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之所以比同時代許多人站得高些,看得遠些,從閱讀角度講,是因為他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擁有淵博的學問知識,二是注重閱讀“社會”這本更大更厚的“無字之書”,三是能夠把這兩方面所學融會貫通。融會貫通,就是把書讀“活”。
毛澤東讀書又深又廣,除了常用的馬列經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還有興趣讀一些在特定環境中流傳不廣的書,并注意其中一些細瑣的觀點。中央文獻研究室在編輯和整理毛澤東的著作和談話時,對一些引文做注釋,需要查很多書,有的就很難查到出處。
毛澤東善于把書讀“活”,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認識,把認識轉化為智慧,把智慧轉化為能力,把能力轉化為實踐,進而在實踐中有所創造。他曾說,“社會是學校,一切在工作中學習。學習的書有兩種:有字的講義是書,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無字天書’?!?/span>
周恩來出身于書香門第。牙牙學語不久,嗣母陳氏就超前地教他認字了。1946年9月,周恩來接受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采訪時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游記》,后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span>
辛亥革命爆發后,周恩來帶頭剪去辮子,并接觸進步書籍,他讀光復會領袖章太炎的書和同盟會的雜志,讀康有為、梁啟超的文章。無論是章太炎難懂的古體文,還是梁啟超的近體文,周恩來都認真閱讀。周恩來的眼界隨著閱讀拓寬,思想得到升華,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所以,當其他同學還從未想過為什么要念書時,周恩來已經明確地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span>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致力于傳承和發揚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他說:“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歷史,就會成為一個愚昧的民族。而一個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span>
在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筆下,周恩來渾身散發著中國古典文化氣息,“他的教養,來自孔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和‘人上人’應具有的品德、智慧、尊嚴、寬厚、仁慈、決心、剛毅”。周恩來的讀史狀態同樣令人頗多感慨。作為日理萬機的國務院總理,在病重體衰之際依然堅持讀史,足以見出周恩來以歷史先賢為標尺磨練和提升品格修養的不倦追求。
鄧小平作為偉大的革命家和戰略家,酷愛學習,喜歡讀書??梢哉f,他的一生是在實踐中讀書和在讀書中實踐的一生。鄧小平很喜歡看歷史地理方面的圖書,出門必帶兩本地圖冊,一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一本是《世界地圖》,到每個地方都要打開地圖知道自己的方位。據鄧榕回憶,鄧小平還愛看字典辭典,??吹挠小吨袊沤竦孛贰吨袊嗣筠o典》。家里的《辭?!肥侵腥A書局1947年的版本,已被他翻得很舊了,折損的硬紙殼書皮是用訂書釘固定住的。
據公開報道,鄧小平還是武俠大師金庸在內地最早的一批“粉絲”,“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歷經磨難才成大事,這是人生規律?!边@是鄧對金庸小說的評點,也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寫照。上世紀70年代,當金庸小說在內地尚為禁書之時,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據人民網、北京日報、光明日報等綜合整理)
轉載請標注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總監制/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玥芳 制作/付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老一輩革命家這樣讀書
來源: 時間:2017-11-21
毛澤東之所以比同時代許多人站得高些,看得遠些,從閱讀角度講,是因為他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擁有淵博的學問知識,二是注重閱讀“社會”這本更大更厚的“無字之書”,三是能夠把這兩方面所學融會貫通。融會貫通,就是把書讀“活”。
毛澤東讀書又深又廣,除了常用的馬列經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還有興趣讀一些在特定環境中流傳不廣的書,并注意其中一些細瑣的觀點。中央文獻研究室在編輯和整理毛澤東的著作和談話時,對一些引文做注釋,需要查很多書,有的就很難查到出處。
毛澤東善于把書讀“活”,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認識,把認識轉化為智慧,把智慧轉化為能力,把能力轉化為實踐,進而在實踐中有所創造。他曾說,“社會是學校,一切在工作中學習。學習的書有兩種:有字的講義是書,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無字天書’?!?/span>
周恩來出身于書香門第。牙牙學語不久,嗣母陳氏就超前地教他認字了。1946年9月,周恩來接受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采訪時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游記》,后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span>
辛亥革命爆發后,周恩來帶頭剪去辮子,并接觸進步書籍,他讀光復會領袖章太炎的書和同盟會的雜志,讀康有為、梁啟超的文章。無論是章太炎難懂的古體文,還是梁啟超的近體文,周恩來都認真閱讀。周恩來的眼界隨著閱讀拓寬,思想得到升華,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所以,當其他同學還從未想過為什么要念書時,周恩來已經明確地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致力于傳承和發揚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他說:“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歷史,就會成為一個愚昧的民族。而一個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span>
在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筆下,周恩來渾身散發著中國古典文化氣息,“他的教養,來自孔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和‘人上人’應具有的品德、智慧、尊嚴、寬厚、仁慈、決心、剛毅”。周恩來的讀史狀態同樣令人頗多感慨。作為日理萬機的國務院總理,在病重體衰之際依然堅持讀史,足以見出周恩來以歷史先賢為標尺磨練和提升品格修養的不倦追求。
鄧小平作為偉大的革命家和戰略家,酷愛學習,喜歡讀書??梢哉f,他的一生是在實踐中讀書和在讀書中實踐的一生。鄧小平很喜歡看歷史地理方面的圖書,出門必帶兩本地圖冊,一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一本是《世界地圖》,到每個地方都要打開地圖知道自己的方位。據鄧榕回憶,鄧小平還愛看字典辭典,常看的有《中國古今地名》《中國人名大辭典》。家里的《辭海》是中華書局1947年的版本,已被他翻得很舊了,折損的硬紙殼書皮是用訂書釘固定住的。
據公開報道,鄧小平還是武俠大師金庸在內地最早的一批“粉絲”,“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歷經磨難才成大事,這是人生規律?!边@是鄧對金庸小說的評點,也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寫照。上世紀70年代,當金庸小說在內地尚為禁書之時,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據人民網、北京日報、光明日報等綜合整理)
轉載請標注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總監制/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玥芳 制作/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