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總會遇到困難和困惑,這時候,懂得向身邊的人求助,其實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
胡適十幾歲的時候被送往上海讀書,母親不放心,送他到車站時說: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幫不上什么,你自己去闖蕩吧,送你四個字——學會求助。
多年以后,回想起這四個字,胡適才開始明白母親的睿智。
每個人都渴望被需要,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別人一定樂意幫你一把,對幫助者而言,這也是一種快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你自己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的難題,在別人那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術業有專攻,麻煩別人,才能向別人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學會向別人求助,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擴充自己的交際圈,開闊自己的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麻煩別人,要懂得感恩
不麻煩彼此,關系也就無從建立。但是麻煩別人,一定要懂得感恩。
《禮記·曲禮上》講:“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好的關系從來不是單向的,一定是互動的過程。心懷感恩,彼此幫助,關系才能長久。
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陳寅恪當時應聘牛津大學教授,牛津大學方面因對他不夠了解而猶豫,胡適就寫了一封長信,打消他們的疑慮。陳寅恪生病的時候,沒錢治病,胡適當時已經卸任駐美大使,薪資微薄,依然寄去了一千美元作為醫療費。后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特地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兩人在學術交流上也不分彼此,相互幫助,成就了一段佳話。
好的關系,一定是相互麻煩的,這樣才能長久。
得的是好處,欠的是人情。好處易還,人情難報,滴水之恩,當思涌泉,這叫懂得感恩。
麻煩別人,要懂得分寸
雞毛蒜皮的小事,自己伸手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了。不隨便麻煩朋友,也是一種修養。
朋友不是有求必應的“百寶箱”,不要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麻煩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壓力。
胡適曾經告誡兒子:人和人之間,一定要謹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擾。
請記住,麻煩別人不是沒有尺度的,一定要有界限感、分寸感。能自己解決的事情,盡量不要麻煩別人,不然只會招人厭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好的關系,都是“麻煩”出來的
來源: 時間:2018-06-26
人活在世上,總會遇到困難和困惑,這時候,懂得向身邊的人求助,其實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
胡適十幾歲的時候被送往上海讀書,母親不放心,送他到車站時說: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幫不上什么,你自己去闖蕩吧,送你四個字——學會求助。
多年以后,回想起這四個字,胡適才開始明白母親的睿智。
每個人都渴望被需要,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別人一定樂意幫你一把,對幫助者而言,這也是一種快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你自己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的難題,在別人那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術業有專攻,麻煩別人,才能向別人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學會向別人求助,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擴充自己的交際圈,開闊自己的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麻煩別人,要懂得感恩
不麻煩彼此,關系也就無從建立。但是麻煩別人,一定要懂得感恩。
《禮記·曲禮上》講:“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好的關系從來不是單向的,一定是互動的過程。心懷感恩,彼此幫助,關系才能長久。
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陳寅恪當時應聘牛津大學教授,牛津大學方面因對他不夠了解而猶豫,胡適就寫了一封長信,打消他們的疑慮。陳寅恪生病的時候,沒錢治病,胡適當時已經卸任駐美大使,薪資微薄,依然寄去了一千美元作為醫療費。后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特地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兩人在學術交流上也不分彼此,相互幫助,成就了一段佳話。
好的關系,一定是相互麻煩的,這樣才能長久。
得的是好處,欠的是人情。好處易還,人情難報,滴水之恩,當思涌泉,這叫懂得感恩。
麻煩別人,要懂得分寸
雞毛蒜皮的小事,自己伸手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了。不隨便麻煩朋友,也是一種修養。
朋友不是有求必應的“百寶箱”,不要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麻煩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壓力。
胡適曾經告誡兒子:人和人之間,一定要謹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擾。
請記住,麻煩別人不是沒有尺度的,一定要有界限感、分寸感。能自己解決的事情,盡量不要麻煩別人,不然只會招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