以說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來關注、解決老百姓多年以來反應比較強烈的,比如說“紅三輪車”非法經營、馬路占道、集市廟會、非法小廣告等問題。創城工作一舉解決了城市多年來存在的頑疾,效果非常好,創城工作也一舉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在的城市更加干凈、靚麗、暢通,城市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現在可以說是全民參與創城,全城動員,全民行動,上至92歲的老奶奶謝銀娥,下至幾歲的小娃娃,還有20多年的老上訪戶王月明都參與到創城活動中來了,另外網紅“三輪姐”胡會甫也積極參與到創城工作中來。
第二部分:在精準對標上用心把服務群眾融入創建全過程
記者:很多老舊小區都存在違建問題,你們小區是怎樣解決這項頑疾的
王殿元:去年市委、區委下了很大的力度,把全部的違建都拆,尤其新火車站所在地范家店片區,違章建筑非常多,20多年了也沒有解決,這次政府列為1號工程,重拳出擊拆除違建100多萬平方米,沒修通的斷頭路也修通了。就我們小區來說,里頭的菜園子、違建都拆了,路燈、管網、文化墻、停車場都弄好了,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也做了很大的工作,我們老百姓非常滿意。
記者:定州整治“紅三輪”過程中具體有哪些措施,治理效果怎么樣
韓振京:電動紅三輪在定州來講被老百姓稱為“紅蜻蜓”,他們隨意性強,隨便掉頭轉彎,逆道行駛,常常造成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亂,并且出現一些事故。再加上紅三輪車主技能操作不規范,有些起碼的交通知識都沒有,造成很大的隱患,事故頻發,以往有很多血的教訓,所以說群眾反映非常強烈,這次創城活動正好是一個契機,取締“紅三輪”可以說是民心所向。
記者:如果他們不支持這項工作怎么辦呢
韓振京:從目前來看,自從開展創城以來,這項取締活動開展的非常順利,主要是靠我們改變過去的工作作風,要通過宣傳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這些經營者和老百姓都了解現在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令,讓他們在實際接受教育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提升自己的素質。在宣傳活動中,有關部門印發了大概18萬份致經營者和營運者的一封信,讓他們了解存在的問題。再就是發明白紙,在取締過程中都提前告知。定州經過市委研究、全民同意,準備在什么時間取締紅三輪,提前給大家發布告示,希望經營者和營運者在此期間了解具體情況,按照上級部署去做。實際證明效果是非常好的,老百姓并不是不明白道理,只要把道理講清楚讓他明白就好。另外光宣傳不行,還要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像“紅三輪”運營者大部分都是一些弱勢群體,沒工作、殘疾人等等,針對這種情況,市委結合民政局、殘聯、人社局等部門解決他們的收入、就業、培訓等問題,這樣一來解決了后顧之憂,他們沒有不接受的道理。所以自從開展創城工作以來非常順利,也沒有出現我們想象中的急發案件,效果非常好,非常理想。
記者:你們社區如何從一個老舊社區變成現在的美麗社區的
方冬梅:邯鄲市創建文明城工作開展以來,復興區委、區政府下大力度準備整治“臟亂差”,老舊小區。我們小區在開展工作以來,居民自己動手硬化土地,清理邊角落,拆除雞鴨棚,硬化土地4000多平,建筑圍墻50多米,粉刷墻體、美化墻體6000多平,我們繪制了創建文明城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和學雷鋒志愿者的文化墻,做公益性廣告,包括小區文明公約、市民公約之類的。在這時候我們把小區整個私搭亂建進行了整理,公示上墻,并成立了社區一家人的微信群進行公示,拆一戶在微信里公示一戶,這樣居民監督居民拆,居民帶動居民拆。我們每家每戶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們逐漸也明白了,并主動要求拆除違建,整個社區很和諧。例如我們5號樓有一戶居民,叫李香蘭,他們家的小房都20年了,他家人口比較多,有的可能在里邊住或放點雜七雜八的東西。當時跟她談的時候,她就說等等。然后我們找她的兒女,找到她親戚做工作。她看到拆后的街道變寬了亮了,她們5號樓特別狹窄,消防車還進不去,我們給她講了一些消防安全知識,她也能理解,最后找到居委會就說:“主任,拆吧。我看到拆出來的好處,道路都變寬了,他們都拆了,我也不拖腿”。每次跟他們見面的時候我們就用真情和感情打動他們,現在我們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去做,把18個雞鴨棚全部騰空,建出來了綠地,現在種植了1200多平麥冬草,硬化了一個小廣場,建了三個小游園。我們的小區不是很大,我們在小院里建的小游園,也都是親自動手建的,工人就是小區的志愿者。我們正常工作不能丟,夏天的時候打個時間差,我們7點到工作崗位,到10點天熱了,我們就正常工作到3點,這一天的工作完不成絕對不收兵。有時候干到夜里才回家,好多大娘大爺比較心疼,有時候就說你們連家都不要了。后來居民也出來主動干,從單位下了班到社區來當志愿者,會什么就做什么,有當小工的,有當泥瓦工的,有當油漆工的,我們親手把小區打造成成現在和諧、優美的小區。
記者:公共設施添置也需要一些資金,你們的資金來源是哪兒
方冬梅:資金是我們辦公室引領一部分資金,像我們建小花園的時候辦事處買的石凳、花木和水泥、沙子,人力是靠我們自己,也找周邊援助單位和企業,靠他們給我們投資。
記者:在小區里頭很多居民稱您為“破爛書記”,把另一位書記稱之為“化緣書記”,不知道這兩個稱呼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方冬梅:我給你講講,我們的街道主任叫唐偉強。我們街道是一個小街道,街道資金比較少,沒有自主收入,靠上邊給我們一點幫扶經費是不夠的。我們書記找周邊企業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來支持我們。這個“破爛書記”就是從我們拆遷的時候,總共拆了200多個小房,拆出來大量的磚,我們撿了3、4萬的磚,用這些磚新砌成圍墻。我們用自己撿來的磚,還有居民丟棄的舊木地板,在小區里建了一個小門樓。小區南方人比較多,都是四川的,竹子比較多,我還用他們的廢舊竹竿做了一道500米的籬笆墻,讓他們對小區有一種歸屬感。我們用廢磚還砌了石桌、石凳,還有花壇,這全是小區居民自己設計,自己改造的。我們隔壁單位搬遷,他們的外墻是用鋁合金做的宣傳畫,他們不要了,我們一看做的挺好,就說:“把你們這個拆下來給我們吧?!彼f:“你們拆下來就不能用了這個東西。”我說:“那我們試試吧?!蔽覀兙桶阉鼡旎貋碇筮M行了裝裱,在小區做了一道靚麗文化墻,這樣我們節省了資金有一萬多。這些完全靠我們自己打造小區,后來居民跟我們調侃的時候喊我們“化緣書記”和“破爛書記”。
第三部分:創建永遠在路上文明永無止境
記者: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方冬梅:在小區改造過程中,我們都是靠的自己。干的時候確實很辛苦,各個都是汗一把,泥一把,中午累到躺地下就睡,晚上到很晚才回。像我們院里年紀大的人比較多,老人比較感動,說我們能替你們干點什么,“大爺大娘,你們不用干,我們就是為了給你們改善環境”。他們也不甘心,看著比較心疼,就主動的擔負起了后勤工作,每天都為我們送綠豆湯、送茶葉水,都給我們一杯一杯晾好,我們接到老人茶水的時候也特別激動。我們社區居民煤改氣,總共400多戶,當時我把腳給摔傷了,當時正在施工肯定心里放不下。第二天讓我愛人開車把我送到單位,到了現場以后大娘拽著我心疼地說,“孩子,這是干什么不要命了,腳都脹成這樣,跟饅頭一樣,回家歇歇吧,我們來給你一塊干?!蔽艺f:“沒事兒,這點事兒不算什么?!边€有我們單位的劉鳳霞,孩子中考,我們就讓她休息,讓她給孩子做一口熱乎飯,她說:“沒關系,我去了不見得他分數就能提高,還是在這干點實實在在的工作比較安心?!边€有當時的工作人員任巖峰,他父親得了腦梗,我們不知道這個事情,有一天我們這個活收尾的時候,他說:“方姐,今天下午我早回去一會兒,把我父親從醫院接回來”,我說:“你父親怎么了”“父親得腦梗了?!彼€是一個獨子,我說:“你為什么不告訴我一聲,歇兩天呀”“現在單位的狀況這么忙,沒法休息,居民還跟我們一塊參與干活,我不能休息。”我們社區有一個小伙是智障,平常在院里撿點廢品、垃圾,他父親是腦梗,母親出車禍,腿腳不利索。我們拆遷有一些鐵的破爛給了小伙,這樣就打動了他,他見我們干活,就跟著我們一塊干。經常到中午回家還問,書記我能回家吃飯了嗎他又感動了他的父親,他父親是我們的鐵桿志愿者,每次出去回來都去我們社區問,“主任,咱們還有沒有活”我們身邊好多這樣的故事??傊际菫榱宋覀冋麄€小區,居民一塊參與,一塊共建,好多這樣的感人故事。
記者:文明創建這項工作開展以來,您身邊的朋友,包括社區的居民有沒有在聊這些項目大家都支持這項工作嗎
王殿元:他們挺支持的,創城就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事,創城也是為我們自己?,F在越來越感受到創城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原來街道張羅著修路,某些老百姓不理解,不讓修,怕影響自己生活?,F在路修好了,都看著挺好,都挺支持的,路也寬敞,我們現在別說多高興了。創城一帶動起來,老百姓看地上臟了,就自己把地上的碎紙屑撿起來,晚上在門口待著,老百姓看到街道干部忙那么晚,也著急,所以現在的老百姓挺自覺,看哪有臟東西、小廣告啥的都幫著解決了,所以創城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
記者:您覺得周圍朋友或者居民他們的文明素養有沒有一些提升或者改變呢
王殿元:現在有很大的改變了,素質也提高不少,現在亂扔垃圾的都沒有了,門口有一個垃圾桶,大家都自覺的往垃圾桶里扔,以前都是從樓上直接往下扔。現在過馬路汽車也知道給行人讓路了,有時候坐公交車,年輕人都給上歲數的讓座。現在文明創建工作大家都特別理解。原先我們小區里有一家一下雨就直接流進他們家里,那邊還有一家也說小區太不好了,都想搬家不在這住了,現在通過創城都整好了。像我家孩子在我們那兒新買的房,一看馬路挺好,環境也特別好,和以前相比真的有很大的變化。我們門口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一看這幫孩子刷墻也幫著刷。小區把違建的菜園全給拆了,在門口種了不少果樹,誰吃都可以,還綠化了,現在老百姓都特別高興。
記者:您如何看待創城工作取得的這么多成果
韓振京:創城工作就像一場革命。它給城市帶來了深層次的變化。因為以前我是搞文史工作的,有時候我就想,這次創城給城市帶來這么多的變化,主要從幾個方面來體現了。
我覺得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創城給城市的品牌和城市的形象帶來了很大提升。城市的輻射力,服務水平提升了。老百姓就感覺到幸福感增強了,這是首先的問題。前幾天北京有幾個朋友來定州,他們看到以后,他們說這是定州嗎不敢相信,以前來得時候都是破破爛爛的,到處都臟兮兮的,這次來跟北京都有一拼,這說明我們進步很大。首先城市品位提升了,老百姓感到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有幸福感?,F在城市天藍了,樹綠了,道路更暢通了,更寬闊了,而且城市整體面貌,精神面貌提升了,每個人走在街上有一個笑臉,這個笑臉是一個幸福感,你分析這個笑臉,其實特別有說明力,有代表性。
第二,這次創城活動給全民素質帶來了很大的提升。有一次我在街上走著,有一個司機把車停在車位以后,他把煙灰缸拿過來倒到垃圾桶里,過去都是拿出來在地上一磕就行了,這么美的環境他忍心破壞嗎我們想象的,就是誰感覺到這個環境應該是保護的,這是一個自然的提升,這是人受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這是城市創城活動給全民帶來的素質提升。
第三,就是城市服務水平,城市功能體現了城市服務水平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關系到方方面面,也關系到家家戶戶,過去我們一提到管理,工作上要求怎么怎么做,現在隨著機關作風的轉變,都是以宣傳教育入手,對老百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從思想上,認識上真正接受。這么多人,有些是公職人員,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都參與到活動當中來,他感覺到城市就是我家,我是主人,我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幸福,為我生活在更好的環境當中,我心里邊更愜意,所以老百姓是這么一個認識轉變過程。這說明我們工作作風在轉變過程中,城市管理活動,在執政理念和管理理念過程中帶來的一些變化,我覺得這是非??少F的,也是應該今后繼續發揚和提倡的。
再就是我感覺到這次創城活動激發了我們更多的黨員干部的創業的激情。通過創城,干部轉變了工作作風,為民服務這種宗旨意識加強了,另外干群關系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因為你深入實際,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了解老百姓要什么,想什么,就根據這個解決問題肯定是受歡迎的,不是當官作老爺,不是高高在上。所以說我覺得激發了黨員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創業的激情。這可以說是建立在政治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礎上,通過激發干部創業的激情,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歷練,干部在工作中接觸到了老百姓,受到了一些群眾工作的教養,他看到當時老百姓想什么,要什么,要做什么,他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說我覺得這一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獲。所以說一場創城活動給城市帶來的輻射力也好,活力也好,通過創城給城市帶來的一些精神面貌方面的變化,城市的環境,城市功能,城市的一些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我總覺得給定州人一種成就感。所以我這幾天關注了網上對河北一些城市的打票,點擊率,真的能看出定州人的熱情,點擊率一直往上升,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就說明了參與,為什么要參與他有了這種文化自信,有了這種激情,有了這種熱情,這是最難能可貴的,這是群眾的力量,這也是文化的力量,我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