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好民主生活會
中組部培訓中心姚主任專題講座內容摘要
現在民主生活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也有一些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收效不大,少數單位民主生活會制度堅持得不好。具體現象:一是形式化。當作一般任務來完成,議題不明確,走過場。二是庸俗化。成了聊天會。三是溢美化。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四是簡單化,就具體工作、取得成績、存在不足等內容談,談完結束。
如果說此項制度有問題,那是執行的問題,其制度本身很好。歷史地看,我們黨運用民主生活會方法有效解決了自身的問題,所以黨始終堅持這種制度。民主生活會目標定位:“健全并嚴格……都是非常重要的”,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矛盾。
一、定位
不能把民主生活會等同于形勢報告會、工作總結會、理論學習會、業務研討會或群眾出氣會、匯報會、批判斗爭會。
把民主生活會作為集體學習和推進組織發展的載體,作為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過程,可以給我們一個新的視角,引發我們對民主生活會定位的再思考,可以更清楚地分析它存在的問題,更便于找到對策。
學習型組織是基于個人學習的組織學習,是一個追求的過程,是個人價值和組織追求的結合過程,精神升華的過程。
二、會前的準備是基礎
1.找準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確定民主生活會主題。什么樣的問題——以發揮班子整體功能為目標,圍繞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改進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入手,提高班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問題要以發揮班子整體功能的加強為目標。征求意見不等于要聽本單位群眾意見,可以是服務對象的。要避免經常忽略整體存在的問題,產生共同盲點。反思和改進很重要。
自我剖析的關鍵環節——反思。反思是一個考察并質詢自己假設和想法的過程。這個過程為真正的改變提供了基礎。只有自己才能反思自身的經驗。剖析是學習、認識發展的過程。反思的技巧是:注意放慢思考過程,這樣我們就更能意識到我們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模式,以及影響我們行為的方式有哪些。
用集體學習的方法搞好談心。與個人反思相比,集體學習的全部優勢在于交流、碰撞、激發、共享,并在此基礎上達成共識。交流談心的目的不是談對錯、評是非,而是交流碰撞、達成共識、共同提高,是求發展,求進步。
談心的方法:
(1)從確定要解決具體的“事情”入手,說事情不說看法、觀點;
(2)講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特別是自己在其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
(3)展示差別,交流分析,形成共識。
2.組織好學習,為開好民主生活會奠定思想基礎;
3.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如實進行反饋;
4.認真撰寫發言提綱,深刻進行自我剖析。
三、如何開會
要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增強民主生活會的思想性和原則性。互相批評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要堅持思想性和原則性。堅持克服和糾正那種只談工作不談思想,只講成績不講過錯的做法。
從建設性的角度認識批評:
1.批評不等于批判、斗爭;
2.批評應該促進被批評者的反思;
3.批評應盡可能建立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
4.批評的方式方法與批評本身同等重要;
5.批評是對自我的真正挑戰。
質詢組織是民主生活會的重要環節。群體壓力:當一個人獨立提出自己的意見時,會感到一種心理上的壓力。群體壓力有助于群體規范的形式,可以增強群體成員的安全感。群體壓力也會窒息成員的創造精神。
結構化的方法(解除壓力的好辦法):把思維的不同階段劃開,避免思維方式的相互干擾。保證了成員間在發言權利上的平等,保證了時間的利用效果。如有序、限時、定內容。
“六副眼鏡”方法:
白眼鏡:補充新的分析、解決問題的信息;
紅眼鏡:不作理性分析,談自己的直覺感受;
綠眼鏡:突破思維定式,提出新的意見和建議;
黑眼鏡:找毛病,看還有什么沒談到,或提出的解決方案,還存在什么潛在的問題;
黃眼鏡:從積極正面的角度進行評價和補充完整;
藍眼鏡:組織和管理討論的過程,維持紀律、控制進程。
關于方法的具體意見:
1.建議交替運用綠眼鏡和黑眼鏡;
2.每個人進行黨性分析后,可將其他同志分為兩組,分別戴綠眼鏡和黑眼鏡進行評價。每人至少提出一條以上評議意見,別人說過的一般不要重復。
四、加強領導
切實發揮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負責人”的作用。加強對民主生活會的指導。
對本單位應該做到:寬松、敞開、積極的環境,始于領導的自我發動,主要負責人要有勇氣,帶頭敞開自己的心路歷程,講真話,做表率。只有將信己變為信人,才能在交流中把誤解變為理解,異心變為同心。要成為良好的傾聽者(要有正確的目的,需要注意力和精力的大量投入)。
助人自助(對下級組織應該做的):不要替代、幫助別人自己去做。群眾、班子成員、負責人,上級機關聯合互動的過程,每一方的角色缺位、不到位,都會影響民主生活會的質量。任何簡單化、程式化的做法都不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如何開好民主生活會
來源: 時間:2016-08-15
如何開好民主生活會
中組部培訓中心姚主任專題講座內容摘要
現在民主生活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也有一些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收效不大,少數單位民主生活會制度堅持得不好。具體現象:一是形式化。當作一般任務來完成,議題不明確,走過場。二是庸俗化。成了聊天會。三是溢美化。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四是簡單化,就具體工作、取得成績、存在不足等內容談,談完結束。
如果說此項制度有問題,那是執行的問題,其制度本身很好。歷史地看,我們黨運用民主生活會方法有效解決了自身的問題,所以黨始終堅持這種制度。民主生活會目標定位:“健全并嚴格……都是非常重要的”,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矛盾。
一、定位
不能把民主生活會等同于形勢報告會、工作總結會、理論學習會、業務研討會或群眾出氣會、匯報會、批判斗爭會。
把民主生活會作為集體學習和推進組織發展的載體,作為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過程,可以給我們一個新的視角,引發我們對民主生活會定位的再思考,可以更清楚地分析它存在的問題,更便于找到對策。
學習型組織是基于個人學習的組織學習,是一個追求的過程,是個人價值和組織追求的結合過程,精神升華的過程。
二、會前的準備是基礎
1.找準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確定民主生活會主題。什么樣的問題——以發揮班子整體功能為目標,圍繞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改進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入手,提高班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問題要以發揮班子整體功能的加強為目標。征求意見不等于要聽本單位群眾意見,可以是服務對象的。要避免經常忽略整體存在的問題,產生共同盲點。反思和改進很重要。
自我剖析的關鍵環節——反思。反思是一個考察并質詢自己假設和想法的過程。這個過程為真正的改變提供了基礎。只有自己才能反思自身的經驗。剖析是學習、認識發展的過程。反思的技巧是:注意放慢思考過程,這樣我們就更能意識到我們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模式,以及影響我們行為的方式有哪些。
用集體學習的方法搞好談心。與個人反思相比,集體學習的全部優勢在于交流、碰撞、激發、共享,并在此基礎上達成共識。交流談心的目的不是談對錯、評是非,而是交流碰撞、達成共識、共同提高,是求發展,求進步。
談心的方法:
(1)從確定要解決具體的“事情”入手,說事情不說看法、觀點;
(2)講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特別是自己在其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
(3)展示差別,交流分析,形成共識。
2.組織好學習,為開好民主生活會奠定思想基礎;
3.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如實進行反饋;
4.認真撰寫發言提綱,深刻進行自我剖析。
三、如何開會
要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增強民主生活會的思想性和原則性。互相批評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要堅持思想性和原則性。堅持克服和糾正那種只談工作不談思想,只講成績不講過錯的做法。
從建設性的角度認識批評:
1.批評不等于批判、斗爭;
2.批評應該促進被批評者的反思;
3.批評應盡可能建立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
4.批評的方式方法與批評本身同等重要;
5.批評是對自我的真正挑戰。
質詢組織是民主生活會的重要環節。群體壓力:當一個人獨立提出自己的意見時,會感到一種心理上的壓力。群體壓力有助于群體規范的形式,可以增強群體成員的安全感。群體壓力也會窒息成員的創造精神。
結構化的方法(解除壓力的好辦法):把思維的不同階段劃開,避免思維方式的相互干擾。保證了成員間在發言權利上的平等,保證了時間的利用效果。如有序、限時、定內容。
“六副眼鏡”方法:
白眼鏡:補充新的分析、解決問題的信息;
紅眼鏡:不作理性分析,談自己的直覺感受;
綠眼鏡:突破思維定式,提出新的意見和建議;
黑眼鏡:找毛病,看還有什么沒談到,或提出的解決方案,還存在什么潛在的問題;
黃眼鏡:從積極正面的角度進行評價和補充完整;
藍眼鏡:組織和管理討論的過程,維持紀律、控制進程。
關于方法的具體意見:
1.建議交替運用綠眼鏡和黑眼鏡;
2.每個人進行黨性分析后,可將其他同志分為兩組,分別戴綠眼鏡和黑眼鏡進行評價。每人至少提出一條以上評議意見,別人說過的一般不要重復。
四、加強領導
切實發揮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負責人”的作用。加強對民主生活會的指導。
對本單位應該做到:寬松、敞開、積極的環境,始于領導的自我發動,主要負責人要有勇氣,帶頭敞開自己的心路歷程,講真話,做表率。只有將信己變為信人,才能在交流中把誤解變為理解,異心變為同心。要成為良好的傾聽者(要有正確的目的,需要注意力和精力的大量投入)。
助人自助(對下級組織應該做的):不要替代、幫助別人自己去做。群眾、班子成員、負責人,上級機關聯合互動的過程,每一方的角色缺位、不到位,都會影響民主生活會的質量。任何簡單化、程式化的做法都不好。