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群團工作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群團工作

邯鄲永年區工會要有為職工服務的擔當精神

發布日期:2017-08-18 10:22 信息來源: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邯鄲市永年區委副書記、區總工會主席王銀明訪談

  ■王銀明(中)在企業了解愛心媽媽小屋建設情況 “工會組織要想保持旺盛的生機,只有工作上實事求是,工作中實實在在,服務上真情實意,不斷創新工會工作思路、工作機制的擔當精神,才能使工會組織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這是邯鄲市永年區總工會開展“達標創優”工作的目標追求。

  記者見到永年區委副書記、區總工會主席王銀明時,他告訴記者,近幾年,區總工會巧借力、發實力,創建了職工“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異地建工會,開展關愛職工“四送”活動等,先后被省、市總工會命名為“河北省縣級工會規范化建設優秀單位”、“河北省縣級工會職工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達標縣”和“邯鄲市工會財務工作考核先進單位”。

  “做好工會工作,激活工會活力是基礎。”王銀明介紹,截至目前,全區有7名工會主席被提拔為鄉長或鄉黨委副書記,3名工會主席被提拔為正科級干部,29名工會副主席享受正股級待遇,縣總工會機關有2名股級干部被提拔為科級干部,5名一般干部被提拔為股級干部,激發了工會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談到維護職工權益,王銀明說,區總工會整合了三個律師事務所、三個法律服務所,組成了由28名律師、20名法律工作者及法律援助志愿者參與的近80人的法律援助隊伍。在區總工會設立了職工法律援助站,基層鄉鎮、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建材園區也分別設立了法律援助分站,并分別確保常年有5位律師、5名法律工作者和1位律師、1名法律工作者輪流值班。在永洋鋼廠等8個較大企業設立了職工法律援助聯系點,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半小時職工維權網絡”,使受到侵權的職工在半個小時內就能進行申訴。區總工會為確保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分站順利運行,投資15萬元用于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分站的硬件建設,配備了電腦、電話、辦公桌椅和檔案柜等,建立了案件受理、審批、指派制度。每年還從辦公經費中擠出3萬元資金,作為法律援助工作的辦公經費,并明確專款專用。為給需要法律援助的職工、農民工提供便捷平臺,區總工會依托永年政府信息網,開通了法律援助網,微信公眾號,使職工足不出戶便可獲得法律援助,并每年對近80名法律援助工作者進行考核,對工作開展不力、法律援助不到位的及時進行調整。

  談到工會組織建設,王銀明說,只要是永年人,不論在本地務工、經商,還是在外地發展,工會有責任使其“進家”,享受工會“大家庭”的溫暖。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永年縣有20多萬流動人員在全國各地務工經商辦企業,涉及標準件、建筑、房地產等10多個行業,這些外出人員基本上處于自發、松散狀態,外出經商和務工人員維權難問題也逐步凸顯。該縣總工會為做好外出經商和務工人員的維權工作,聯合縣工商聯按照“先建商會,后建工會;然后商會、工會同步建設”的工作思路,先后三次分赴武漢、貴陽、西寧等地,深入當地企業開展調研,并結合當地工會基本情況,因勢利導,切實做好在外商會工會組織建設工作,相繼在武漢、貴陽、西寧三地商會中建立工會組織,目前已發展會員4000余人。

  “區總工會為職工搭建了四大平臺,開展了送技術、送文化、送健康和送崗位活動。”王銀明介紹,在立世中專開展“訂單式”培訓模式,舉辦標準件機床、服裝設計、家政服務、計算機操作員等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了職工的崗位技能;在鄉鎮工會、企業工會和社區總工會開展了“職工文化走基層”活動,為13個聯系點贈送1年的《河北工人報》、電影票和萬余冊文化書籍,使千余名職工和農民工得到實惠;邀請專家教授為3000余名職工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關愛職工健康行”義診活動,免費為全縣260名困難職工、勞動模范、先進人物進行體檢,并贈送健身卡及體育健身用品;每年春季,區總工會與區人社局聯手,積極與北京、天津、武漢及周邊市的人社部門和企業進行聯系、溝通,收集勞動用工信息,并通過區政府網站、工會微信公眾號進行信息發布,每年的勞務輸出在萬人以上。

  “工會服務職工,沒有終點,只有起點。”王銀明談到今后工會工作時說,以鞏固“達標創優”為契機,積極創新為職工服務的思路和機制,完善“一會一品”,打造有為工會,彰顯工會作為。 ■本報記者孫廣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群團工作

邯鄲市永年區委副書記、區總工會主席王銀明訪談

  ■王銀明(中)在企業了解愛心媽媽小屋建設情況 “工會組織要想保持旺盛的生機,只有工作上實事求是,工作中實實在在,服務上真情實意,不斷創新工會工作思路、工作機制的擔當精神,才能使工會組織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這是邯鄲市永年區總工會開展“達標創優”工作的目標追求。

  記者見到永年區委副書記、區總工會主席王銀明時,他告訴記者,近幾年,區總工會巧借力、發實力,創建了職工“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異地建工會,開展關愛職工“四送”活動等,先后被省、市總工會命名為“河北省縣級工會規范化建設優秀單位”、“河北省縣級工會職工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達標縣”和“邯鄲市工會財務工作考核先進單位”。

  “做好工會工作,激活工會活力是基礎。”王銀明介紹,截至目前,全區有7名工會主席被提拔為鄉長或鄉黨委副書記,3名工會主席被提拔為正科級干部,29名工會副主席享受正股級待遇,縣總工會機關有2名股級干部被提拔為科級干部,5名一般干部被提拔為股級干部,激發了工會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談到維護職工權益,王銀明說,區總工會整合了三個律師事務所、三個法律服務所,組成了由28名律師、20名法律工作者及法律援助志愿者參與的近80人的法律援助隊伍。在區總工會設立了職工法律援助站,基層鄉鎮、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建材園區也分別設立了法律援助分站,并分別確保常年有5位律師、5名法律工作者和1位律師、1名法律工作者輪流值班。在永洋鋼廠等8個較大企業設立了職工法律援助聯系點,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半小時職工維權網絡”,使受到侵權的職工在半個小時內就能進行申訴。區總工會為確保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分站順利運行,投資15萬元用于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分站的硬件建設,配備了電腦、電話、辦公桌椅和檔案柜等,建立了案件受理、審批、指派制度。每年還從辦公經費中擠出3萬元資金,作為法律援助工作的辦公經費,并明確專款專用。為給需要法律援助的職工、農民工提供便捷平臺,區總工會依托永年政府信息網,開通了法律援助網,微信公眾號,使職工足不出戶便可獲得法律援助,并每年對近80名法律援助工作者進行考核,對工作開展不力、法律援助不到位的及時進行調整。

  談到工會組織建設,王銀明說,只要是永年人,不論在本地務工、經商,還是在外地發展,工會有責任使其“進家”,享受工會“大家庭”的溫暖。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永年縣有20多萬流動人員在全國各地務工經商辦企業,涉及標準件、建筑、房地產等10多個行業,這些外出人員基本上處于自發、松散狀態,外出經商和務工人員維權難問題也逐步凸顯。該縣總工會為做好外出經商和務工人員的維權工作,聯合縣工商聯按照“先建商會,后建工會;然后商會、工會同步建設”的工作思路,先后三次分赴武漢、貴陽、西寧等地,深入當地企業開展調研,并結合當地工會基本情況,因勢利導,切實做好在外商會工會組織建設工作,相繼在武漢、貴陽、西寧三地商會中建立工會組織,目前已發展會員4000余人。

  “區總工會為職工搭建了四大平臺,開展了送技術、送文化、送健康和送崗位活動。”王銀明介紹,在立世中專開展“訂單式”培訓模式,舉辦標準件機床、服裝設計、家政服務、計算機操作員等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了職工的崗位技能;在鄉鎮工會、企業工會和社區總工會開展了“職工文化走基層”活動,為13個聯系點贈送1年的《河北工人報》、電影票和萬余冊文化書籍,使千余名職工和農民工得到實惠;邀請專家教授為3000余名職工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關愛職工健康行”義診活動,免費為全縣260名困難職工、勞動模范、先進人物進行體檢,并贈送健身卡及體育健身用品;每年春季,區總工會與區人社局聯手,積極與北京、天津、武漢及周邊市的人社部門和企業進行聯系、溝通,收集勞動用工信息,并通過區政府網站、工會微信公眾號進行信息發布,每年的勞務輸出在萬人以上。

  “工會服務職工,沒有終點,只有起點。”王銀明談到今后工會工作時說,以鞏固“達標創優”為契機,積極創新為職工服務的思路和機制,完善“一會一品”,打造有為工會,彰顯工會作為。 ■本報記者孫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